燕斌
平邑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33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劳损膝关节软骨发生变性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由于膝关节损伤及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骨性关节炎在早期关节镜下可以进行清理,但是对于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不佳[2]。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膝关节置于患者体内的新型治疗技术,可有效消除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3]。该研究旨在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 10 例;年龄 57~68 岁,平均(62.34±2.53)岁;病程 1~8 年,平均(4.19±1.36)年。 对照组男 21 例,女 9例;年龄 55~68 岁,平均(62.41±2.58)岁;病程 1~9 年,平均(4.28±1.23)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包括口服镇痛、消炎药物,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将病变部位的关节软骨、骨刺等切除,将膝关节病变处的滑液吸出。观察组患者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根据术前膝关节正位和侧位的X线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前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手术从膝关节正中位切入,取髌骨内侧切入,对于双下肢内翻患者适当剥离胫骨干骺部内侧,将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松解内部挛缩结构,畸形较小患者切除增生骨赘,松解关节囊软组织,内翻角度较大的患者还需松解鹅足腱与内侧副韧带附着点。在胫骨髓外定位,于3~5°后倾处进行截骨,在骨髓内定位,于5~7°远端外翻截骨,外旋后髁3°实施截骨,选择合适的假体,置于缺损区,用螺钉固定,检查伸直与屈曲位的间隙是否相等,可松解软组织,使屈伸间隙与截骨平行,矫正力线,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患者髌骨均采取修正去神经性化处理,根据病变情况考虑是否进行髌骨置换,术后给予止血带止血、包扎。
①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总分100分,疼痛30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度10分、运动功能 22分,>85分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69分为中等,<60分为差,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中等例数)/总例数;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HSS评分为优秀12例(40.00%)、良好 11例(36.67%)、中等 5例(16.67%)、差2例(6.67%),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8例 (26.67%)、 良好10例 (33.33%)、 中等4例(13.33%)、差 8例(26.67%),优良率为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 (55.31±5.61)min,住院时间(9.35±1.56)d, 显著少于对照组 (76.36±6.68)min、(13.34±2.3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17、7.771,P<0.0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慢性关节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患者因关节骨质增生或关节内软骨变性引起膝关节功能异常,疼痛难忍,严重者膝关节畸形内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性越高,发病早期多通过功能性锻炼帮助恢复,可采用镇痛药物和理疗等方式治疗,也可以通过关节镜下清除术清理关节内骨赘物,但不能满足整体治疗效果,针对个体情况的差异,需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治疗[4]。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全膝置换术改善膝关节炎功能效果更好。手术前,主治医生必须掌握其手术的适应症,详细分析各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手术方案,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可及时矫正畸形,改善内部炎症,根据治疗的具体要求,做好精确测量,保证矫正数据的准确性,根据需要做好截骨功能,改善关节内翻或外翻[5]。全膝置换术治疗的重点的维护膝关节内软组织的平衡,软组织的平衡关系到患者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软组织不够稳定或性能不合理会加快关节之间内衬垫的磨损,使关节性能降低,引起疼痛和其他症状,在治疗时做好病情分析,掌握内侧软组织类型,纠正膝关节脱位,改善组织松解及其他炎症[6-7]。同时做好术后康复指导工作,适当的锻炼可促进伤口愈合,加快修复组织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静脉血栓形成,恢复关节最大活动度,做好出院指导,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增加关节活动强度,提高免疫力,避免再次损伤[8]。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缓解疼痛,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1]周垂宝,马良,李明,等.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的处理及疗效[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6):35-38.
[2]王昕,胡龙,王雄,等.同期或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201-1203.
[3]王金良,孙京涛,李玲,等.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J].中医正骨,2015,27(12):55-56,59.
[4]吴鹏,郎俊哲,刘扬波,等.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远端外翻角影响因素探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6(12):878-882.
[5]白国玺,徐小会,段永宏,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随访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5):6926-6930.
[6]陈小妹,林惠武.不同镇痛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6):530-532.
[7]张艳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61-63,67.
[8]邓海林,赵劲民,石展英.同期、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双侧膝关节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4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