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蔬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2017-04-15 15:53大庆市农发办
奋斗 2017年22期
关键词:棚室蔬菜生产

大庆市农发办

关于我市蔬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大庆市农发办

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北菜南运”步伐,提高全市蔬菜生产效益,大庆市农发办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深入基层调研蔬菜生产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措施。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辖4县5区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幅员2.1万平方公里,人口28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9万人,现有耕地1154万亩。我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偏少,风旱同期,雨热同季。年无霜期130-140天,有效积温2800-3100℃,年降水量400至550毫米之间,平均海拔146米,西部以风沙土为主,东部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切入点,立足当地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把蔬菜生产作为丰富城乡“菜篮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推动蔬菜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我市成功引进“43型”日光节能温室,把发展棚室蔬菜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户增收的重要途径,有力推动了设施农业发展。2016年,棚室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同时,突出增加温室比重,园区温室比例达到20%以上,实现了全年生产无淡季。大同区棚室建设形成规模,2016年全区棚室总量达到8.5万栋,其中冷棚6.3万栋、温室2.2万栋,成为全省最大的棚室蔬菜生产基地,年产蔬菜6亿斤,总产值14.29亿元,其中设施蔬菜产值12亿元,棚室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产品主要供应省内各类蔬菜市场及大型超市,部分销往省外,并出口俄罗斯。龙凤区棚室蔬菜产业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发展棚室基地8个,共有棚室6697栋。

(二)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为使棚室蔬菜产业更有竞争力,我市坚持做精发展规划,做优区域布局,做实精品项目。棚室生产按照集约高效、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思路,坚持统筹设计,优化生产布局;坚持连片发展,壮大园区规模;坚持科学建设,均衡生产供应;坚持深度开发,提高整体效益。集中培育西红柿、食用菌等特色品种,重点打造林甸县蔬菜等特色基地,以及八井子乡、福兴乡等54个规模园区。扶持发展大同区井园蔬菜合作社、肇源县福兴蔬菜合作社、林甸县双阳河蔬菜合作社等100多个棚室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发展到1200多人,棚室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大同区在棚室蔬菜产业布局上,遵循沿路、靠厂、临城原则,实施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建设5条棚室产业带、4处棚室经济核心区、3个特色园区、55个千栋棚室园区。同时,积极引导棚室大户、村集体、经纪人等领办蔬菜产业合作社30个,全面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基地+农户”“经纪人+农户”等模式,全区有76%的棚室户加入了合作经济组织,从生产资料购置到标准化生产再到产品销售,达到步调统一,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加强技术示范,注重发挥园区的引领作用。依托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省农科院,重点建设东农蔬菜科技园、八一航天育种基地,引进串彩番茄、布利塔茄子、太空椒等50多个新品种,重点推广无滴农膜、膜下滴灌、高台双垄、黑膜覆盖、嫁接苗木培育、秧苗定植管理、生物防治、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高科技生物肥料、稀土微肥、有机肥的施用量,打造绿色蔬菜品牌。在高台子镇农业科技园区的温室大棚里,互联网自动装置,坐在办公室手拿鼠标,就可监测棚室里的温度和作物生长情况。林甸县将“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大庆润琦科技公司新上远端设备1500台套,达到每个棚室都有监测系统,主要监测棚室的温度、湿度、水分、土壤PH值,消费者可以扫二维码获得信息,了解菜品具体是哪个棚室采摘、负责人是谁等相关信息,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销售不断拓展

“抱团”闯市场,是我市蔬菜产品销售的一大特点。坚持建设与生产同步、生产与销售衔接,推动棚室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围绕蔬菜加工销售、技术引进推广、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组建棚室生产销售合作组织,统一销售。为扩大产品销售,围绕开拓市场狠下功夫。对内,积极推进农校、农社、农超对接;对外,引导企业设立外埠直销窗口、建立分公司、发展代理商。林甸县润琦集团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8000亩面积的棚室,然后把棚室租给农民种植,产品回收统一销售,克服了农民分散经营带来的弊端,创新了棚室经济发展模式。双阳河蔬菜种植合作社投资450万元建设了集棚室远程监控、产品质量追溯、网络销售三位一体的蔬菜销售平台,凭借良好信誉,抢抓“互联网+电商”发展机遇,采取线上下单、线下交易的模式进行电商蔬菜营销,走出了一条集蔬菜种植、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之路。通过电商平台,公司年销售蔬菜1670吨,平均价格7元/斤,实现销售收入2338万元。肇源县福兴棚室蔬菜园区成功与沃尔玛超市对接,覆盖3900亩棚室蔬菜园区。大同区建设蔬菜大市场,通过批发销售、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包装销售、推广储藏增值错季销售、组建运销联合体促进销售、组织驻区企业订单销售、开拓外埠市场出口销售等方式,产品远销北京、杭州等地。

(五)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我市从打造优势品牌入手,提高蔬菜产品档次,突出生态、健康、特色,以品牌优势抢占市场。目前,已培育24个知名品牌。大同区通过完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狠抓标准化园区建设,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投放量等有效措施,扩大了“三品一标”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启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功能,对符合标准的特色农产品统一粘贴质量追溯二维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2016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蔬菜合格率达99%以上。林甸县蔬菜基地完成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83个,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牌达到120个,认证面积比例达到99%以上,双阳河蔬菜种植基地有12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肇州县充分利用农产品质检站对蔬菜进行检测,以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契机,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倡导无公害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广大菜农的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肇州县“三品一标”总数达到99个,绿色食品标识认证面积6.8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150.7万亩。该县以品牌为牵动,在全国各地开设直销店、专营店40余家,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新福乡结合农民种植传统和产业优势,引导农民种植高值高效香瓜、西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初步形成了以耀先村为中心,辐射周边7个村的香瓜种植经济带。成立了耀先村香瓜种植合作社,并注册了“庆州香瓜”商标,成功申报了无公害食品标识。“庆州香瓜”远销大连、黑河、牡丹江、哈尔滨等地,香瓜复种复栽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二、蔬菜产业问题剖析

总体看,我市蔬菜产业经过近年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形成一定规模,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生产环节方面

一是现代蔬菜生产设施发展缓慢。由于现代蔬菜生产设施建设缓慢,以及现有温室结构多样性,有的保温性、蓄热性、采光性较差。部分温室为了不加温温室,这样的温室种植喜温蔬菜一般在3月中旬才开始使用,造成一些温室有些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温室利用率不高。由于现代蔬菜生产设施发展缓慢,本地棚室生产的蔬菜所占比例小,致使全市蔬菜缺口量较大。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出台的相关政策主要用于扶持棚室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农民自筹资金建设,导致一些园区的基础设施简陋,配套建设不够;一些较早建设的园区,棚室、储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基础设施陈旧和配套不够,致使我市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影响了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是蔬菜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近年来,虽然建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但规模小,大多是松散型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销比例较大,承担风险和参与市场的能力较弱。相关的协会、合作社没有订单或销售网络,发挥协调作用不够,菜农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受到外来蔬菜的冲击,造成本地产品价格偏低,市场占有率低,不利于参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竞争,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业劳动力补充不足。随着非农产业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外出打工或深造,农村人才外流严重,新生代农业劳动力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数量有限,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工环节方面

蔬菜加工企业过少,拉动产业发展作用不够。目前,全市蔬菜企业很少,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和产量没有突破,蔬菜出售多为“原”字号产品,导致蔬菜产业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不长,产业拉动力不强。大部分棚室生产的蔬菜传统品种居多,品种单一,缺乏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不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流通环节方面

一是市场体系建设不够,批发市场偏少。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早期,把生产作为主要环节来抓,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市场建设没有跟上来,特别是蔬菜批发市场数量偏少,销售零散,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已达270万人以上,根据20-30万人口以上应设1个批发市场的要求,全市应建设10-13个批发市场,而我市现有主要是1个新村九区批发市场,产销地之间距离远、环节多、费用高,这种状况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本地棚室生产的蔬菜所占比例小。地产棚室蔬菜所占比例偏小,是我市冬春市场蔬菜价格偏高的重要原因。增加我市冬春两季地产棚室蔬菜供应量,会使这种状况有较大改善,结束冬季主要靠外进蔬菜的历史,市场蔬菜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三是运输冷链配套设施缺乏,制约了菜农增收。我市大部分棚室生产的蔬菜集中在夏、秋两季,现阶段地产蔬菜实行“北菜南运”,需要发展冷链物流作为保障。我市蔬菜产后净菜没有预冷、包装等处理,冷链物流更是谈不上,由于运输距离较长,发展“北菜南运”和对外出口很艰难。由于缺少冷藏车配套,蔬菜在运输中耗损严重,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受损,这也是蔬菜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

三、蔬菜产业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

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设施为载体,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加强蔬菜基地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通过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企业化运营,构建布局科学、优势集中、效益显著、生态环保、物流畅通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二)主要目标

到2019年,扩建蔬菜生产基地34万亩,全市蔬菜基地总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总产量120亿斤。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设施农业产值超过60亿元。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达到90万亩以上,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达到5家,省级20家。商品化种苗应用率达到75%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蔬菜机械化作业率达到30%以上,其中施药、灌水、通风管理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

(三)区域布局

根据现有蔬菜生产基础,结合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建设三类生产基地。

一是冬淡季蔬菜供应基地。围绕城市居民集中区域,以龙凤区刘高手村、前进村、向阳村、永泉村、建兴村,让胡路区向荣村、宏伟村、繁荣村、三胜村、银浪牧场、红骥牧场,红岗区红卫村,萨尔图区春雷农场为重点,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冬淡季新鲜蔬菜提供稳定充足来源。

二是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肇源县民意乡、新站镇、古龙镇、茂兴镇、古恰乡、肇源镇为重点,建设3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肇州县丰乐镇、二井镇、朝阳沟镇、朝阳乡、托古乡为重点,建设4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林甸县林甸镇、宏伟乡为重点,建设2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杜蒙县泰康镇、一心乡为重点,建设2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红岗区、让胡路区、龙凤区为主,建设1万亩郊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上基地建设,主要完善灌溉设施,推广绿色蔬菜标准化技术规程,以高品质蔬菜打响大庆绿色品牌。

三是“北菜南运”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大同区祝三乡、八井子乡、高台子镇,肇源县福兴乡、二站镇、三站镇为核心发展番茄;以肇州县新福乡、永胜乡、肇州镇、双发乡、榆树乡、兴城镇为重点发展西瓜甜瓜;以林甸县四合乡为主发展会员制蔬菜配送;以大同区高台子镇、太阳升镇为主发展食用菌。着力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品种区域化发展,推广先进技术,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四)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标准化蔬菜示范小区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示范小区,大力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在现有园区基础上,按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生产标准,建设规范化、安全化、精品化的蔬菜生产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机械化水平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秧苗培育、统一标准生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品牌销售。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建设标准化蔬菜示范小区,积极发展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北菜南运”基地和蔬菜对俄出口基地。

二是推进流通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以销促产”原则,重点建设1个市级蔬菜集散中心,在大同区、让胡路区、肇源县建设3个公益性蔬菜批发市场,在13个主要蔬菜产区设立专门交易市场和产地市场,完善冷藏保鲜、加工配送、电子结算、追溯平台、质量安全检测和废弃物处理等设施,自上而下建立沟通县乡、连接市内外的灵敏、安全、规范、高效的蔬菜物流和信息平台,逐步构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并通过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增强蔬菜市场仓储设施保鲜和物流集散增值功能。重点建设市级蔬菜集散中心、蔬菜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市场。

三是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引进优质、抗病、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重点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专用品种,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提高优质种苗集中供应能力。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快新技术引进推广,有效提升农户对滴灌、嫁接、温控、蔬菜栽培、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应用能力。加大低碳环保新技术应用力度,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和有机配方施肥技术,推行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实现生产方式生态化。重点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物联网项目,运用生产滴灌、土壤墒情、测土配方等智能管理系统收集农田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等数据信息,提高蔬菜产量,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升级。建设设施蔬菜物联网智能农业项目,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

四是推进销售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引导和扶持专业协会,有效衔接农户与市场对接,实现生产经营组织化,提升生产效益。大力发展蔬菜经销组织,培育蔬菜销售经纪人,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防范和抵御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程度,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势整合。实施“北菜南运”(包括对俄出口)奖励工程,通过合作组织或经纪人管理,推动园区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按照覆盖辐射面积和销售情况,通过公开评审,给予合作组织或经纪人奖励。

五是推进蔬菜加工体系建设工程。推进蔬菜加工企业建设,培育壮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消化蔬菜生产旺季产能,增加蔬菜生产订单面积,稳定菜农收入。实施蔬菜加工项目,新建特色果干、蔬菜粉、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加工包装车间。实施蔬菜腌制加工项目,新建蔬菜腌制及加工生产车间,引进加工生产流水线2条,配套建设质量检测室、仓储用房、加工包装车间等辅助用房。实施蔬汁加工项目,购置蔬菜鲜切小包装、即食蔬汁、蔬菜粉、脱水蔬菜、腌渍菜等加工设备,配套建设蔬菜预冷仓储、冷链储运、加工包装车间。

六是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工程。为提高“北菜南运”和对俄出口的竞争力,提高蔬菜品质,延长蔬菜供应期,缓解蔬菜丰产期销售压力,实现错季销售,推进会员制配送,建设区域冷链中心,包括大型恒温保鲜库、恒温保鲜车等。

责任编辑/张霞zhangxia@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棚室蔬菜生产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