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开发办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倾力打造优势水稻产业园
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开发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绥化市北林区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区,幅员2756平方公里,耕地324万亩。2016年,全区粮食总产15亿公斤,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是北林区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39.5%,产量占粮食总产量3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些年,我们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水稻产业作为主攻重点,坚持整合资金、统筹规划、规模推进、全产业链打造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水稻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为全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农业综合开发方案,建设全产业链水稻产业园35.75万亩,占全区水田面积的27.9%,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我们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大力实施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水稻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强筋壮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北林区中部呼兰河与诺敏河之间的冲击平原,俗称“河夹芯子”地区,河夹芯子及周边连片水田种植面积75万亩。被称为北林区五大灌区之一的幸福灌区,就坐落在这里,是北林区水稻自流灌溉枢纽工程,控制面积达14.2万亩。开发建设前,渠道淤积严重,构造物不完善,“枢纽”成了“瓶颈”,严重制约了区域内水稻产业的发展。2012至2016年间,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资13929万元,把幸福灌区治理工程作为项目建设重要突破口,谋篇布局、科学规划、连续打造。到目前,幸福干渠、长山支渠及分支、西南支渠及分支全线贯通,区内综合措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各项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既降低了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又实现了节能减排,使之真正地成为了流淌在老百姓心里的“幸福渠”。该项工程已经成为北林区有史以来标准最高、措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水利灌溉大动脉,也是北林区农业综合开发标志性工程,它渠首接幸福水库与呼兰河相通,支渠与诺敏河相连,干渠全长8.79公里,支渠总长度72公里,治理面积达11万亩以上,扩大自流灌溉面积0.8万亩,秦家镇7个村12万亩耕地90%以上得到有效治理,双河镇西南村全村1.38万亩耕地全部得到改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模超10万亩的现代农业水稻产业园,带动面积20多万亩,单产超出全区平均水平的18%,受益农民22000人。绥棱阁山水库建设完工后,“河夹芯子”将有40多万亩水田有待提档升级,发展潜力巨大。2016年以来,我们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及时转移到绥西,以永安灌区治理工程作为突破口,建高标准水田2万亩、硬质渠系4.12公里、水利构造物41座,疏浚排水沟10.6公里,修水泥路6.8公里、砂石路20公里,计划利用几年的时间把绥西水田区打造成北林区第二个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水稻产业园,进一步推动全区水稻产业登上新台阶。二是全面提升,整体推进水田园区建设。我们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为牵动,按照全区总体规划,坚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集中投入,精准施策的原则,整合各类支农资金3.9亿元,向项目区倾斜,突出水利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使河夹芯子水稻产业园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一大亮点。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三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规模。这些年,我们按照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安排,锲而不舍、循序渐进,解决了制约河夹芯子水田自流灌区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成功实现了北水南引,南水北调,充分利用呼兰河和诺敏河的自然资源,提高了项目区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稻单产由5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年增加粮食产能1322万公斤,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123元。为逐步实现发展75万亩现代农业水稻产业园区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目标,必须强化科技生态措施。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助推器,农业科技和生态农业措施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放大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更新传统观念,全面实施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共建育秧大棚105万平方米,建水稻催芽车间7处,实现良种化推广、工厂化育苗、智能化催芽一体发展。二是发挥科研部门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与农业科学院所合作,引入绥化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围绕“秦三公路”两侧布局良种繁育和栽培管理技术成果展示点10个,面积15000亩,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水稻绿色无公害、旱育稀植、“寒地生态香稻”种植技术及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通过各项科技措施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项目区优质、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9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和优良水稻种源基地。三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生态措施建设力度,通过建设绿色有机科技示范带、区、田,引领农民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减少农药残留,达到“三减三增”效果。即: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增加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增加生态措施(采取稻田养鱼、养鸭和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项技术)、增加绿色覆盖面积。积极扶持正大农业集团发展有机鸭稻基地建设,实现鸭、稻生态有机互补循环发展。2015年,我们投资215万元,建设正大农业鸭稻生产基地750亩,全部采取有机、物理、生物措施,坚决禁止化肥农药使用,最大限度提升水稻的品质,引领全区鸭稻产业快速发展,叫响北林绿色有机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年,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把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创新发展理念,充分释放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推动全产业链水稻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一是围绕技术改造,提升龙头企业。改造升级了绥化市佳粮米业有限公司规模和加工生产能力,建生产车间1600平方米、成品库700平方米,购置日产200吨大米的生产设备1套、扒谷机2台、铲车1台、叉车1台,安装配电工程1套。企业改造后,新增产值2.64亿元,实现利润218万元,订单农业面积达到13.3万亩,带动农户8000户。二是围绕产业融合,激活龙头企业。扶持绥化市嘉禾米业有限公司,建钢板仓2座、成品库3250平方米,购置色选机2台、空压机1台、白米分级筛1台,实现年加工稻谷5万吨,生产免洗米3.4万吨,碎米1500吨,色选米15吨,米糠5000吨,稻壳9235吨。通过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与当地农户采取租赁、转让、合作和订单的形式紧密衔接,建种植基地8.3万亩,带动农户5900户,实现了“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三是围绕电商平台,新建龙头企业。培育新建滨北正大农业集团,设置了北林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客空间、电商培训室、互联网交易平台、青年创业室、党建远程教育室、多功能大厅等。同时,由公司牵头组建了电子商务协会和电子商务孵化园,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与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目前会员己发展到200多家,建立了绥化商城、黑农商城等自有平台和微商营销平台。企业还成立了黑龙江绿色食品北林专卖店,消费者可通过线上订货,线下到当地设立的绿色食品店体验取货,打造线上购物线下体验的模式。企业电商协会自主研发了一套针对微信平台提供的营销推广一站式服务系统。微电商=直销模式+信任经济+分享经济,服务范围包括线上线下的互通服务、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移动电商、轻应用等综合类业务服务,电商协会为200多家会员单位建了独立的微商营销平台,创造了北林微信移动电商新时代。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提高优势优质产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互联网+农业”体系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一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打通经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发扬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从水利、科技、农机、生态四个方面着手,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全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实施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生态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二是为加快发展“田园综合体”助力。以双河镇西南村和兴和乡为轴心,以滨北正大农业集团和农民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参与和受益,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剑指“三农”,逐一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最终实现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生活多元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计划用3-5年的时间,建成50万亩高标准、可追溯水田生产基地。三是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新路径。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农业综合开发效果;重点扶持与基地结合紧密、体制机制完善、产品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劲、营销措施科学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专业大户、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闭合式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叫响品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支持农业“互联网+”等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建设,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推动农区工业化发展进程,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路径。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