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2017-04-15 09:35陈锦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头皮偏瘫中风

陈锦宇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康复科,江苏苏州 215000

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陈锦宇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康复科,江苏苏州 215000

目的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于其功能改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所接收的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本着盲选原则任意选取5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PT+OT等康复治疗,28例)以及观察组(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8例)。针对两组患者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9.29%(25/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方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针对该部分患者功能进行改善,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中风后偏瘫

在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情况下,脑卒中在我国病发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临床对于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结合临床实际可知,中风患者脑神经功能等均存在有一定程度损伤,如偏瘫、失语、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等,其中尤以肢体偏瘫对患者造成的困扰和打击最为直接和严重,导致其生活质量持续降低[1]。为进一步提升临床针对该部分患者综合诊治效率,更需要对预后恢复工作加以重视。该次该院就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加功能性电刺激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改善较为明显,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所接收的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本着盲选原则任意选取5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PT+OT等康复治疗,28例)以及观察组 (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8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知,对照组主要由男性15例,女性13例组成,年龄于 51~76岁,均值为(62.58±1.85)岁,入院时已患病 23~45 d,平均值为(31.55±1.52)d。 而观察组则由男性 14例,女性 14例组成,年龄在 53~74 岁间,中间值为(63.54±1.77)岁,入院时已患病 24~51 d,均值为(34.25±1.99)d。 综合对上述各方面资料对比可以发现,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相同方案进行原发病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积极控制血脂、积极控制血糖,维持患者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合理使用改善循环药物对患者脑部供血情况进行改善等。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接受常规PT、OT等康复治疗。每天进行PT、OT治疗,治疗时间为40 min,每周进行连续6 d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该次针刺治疗针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对上肢手三里、合谷、曲池以及外关进行针刺治疗。而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则主要取足三里、环跳、解溪以及昆仑等。刺入深度在30 mm左右,单次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并以10 min为间隔进行捻针。每日进行1次,1周持续6 d治疗。该次头皮针治疗与针刺治疗同步进行,选取头针运动区进针,选用28~30号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阻力减小,与头皮平行进针至0.5~1寸,同步留针30 min,期间采用捻转手法平补平泻2次,避免滞针。该次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中所用设备为丹麦产Tens治疗仪。选用4个通道进行治疗,单个通道存在有2个电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电极片放置位置进行选定。主要选取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臀大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等,该次治疗中可将脉冲波宽设定为300 μs左右,对应频率为80 Hz左右,强度不得高于100 mA。单次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每日接受1次治疗,1周进行6次。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2月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结合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疗效进行综合评定。若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可自行完成进食、穿衣等活动,则为显效。若治疗后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四肢可缓慢进行自主活动,则为有效。若治疗后肢体功能未改善,则为无效[2-3]。

1.4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采用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对其活动情况进行评分[4]。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与两组患者有关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平均值±标准差(s)对计量资料表示,以 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以[n(%)]表示,以 χ2检测,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不存在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为(53.25±1.98)分,对照组为(55.98±.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后,观察组 Fugl-Meyer评分(76.54±1.7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3.84±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9.29%(25/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心脑血管类病症发生率持续增高的情况下,中风后偏瘫患者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受该症的影响,在导致患者承受巨大心理负担的同时,更会导致患者家庭承受巨大压力。在中医理论中,中风主要与阴阳失调有关,在风、火、痰共同作用下,导致患者血气上行,气血运行情况受到阻碍,最终诱发该症[5]。

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及技术如PT、OT等治疗中风后偏瘫已得到推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求人力成本较高,经济成本高,且周期很长,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占据过多的医疗保险资源,故改善目前治疗方法,寻求更为有效、快速、经济等治疗手段尤为迫切。单纯的针刺治疗、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方式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尚未合理科学的组合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上,或独用其一,或方法不一,或疗程不明,该研究把针刺、头皮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同步进行,推究机理如下:在针刺作用下,通过对瘫痪肢体等部位穴位进行有效刺激,能直接对周身经络不通情况起到疏通作用,从而达到通经活络。同时进行头皮针治疗主要选取运动区,进行捻转补泻加强刺激,起到促进患者恢复的作用[6]。功能性电刺激能促使患者肢体功能进行重建。通过适当电刺激作用于患者周围神经,兴奋通过神经传导至肌肉,进而诱发肌肉收缩,促使患者精肉功能得到恢复。同时,电信号刺激更能通过传入神经进入到患者大脑、脊髓等部位,达到促使受损功能重建的作用,帮助已损伤或者丧失功能得到恢复。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就采用针刺结合头皮针与功能性电刺激相协同的方式进行治疗,从治疗结果可以发现,在该治疗方案的帮助下,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率以及运动功能积分情况均存在显著优势,由此可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使用。

[1]常玲,贺彭兰,周振中,等.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14(8):737-740.

[2]孟殿怀,伊文超,顾昭华,等.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2(10):923-928.

[3]徐海,韩晶,冯菲,等.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7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7(9):59-60.

[4]徐旭东,金奕,赵媛,等.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矫正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84(6):735-740.

[5]单莎瑞,黄国志,等.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3(6):558-563.

[6]张章,刘波,芮薇,等.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8(2):45-46.

R246

A

1004-6569(2017)07(a)-0178-02

2017-04-04)

猜你喜欢
头皮偏瘫中风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让头皮爱上做SPA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