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17-04-15 07:1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层面心理学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陈琴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出现的问题,从辅导员情绪调节、人格培养和支持系统建设三个层面入手,帮助辅导员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以培养积极的人格,同时营造有利于辅导员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以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家高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为了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的政策。然而,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角色定位模糊,任务繁杂,职业倦怠感强,个人成就感缺失,个人价值实现受挫,缺少归属感,转岗现象严重,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论所倡导的个人情绪的调节、人格结构的培养以及积极系统组织地建构等三个层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和培养进行探讨。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导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关注寻求人类自身存在的优势、美德和建设性力量等积极潜能,从而增强人类抵御疾病和克服困难的力量感,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危机和问题,发掘自身潜能,提高幸福指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能够给辅导员带来活力和力量感,也能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情绪与体验,主要涉及幸福、快乐、满足、乐观、希望等主观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创造等;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组织系统。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面临许多困境,比如角色定位及职责范围的规定不清;日常工作任务繁杂,压力大,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学校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完善,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不强等。积极心理学就是在个体生存环境和条件存在重重困难的背景之下,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调动个体的潜能和优势解决困难,或者通过改变个体对待困难的态度与困难友好相处,最终达到快乐生活、高效工作的目的。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积极心理学策略

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三大结构,可以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和积极的支持系统三个层面入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辅导员成就感

目前高校辅导员因为角色定位及职责范围的规定不清,日常工作任务繁杂,个人价值实现受挫、考核考评机制不完善,付出与待遇不成正比等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一方面部分辅导员纷纷转岗;一方面辅导员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体验,消极怠工,不作为等等,都严重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根据积极情绪理论分析。消极情绪会限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出现诸如恐惧、躲避、逃跑、攻击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而积极情绪则有利于一个人表现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积极的情绪诸如快乐、满足、自豪和爱等积极情绪,有助于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人的心态在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然而,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人本身的因素对工作所起的作用,而不同心态的人工作成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有研究表明,具有消极心态的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面前显得呆板、倦怠,消极等待学校安排的任何事情,不愿主动积极工作。而心态越是积极,教育教学行为也就越积极、主动,教育教学的效果也越好。积极心态的培养和保持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所以在主观层面要注重减少辅导员消极情绪体验,增加以主观幸福感为代表的积极情绪体验。辅导员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获得:第一,找准自己的定位,接收客观事实,以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第二,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获得学生尊重和认同,提升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感。第三、学会关心自己、肯定自己、称赞自己,不断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从而获得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

(二)以引导树立合理目标为契机,培养辅导员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特征包括个体的创造力、乐观、爱的能力、真诚、勇敢坚强、热情、团队精神、宽容、谦虚、希望信念等品质。拥有这些品质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可以使个体更加高效地工作。积极人格培养的关键在于引导辅导员接纳自我,树立合理的目标,有效应对环境的挑战。当前积极人格特征以乐观这一特质为主要研究对象。乐观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取,这为后天培养人的乐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辅导员树立合理的目标,提升幸福指数。如高校通过一些心理和教育知识讲座,使辅导员明白认识和接纳自我,明白自己的性格特长和专业优势,明确树立合理的工作目标,激发对辅导员这个工作的热爱。引导辅导员从积极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工作中的问题,以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心态,积极适应工作中的挑战。

(三)以营造积极的高校环境为支点,搭建积极的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环境的设计要更加注重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要营造积极的高校工作环境,以培育和强化辅导员的积极心理品质。搭建积极的支持系统,包括政策制度支持,组织层面、学校支持和社会支持。在组织根源层面,需要国家的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要优化激励制度,优化辅导员职称评定和工作绩效评定的办法,实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提高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设计现实而灵活职业发展方向,帮助辅导员认识岗位存在的价值和职业意义。高校在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设计以及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学校层面要重视辅导员的培养,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建立辅导员心理培训和心理支持系统。在社会层面,社会要切实为辅导员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支持网络,使她们能够减轻工作压力,增强职业自豪感。

[1]黄正福,李秀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5).

[2]麦倩挚.心理资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15).

[3]瞿海刚.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6,(4).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6.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层面心理学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