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集团客户风险识别与防范

2017-04-15 07:1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关联风险管理重要性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风险识别与防范

秦杨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集团客户授信日益成为触发商业银银行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而威胁区域金融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本文从银行、企业、地方政府三个角度分析风险成因,指出经营管理以及监管存在的主要短板,提出了完善授信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信贷风险

一、引言

2017年中央十九大提出防范金融风险。从当前情况看,集团客户授信是容易引发区域性、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从近年来爆发的部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来看,均伴随巨额银行授信风险的暴露,涉及的银行和关联企业众多,不仅对当地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且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从当前情况看,存在于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从区域重要性客户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揭示其授信风险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二、集团客户及其主要特征

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将除商业银行以外,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作为集团客户,即: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识别还局限于股权等形式的“有形”关联上,集团客户风险信息掌握不完整,对部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巨大负外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果一家企业集团具有集团客户上述四项特征,但其业务关系和银行授信额度尚未达到相当规模,其风险暴露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则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具体而言,区域重要性集团客户授信具有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企业关联复杂程度高,风险传染性强;(二)银行授信金额过大,风险暴露结果难以承受;(三)银行多头授信严重,单家银行风险管控困难大;(四)授信风险处置被动。

三、区域重要性客户授信风险成因分析

(一)从银行角度分析。银行不成熟的信贷理念、不到位的管理措施和不恰当的追捧,强化了集团客户的区域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银行过度迷信集团客户“大而不能倒”。2.银行对集团客户识别不到位,缺少有效的统一授信和额度控制。3.银行授信存在履职不尽责行为,客观上纵容在企业盲目扩张中积聚风险。4.银行授信存在过度依赖以担保缓释风险的现象,导致部分担保异变为风险传染链条。5.部分银行盲目异地授信,加大了整体授信风险管理难度。6.银行缺少与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暴露特点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集团客户的区域性特征日益凸显。7.银行无序竞争大于合作,致使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管控上“有心无力”。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企业面对银行的追捧不够冷静,具体表现:一是缺乏战略定力,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举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偏离主业,与银行贷款形成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二是财务管理滞后,资金使用不合理。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部分集团客户存在道德风险。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增加了银行风险判断的难度等。

(三)从地方政府角度分析。一是授信监管限额规定不够完善,缺少对分支机构授信集中度监管限额的限制。二是对银行集团客户异地授信缺少明确的限制,使得银行对异地集团客户授信的进退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往往助推企业盲目扩张和加剧风险暴露,而且当地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难以约束其行为,也很难促成其与当地同业的合作。三是对关联担保缺少法律限制,导致集团客户关联担保形式上的合法化和实质上的担保虚化,不仅掩盖真实的授信风险,而且为风险传染提供了通道。四是缺少对全口径融资的登记制度,银行更难全面掌握企业负债信息。随着企业通过发债、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理财等非银行信贷渠道融资的增加,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把握更加困难,授信风险的防控困难进一步加大。

四、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基于区域重要性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形成的原因,为有效避免风险暴露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银行、监管部门、政府有必要从区域重要性视角,研究改进区域重要性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和风险监管措施。

(一)银行要建立和完善区域重要性客户识别机制。即根据银行授信规模、涉及授信银行家数、关联关系复杂程度、企业资产负债规模以及在地方或区域影响力等因素,实行名单制管理,按年动态调整。在关联关系的识别上,不仅要对显性的股权关联进行识别,还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实质控制被控制、交易往来及定价政策中识别隐性关联,全面、准确、及时地识别区域重要性客户。同时还要对其上下游企业、担保企业等关联授信风险进行识别,统一纳入区域重要性客户风险考虑。

(二)银行要完善区域重要性客户风险管理措施。一是银行应组建专业团队,强化授信风险的分析预判能力。二是要在全面识别关联关系,绘制完整集团图谱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统一授信,并根据客户的核心资产总量、经营发展状况等情况确定最高授信限额,并动态调整。三是要针对区域重要性客户授信潜在风险大、风险溢出效应强、风险暴露相对滞后等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和基层网点转型,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在网点建设上要突出专业化,避免同质化竞争导致的盲目“追大”。

(三)银行自律组织要强化区域重要性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的同业合作。一是推动紧密合作。二是建立重要风险信息同业互换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最大限度整合共享重要风险信息。三是完善合作机制。

(四)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应监管制度。包括完善集中度监管限额管理,督促银行规范企业集团关联担保行为,将区域重要性客户的异地授信必须纳入银团或俱乐部授信管理,针对重组中的集团客户新增授信和风险分类事项,按照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有利于减少损失、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稳定的原则制定更加灵活的监管政策。加快建立银行分类制度,实施分类监管,分类引导,促使银行明确发展定位和终极发展目标。建立企业全口径融资登记制度,将企业通过非银行信贷渠道的融资全部纳入信贷登记系统,以便银行更全面准确地判断其偿贷能力。

(五)加强对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政策支持和区域重要性客户经营行为的监管与引导。按照市场化原则协调好银企关系。鼓励严格监管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开展购并重组。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地方政府在化解区域重要性客户授信风险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调动和协调优势。

(六)加强大额授信风险的监测分析。为防范企业集群风险,避免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银行业协会要制定出台银行业大型客户债权人联席会管理办法,建立大客户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明确债权联席会的组织框架、工作职责、信息交流和会议制度等,并区分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融资管理类型分别提出管理要求,细化机制安排和硬性约束。

[1]陈敬贤,集团客户风险分析与管理,河北金融,2009年第4期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课题组,集团客户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年第8期

[3]卫青、俞震和吴奕,贷款集中风险分析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金融纵横,2009年第6期

[4]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指引,2010年

秦杨(1994-),女,汉族,会计硕士,山东五莲人,华东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关联风险管理重要性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奇趣搭配
智趣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