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瑾莉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关于贫困国内文献综述
樊瑾莉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贫困、反贫困等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对现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学术成果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以求做到抛砖引玉。
农村;贫困;反贫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与许多专家学者对贫困的定义、分类、标准、致贫原因等细致地分析、研究是息息相关的。
贫困的定义: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农村低收入标准2000年——2005年分别为:865元、872元、869元、882元、924元、944元,2007年底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统一为1067元,2009年为1196元,2010年为1274元,连年上涨的扶贫标准,这是政府对贫困地区及人口大力支持的体现,不仅满足于保障公民“一天一美元”的目标。吴清华(2004)把贫困概括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物质上的匮乏,贫困是因为缺少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质资料;二是认为贫困不仅是指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精神上的贫困。徐光等(2007)指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表现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个人生活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1 年下发的《2011—202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提“两不愁、三保障”,届时农村人口的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都得到了切实保障。郭犹焕、蒋路安(1990)在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态势和启动产业的探讨》一文中提出:贫困表现为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汪三贵(1994)在:《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政策》中指出:“ 贫困是缺乏生活资料, 缺少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或者因收入低而仅能维持相当低的生活水平。”2000 年, 陆小华指出,贫困是对人类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是指满足特定人群生存所需的物质供给、技能保障、意识引导、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处在匮乏状态。胡鞍钢、李春波(2001)在《新世纪的新贫困》一文中提到:贫困至少有三类:一是传统的收入贫困;二是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 如不识字、营养不良、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的低下等;三是知识贫困对人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和途径的剥夺。
贫困的原因:如张廷武(2003)指出:生态性贫困和灾害性贫困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致贫的主要因素。孔祥智(2005)认为,中国长期积淀下来的贫困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在新阶段制度性贫困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社会根源。史振磊(2008)认为,西部贫困地区相对较差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素质,导致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妨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也很容易导致愚昧,从而进一步制造了贫困。李丰春(2007)根据自身长期的田野调查发现,造成一些地区持续贫困的原因,根本不在物质的支持方面,而在于农村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王成新、王格芳(2003)提出如今在农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育消费型贫困,即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 学费日益昂贵, 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成为造成目前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疾病型贫困,即由于医疗费用的剧增, 农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现象日益突出。对贫困的原因分析不仅要从贫困的表象进行分析,更要从贫困发生的根源入手。王曙光(2011)在其文章中进行了分类:1、制度供给不足型贫困;2、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3、能力不足型贫困;4、先天缺乏型贫困;5、族群型贫困五种。
贫困的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政府贫困标准分别是农村贫困标准和农村低收入标准。前者是极端贫困标准, 后者则是一条较高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标准一般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只在1985年、1990年、1994年、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根据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测定。农村低收入标准在2000年后是根据1998年的标准和物价指数更新得到的。
反贫困:在梁霄的硕士论文《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研究》一文中提到有以下几点:首先,提出了以推进西部大幵发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即: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推进了以农村反贫困为重点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积极推进农村反贫困实践,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次:实施了以民生建设为契机完善各项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接着,釆取了转变贫困群体传统观念以及综合扶贫的模式,即:积极转变经济发展贫困群体传统观念、实施整体推进连片幵发综合扶贫模式。最后,执行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王曙光(2011)在《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中提到:对于制度供给型贫困,采取了普惠式扶贫,例如利用教育资助,新农合等方式使农民受惠。对于区域发展障碍性扶贫:即政府要在很短的时间中大量投资、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对于能力不足型贫困: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针对个体的资金需求实施援助。对于先天缺乏型贫困需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运用公益的力量改善居民的生活。对于族群型贫困要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的地区的居民进行合理改造,例如整村搬迁。在王曙光(2007)《小额信贷:来自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启示》一文中提到了小额信贷对农户微观个体获得信贷资金机会、家庭财产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减少风险、妇女授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 对中国的扶贫发展政策也有重要影响 , 已成为中国扶贫到户方式、金融政策、发展援助政策的重要内容 , 并为中国农村组织的发育成长提供了一条实现途径。
小结
对贫困的认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经历了从满足温饱的物质层面到社会、文化层面等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多方位,多角度,不断变化的,复杂的概念。对于贫困本身而言,相对贫困是绝对贫困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无论是主、客观贫困还是绝、相对贫困,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测量贫困现象。导致贫困的原因大致从经济、社会、自然条件来划分,不可否认,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能使贫困人口够获得更多机会,有助于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的标准也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逐渐提高。
樊瑾莉(1991-),汉族,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学术硕士,社会保障住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