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瑾莉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关于反贫困的国外文献综述
樊瑾莉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贫困、反贫困等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对现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学术成果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以求做到抛砖引玉。
农村;贫困;反贫困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对于贫困的研究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贫困理论体系框架。
贫困的定义:世界银行在《1981世界发展报告》中以消费水平为基础将贫困定义为“贫困是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就是出于贫困状态。”欧共体委员会(1989)将贫困定义为:“贫困应该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资源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所在的成员国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世界银行在《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重新定义为: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即“贫困除了物质上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外,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的影响力”。
贫困的分类:首先,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朗特里(1901)在《贫困:城镇生活研究》中对英国得贫困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在这本著作中明确提出了绝对贫困概念:一个家庭处于贫困状态是因为其所拥有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最低需要。Fuchs Victor是最早明确提出相对贫困概念和首次使用相对贫困标准的研究者。Townsend发展了相对贫困概念,并对西欧国家普遍采用相对贫困线的做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其次,主观贫困和客观贫困。主观贫困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群体比较中,由个体和社会所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构成的主观判断。主观贫困的研究者放弃了对贫困的严格量化,他们认为给定个体支配商品的水平,个体的环境影响对福利的判断。客观贫困的估计是从维持参与社会正常活动需要的商品中获取信息,根据商品组合识别个体获得的效用水平。
贫困标准是用于测量和识别贫困人口的重要工具。收入贫困一直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贫困标准,随着扶贫水平的提高,逐渐产生了人类发展指数、多维贫困指数等测量工具。收入标准以家庭收入为测量对象。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情况的一种总体衡量。它从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衡量一国取得的平均成就,分别是:健康长寿、知识的获取以及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计算;教育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数据计算;收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I)计算。多维贫困指数(MPI):维度和指标的确定。MPI包括3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共10个指标。其中健康维度包括营养和儿童死亡率2个指标;教育维度包括受教育年限和入学儿童2个指标;生活标准维度包括做饭使用燃料、厕所、饮用水、电、屋内地面、耐用消费品6个指标。这3个维度10个指标识别了家庭层面的叠加剥夺,反映了贫困人口平均受剥夺的人数以及贫困家庭中所遭受的剥夺维度。
贫困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自然地理原因、经济社会的原因。自然地理区位:首先,Partridge和Rickman对美国农区贫困和偏远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到更大都市区距离的增加,贫困发生率逐渐降低,而这一结果是由于更大距离上城市集聚效应的衰减、不完善的通勤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较低需求的迁移反应。Bird和Shepherd对津巴布韦半干旱地区的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长期贫困的高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接近城市有助于收入的多样化和贫困缓解。Christiaensen等基于非洲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增长对贫困消除的影响取决于家庭距离经济中心有多远以及他们怎样得到公共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农户到最近集镇的距离会影响家庭购买投入要素或销售农产品的可能性,并且同样产品能卖到更好的价格,所购买的投入要素和服务种类更多、价格更低和质量更高。此外,路途遥远也使得政府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愿到这些地区考察,从而增加这些区域在政治上被忽视的可能性。其次,资源禀赋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直接决定着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绝大多数农区,农业生产潜力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活动类型和福利水平,而农业生产潜力又与地形、土壤、降雨、温度等密切相关。一类是由于土地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贫困;另一类是由于资金缺乏,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进而引致的贫困。再次:社会制度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各种公共资源(教育、医疗、卫生资源等)配置上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倾斜,限制了其他地区人们获取资源和机会,客观上进一步恶化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环境。最后,公共设施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公共设施是解释国家内部空间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变量,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贫困和生活水平的地理分布偏远地区居民到教育和医疗保健设施的距离会增加其访问的机会成本,并且支付服务的费用和享受服务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比其他地方更为糟糕。作为其结果,较高的医疗保健费使得家庭难以负担;较差的医疗保健服务使本来可防治疾病更有可能死亡,并且疾病和残疾进一步导致人力资本的衰竭。经济社会原因:避免陷入J.P.Grant在1994提出地“贫困陷阱”,即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无限恶性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这一循环在贫困地区愈加严重。例如自然环境下的贫困是由于粮食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人口爆炸式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贫困。另外,马克思(1869)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认为:贫穷和失业完全是资本主义带来的恶果。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分析了生产方式对造成贫困的影响和作用,他认为贫困是由低下的生产力方式和实际能力的缺乏造成的。冈纳·缪尔达尔1957《富国与穷国》和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两本书中在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时提出了“循环因果关系”,他认为导致贫困地区越来越贫困的原因是这些地方的低收入情况造成的。罗森斯坦·罗丹(1944)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国际化发展》一书中,认为只有通过国家层面的主导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投资才能够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大多数的西方社会学家则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经济上面的贫困制不过是贫困的外在现象而已。
反贫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对于贫困,这一资产阶级的产物,反贫困的路径是“消灭剥削制度理论”。罗森斯坦·罗丹(1943)持“贫困恶性循环的大推进”这一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上打开一个缺口,作为发展的起点,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市场扩容、完成投资诱导机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同时,通过全面的投资可以促进行业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这样一来就从资本供给和资本需求两个方面破除贫困的恶性循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面增长。相反的,赫希曼(1958)提出,发展是由经济中的一些主导部门成长,带动其他部门成长,由一个行业成长带动另一个行业成长,逐步推进。西奥多·舒尔茨(1960)着眼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对人力进行投资,由此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质量,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缪尔达尔(1968)主张通过权利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增加储蓄促进资本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发展中国和贫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正确的理论有利于指导实践,国内外学者不断地对贫困的定义、原因进行探索,以期实现社会大同。
樊瑾莉(1991-),汉,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学生,学术硕士,社会保障住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