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平
· 新闻采访·
当记者的就要时刻准备着
——新疆“7·5”事件后的一次采访感悟
■郭洪平
当记者年头长一点,多少都会遇到一些难忘的事。2009年8月30日至9月2日,我到新疆乌鲁木齐采访算一次。
可能有人会问,到乌鲁木齐采访有什么难忘的,莫非经历了生死考验?那倒不至于,但当时乌鲁木齐的 “气氛”确实有点紧张的味道。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 “7·5”事件。当天晚上8点多,乌鲁木齐市区几条大街上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借广东韶关一起事件,直接煽动、策划、指挥境内制造了这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许多车辆被烧毁,店铺被打砸抢烧,造成人员伤亡,治安形势严峻。在这场特殊的考验面前,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党组反应快速,果断应对,检察人员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发现场抢救无辜群众,数次冲过暴徒围堵将受伤群众送往医院,其事迹受到最高检和新疆自治区检察院的高度评价。
大概8月28日或29日,有关宣传报道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和该院检察官艾合买提·艾力先进事迹的要求很快传到报社,8月30日上午,报社又把这两个采访任务布置到我头上,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去,以最快的速度写,写好审完传回即发。
当时,心理上没有一点准备,甚至事先毫不知情,感觉很突然,几乎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8月30日上午,我也来不及回家,和家里通完电话后就马上订票并和新疆联系,当天下午就从首都机场赶往乌鲁木齐。
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大约飞了三四个钟头后到达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和内地有两小时时差,按常规,此时到达乌鲁木齐,内地应该已经天黑了,但我到达时,这里天还很亮,完全没有已是晚上的迹象。
来接站的新疆自治区检察院宣传处处长兼检察日报记者站站长吕立峰老兄看我很累,就问要不要先休息,明后天再干活。说实话,从领受任务后,我心里一直着急,在飞机上的几个钟头也根本没睡着,脑子里反复考虑怎么完成这次采访任务,好不好找采访对象?单位和个人事迹有没有细节?能不能立得住?自己能不能在一两天完成两篇通讯等等,想了很多,也焦虑了一路。
虽然老吕是好心,但时间不等人,能赶一点是一点,看看此时反正天还亮着,我就和老吕说,不如就先找人聊吧,离吃饭还有两个钟头。在吕立峰和乌鲁木齐市检察院有关同志协助下,趁晚饭前的一点时间,我抓紧坐车赶往到乌鲁木齐市检察院,采访了两名7月5日当晚参与护卫检察院大门的检察人员,从他们的讲述中,我脑子里大体勾画出了事件发生当晚该院领导和干警带有热血性质的表现,有轮廓,有过程,还有一些细节,顿时感觉心里有底了,觉得这活儿能完成,当晚吃饭时,原来心里很大的压力也比刚上飞机时减缓了许多,顿时觉得新疆的馕也香了,肉也嫩了。
从去到回,满打满算四天时间。这四天,先后采访了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政治部主任、多名中层和普通检察干警,也采访了在 “7·5”事件当晚冒死抢救群众的维吾尔族检察官艾合买提·艾力等。按照白天找人,晚上写稿的模式赶进度,一点也不敢停歇。
由于我住的地方与乌鲁木齐市检察院不在一起,每天都要两次穿过三条街道、行驶大约三四公里才能到检察院,采访结束后再从检察院回到住地,一去一回,乌鲁木齐大街上的情景自然看得清清楚楚。
经过 “7·5”事件后,乌鲁木齐市区加大了治安管制,每次从市区经过时,都会看到大街上有不少武警巡逻车来回穿梭,几乎每个路口都有4名或6名武警战士荷枪而立,旁边停着警车,摆放着若干路障,还有警察牵着警犬随时待命,这种 “气氛”,多少让习惯了常态生活的人感到有些 “紧张”,当然,这 “紧张”是打引号的,如果没有 “7·5”事件发生,乌鲁木齐的街上一定不会出现这样严格的管控方式。
在乌鲁木齐四天,安全问题被反复叮嘱。尤其是,我入住的一个财政招待所距7月5日当晚发生死人事件的某新闻大厦门口不到200米,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多少有一点 “探险”的味道。毕竟,谁都不希望出现安全问题,人家多交代两句没什么不好,自己多注意点也省却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天中,我的行动方针是,白天采访,和大家在一起;晚上回去后插门写稿,哪都不去,尽可能减少发生问题的概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完成这次采访任务。
这次采访,整体上时间比较紧张,一直处在边采访边写稿的节奏中,采访完一个写一个,写完一个发回一个。先后完成了反映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党组事迹的通讯 《惊心动魄的4小时》和反映维族检察官艾合买提·艾力事迹的通讯 《“那种场面我看不下去”》两篇稿件。这两篇稿件,每篇都在3000字以上,为此耗费了不少心血,稿件传回报社后,受到时任报社总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李雪慧和报社副总编辑赵信等领导的好评,也受到时任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张耕等领导同志的表扬。
后因种种原因,两篇稿件没有公开见报,只发了内参,对于等待看报的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干警和我本人来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但我也能理解这种安排,宣传上的事情,必须讲政治、讲大局。虽然没有见报,但我完成了采访任务,没有遗憾。
通过这次采访,我个人对突发、紧急事件的采访也有几点感想:
一是做好说走就走的准备。主要包括记者心理上和装备上的准备。新闻没时没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所以,当记者的就要时刻准备着,一项紧急的采访来了,几乎容不得犹豫,可能还在你发蒙的情况下就得赶赴在采访的路上了。同时,还得做好装备上准备,如果可能,平时最好把采访本、录音笔、照相机、证件、银行卡、通讯器材等常用物品归置到一起,任务来了,提起家伙就能走人,不用东找西找免得耽误时间。
二是要讲速度。因为很明确,领导布置给你的是急活,这意味着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采访,发回报道,至于稿件用不用、如何用,那是后方的事,但前方一定不能窝工,你得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情况,及时发回报道,哪怕这报道是有瑕疵的、信息量不全的,也总比慢腾腾、好几天才发回报道要强得多。讲速度,有赖于平时的积累,当记者的,你不知道下一篇要写什么,所以,平时各种文体的稿子最好都看一看、记一记、学一学,一些好的报道的立意、标题、结构、表达等,最好能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见多才能识广,等自己遇到任务要写报道,灵感、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三是要有安全意识。突发紧急事件,通常是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人们更多的时候面临的是困难或比较复杂艰苦甚至带有危险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既要有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敬业精神,同时又要有预防在先、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所以,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尤其是到了有 “情况”的地方,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听从当地人给你的安全建议,千万不要满不在乎、四处游荡,若等真出了问题,说什么都晚了,常说安全是最大的智慧,没有安全,不要说采访,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
观点速递
目前,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速度滞后于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更新换代速度。加上我国当前的法制体系也未能提出系统有效的网络暴力应对策略,比如说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打消大众参与新媒体的积极主动性,又能最大化地避免伤害无辜。由此看来,网络舆论监督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不断加强舆论监管也势在必行。
——王一珂、褚凤英,《新闻世界》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