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真
以品质与便捷实现跨境电商新超越
■ 甄真
“对俄合作的空间有多大,黑河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作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口岸城市,“中俄双子城”这一独特优势给黑河带来了便利。近年来,黑河市立足“边”优势,释放“边”优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契机,深耕细作,精准发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如今,利源达集团、索凡科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俄品多”、瑷珲“互联网++”培训中心等一批跨境电商,成为黑河“地标性”企业和机构,以品质和便捷实现跨境电商新超越。
黑河市东南吉黑高速出口处,便是黑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的园区是黑河(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下设机构。这个“电商部落”因时而兴、乘势而起,现已发展成为黑河多家跨境电商企业稳固的“大后方”。
2008年,张庆彬通过边民互市贸易做俄货生意。2013年,注册成立公司。如今,代理19个厂家40个品牌200余个单品的瑞丰进出口有限公司是跨境电商园中的一个入驻企业,张庆彬的事业发展史也是园区众多跨境电商的一个缩影。
拥有20余名员工的瑞丰进出口公司在2014年主要进行线上销售,2015年入驻园区,虽然公司人员不多,却有专门负责客服、美工及摄影和购物网站营销的各类工作人员。每年10月之后是俄罗斯商品的销售旺季,目前公司每天的销售额可达7万元,在最高峰时每天销售近2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入驻企业并不是单打独斗,电商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和库房,并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依托中俄两国资源、面对中俄两国市场,围绕“互联网+”对俄合作和“互联网+”边境振兴两大发展主题,黑河市大力推进电商产业承载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培育电商主体,打造电商产业集群。目前,黑河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吸引130多家企业入驻,交易额超过5亿元。入驻的企业包括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销售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电商服务性企业、物流企业等。园区的目标是打造多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园区形成有规模的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开通跨境货币结算服务,将黑河打造成为产品的核心集散地。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是黑河市乃至我省深入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又一精彩之笔。
近年来,我省建设的境内外产业园区已如棋子依次落点,以商贸园区为支撑的中俄跨境电商棋局逐渐铺开。截至2016年末,全省建设跨境电商平台19个,共发寄对俄国际邮包948.84万件,占全国对俄国际邮包总量的1/3。涵盖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条的商品销售、物流、支付、贸易撮合和综合服务等业务范围。相继培育了365商城、中机网、迈远索菲尔、俄速通、东宁达俄通、绥易通、俄品多等一批本土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子商务打开了龙江通向世界的又一扇窗,为对俄贸易转型升级带来新契机。
在黑河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边境仓储物流中心,货架上摆满了从俄罗斯进口的粮油、糖果等。2016年5月,全国最大俄罗斯商品O2O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俄品多”在黑河市成立正式投入运营,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司销售额不断刷新。未来3年,该公司将吸引至少1000家俄罗斯商品生产企业入驻“俄品多”平台,顺应“互联网+”潮流所趋,打造俄罗斯进口商品门户,铺设中俄跨境贸易高速通道。
一份份订单满载的不仅是丰富的货品,更是合作共赢、同创繁荣的商机和诚意。几年前,电商还是以老百姓网上购物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而如今,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正在兴起。
土生土长的传统对俄合作企业,也在抢搭跨境电商这班车。黑河利源达集团是全国对俄机电产品进出口知名企业,业务网络覆盖俄罗斯。2012年,集团在中俄两国同步注册成立了黑河中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和俄罗斯阿穆尔中机有限公司。同年,中机网建设完成并正式上线运行。集团从一个小信息部起家,到我省首创跨境电子商务全链条创新型新模式企业,仅仅用了三年左右时间,成为黑河“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响当当品牌。
中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利源达集团的实体业务紧密融合、共同成长,中机网和境外销售网络体系,建立了“从机电产品线上展示到口岸会展中心、海外仓库以及境外实体分销商+海外物流中转基地”的从线上到线下的OTO运营模式。线上公司秉承着传统电商企业的B2B或者B2C的运营模式,再结合境外与境内公司协同工作的优势,在线上与俄罗斯终端客户直接建立联系,实现小额商品线上支付、大宗商品线下完成付款和发货。公司目前在俄罗斯拥有34家实体分销商,与俄罗斯34个城市的经销商签订了物流合作协议,并为中机网的跨境电商业务提供物流中转服务,集团利用中机网的网络平台优势,将产品的性能在网上展示给消费者,缩短他们的购买时间,实现线上线下结合互动。
线上交易的统计数据使线下产品销售定位更加精准,在索凡科技公司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索凡科技公司在全省首批开设了阿里巴巴淘宝特色馆——黑河馆,展示销售黑河的名优产品,如北纬49度大豆、五大连池矿泉水等。索凡科技公司配合大平台数据,通过线上数据的统计,分析每种产品购买者的年龄、购物喜好和所在地区,以此为依据推出不同的产品来进行精准营销。他们曾推出一款名叫“梅你不行”梅果干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这种深度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
近年来,黑河市深入研究“互联网+”跨境经济发展,促进互联网与对俄合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育跨境电商新兴业态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提档升级。可以说,“互联网+对俄贸易”的实施,也为我省推动对俄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曾经的“双城”经历,让黑河中俄创业青年国际协作中心总监肖茵带着创业的初心创建了“创青国际”。肖茵15岁时离开黑河,去了一江之隔的布市求学,从高中一直读到研究生。2007年,孔子学院在她所就读的大学成立,于是她留校任教。2014年,30岁的肖茵决定回到家乡黑河。
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立足黑河的地缘优势,在黑河市政府的帮助下,2015年,肖茵和几个朋友一起在黑河成立了创青国际。“以前在孔子学院教书,是单向地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创青国际是双向交流,既为走进来的俄罗斯创业青年提供帮助,也为有志于去俄罗斯创业的中国青年提供支持,两国青年可以在这里充分交流、对接。”创青国际致力于搜集整理中俄创业信息,定期开展中俄文化交流和互联网创业论坛,积极为海归、跨国就业和商业考察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的优质服务,搭建多语言跨境商务平台,进行项目对接和文化产品翻译等,为“一带一路”提供基础性咨询。截至目前,创青国际为创业者提供帮助500余人次,组织跨境商务考察26次,免费为中俄创客提供创业政策翻译120余次,协助中俄创业者到对方国家创办企业10家。
随着黑河“互联网+跨境贸易”模式的优势愈发凸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16年5月21日,由黑河市政府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政府共同扶持的首家“中俄远东国际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在黑河市爱辉区正式挂牌。该中心为青年人创业提供网络平台运营、个人创业孵化、品牌申请进行审核备案和瑷珲“互联网+”联盟品牌牌照颁发等便利服务,还负责搭建产品展示平台,提供线上项目对接,组织开展“互联网+”研讨会、电商创客沙龙和“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活动,甚至从零基础开始,免费培训布市及其他友好城市的青年人,促进两国跨境电商多元化合作。
“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开路,理念开路,认知开路,更需要一批年轻的优秀团队开路,特别是中俄有志青年的参与。在这条道路上,有更多的中俄青年寻求共识的最大化,承载和促进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与繁荣。
近3000公里的中俄边境线、25个对俄开放口岸、对俄贸易额占中国近1/4……这些数字是黑龙江传统对俄贸易换算成对俄跨境电商的强大基数。以“对俄”为方向,以“跨境”为特色,围绕“互联网+”跨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跨境服务业、跨境人文交流模式,最终能得出“中俄跨境电商”的新答案,这也成为深化中俄贸易合作转型升级、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的崭新亮点……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