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金莹
无稻不欢
—— 一场深耕资源铸品牌闯市场的庆安实践
■ 杜金莹
2017年,国家自2004年以来首次全面下调了水稻、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与以往优先保障农产品供给、兼顾农民收入的思路不同,本次调整虽然幅度不大,却释放出“价补分离”的改革信号,即让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用补贴保障农民收入,从而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在这种改革框架之下,让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是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进行角色转换的重要突破口。
8月的庆安,稻浪飘香。为期3天的2017黑龙江绥化庆安绿色有机水稻文化节暨大型稻米订货会落下帷幕,线上线下销售总额达4.8亿多元,成果超过预期。
在销售佳绩的背后,是庆安县深耕资源优势、做强品牌建设、大胆勇闯市场的生动实践。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打磨,“庆安大米”“含金量”与日俱增,目前品牌价值已突破69亿元,是黑龙江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一个精彩注脚。
“庆安县地处北大荒深处,寒地黑土核心区,天蓝气洁、水碧山青,合适的气温,肥沃的土质,丰足温适的山水资源,独特的光、热条件,成就了庆安大米晶莹如玉、醇香绵长、油润可口、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不仅庆安县委书记李立新对“庆安大米”饱含深情,就连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也发出了“庆安大米亮晶晶”的赞叹。优良的品质,让庆安大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更是获得了“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等殊荣。
依托资源优势,庆安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化整合优质长粒水稻品种,发展有机食品水稻种植,开发功能性大米,打造高标准的大米生产加工基地。庆安县认准了水稻,一次次发力产业发展,而庆安也成了“稻”的热土,8月17日,在2017庆安绿色有机水稻文化节暨大型稻米订货会开幕前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带队的寒地水稻品质改良院士工作站落户庆安县。目前,庆安县已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各1处,农业创新创业平台9个;航天食品研发基地、袁隆平稻作研究中心先后落户庆安;自主研发的龙庆稻系列品种,年推广500万亩。全面推广鸭稻共育、节水控灌、秸秆还田等技术,实现化肥、农药零投入,助力可持续发展。
据李立新介绍,2016年年初,庆安县随机抽取20个大米米样,经农垦检测中心和瑞士通用公证行(SGS)权威检测,481项指标均达到欧盟有机标准。
历经百年种植技术的积累、创新与近30年对大米品牌的培育,“庆安大米”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达69亿元,跃居全国前列。
作为国内优质稻米领头羊,龙江米如何卖得更好?
在庆安参加水稻文化节主题论坛时,被称为“中国品牌农业的拓荒者”、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表示,全球稻米竞争异常激烈,黑龙江虽有不少优质农产品,但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反观世界农业强国,每个都是品牌强国。只有叫响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弱势格局才能破题。“现在老挝、越南的大米都进来了,现在大米市场已经是供大于求,全球竞争非常激烈。像庆安大米这个品牌就是起到整合资源、统一形象的作用,形成区域聚集的力量,来一个拳头打出去。”
铸品牌、闯市场,“庆安大米”近30年来都是从无数个第一步做起。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庆安县委书记廉继颇背着电饭锅到北京、上海等城市推销庆安大米,迈出了品牌建设的第一步。
1994年,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给庆安“庆泉”牌大米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在品牌定位上明确了“绿色”主基调,庆安县也成为全国最早发展绿色食品的县份之一,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基地标准即源自于庆安。
2004年初,庆安县对大米进行了域名注册,用“庆安大米”这个域名商标来规范庆安大米品牌,组建米业协会,当时38家大米生产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域名商标,统一使用防伪包装,庆安大米品牌初步成型。
2001年起,庆安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庆安绿色食品节,庆安绿色食品产业驶入快车道,基地认证面积达到201万亩,产品发展到5大类31个品牌。2014年,庆安大米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2016年,永不停歇的庆安人再次发力,聘请浙江大学品牌研究院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庆安大米”有了全新的价值、符号、产品与渠道体系,进一步规划和规范品牌,建设了庆安大米品牌发展战略体系,实现了品牌的升级。
目前,庆安县由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达到111个,“三品”生产企业21家,品牌建设的“组合拳”效应逐渐显现,“庆安大米”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在庆安县幸福乡,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里,微风阵阵,稻穗上染着一层淡黄。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开镰收割,但稻农王海丰喜忧参半,知道国家下调了水稻收购价,他一算进账,和往年得差了不少。
“我种3垧多地,听说收购价是降了,一斤掉5分,一垧地二万多斤,这得掉多少钱呢!”
担忧水稻掉价的王海丰,在水稻节上看到一家企业的大米每公斤能卖到300多元,让王海丰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黑龙江鸿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韦茜告诉王海丰,农民可以带地加入基地,企业带着农民一起走高端市场。
据韦茜介绍,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黑龙江鸿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出了胭脂稻这一主打产品。胭脂稻的主要受众群为孕妇,市场零售价为316元/公斤,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多月子会所很受欢迎。
为了这一抹“香”,这些年来庆安县花费了不少心思,通过提升“庆安大米”的品牌价值,用“卖得好”反哺“种得更好”。多家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进入农业“第一生产车间”,“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地入股、订单农业实施保底分红、品质分红、效益分红、入股分红,农民直接分享到了一二三产业每一段的收益,而且数目可观。这次庆安绿色有机水稻文化节期间的“稻农分红”就是鲜明的例证。东禾农业集团组建的水稻种植联合社为18个合作社4700户农户发放了季节分红,分红总额达1016万元。
东禾农业集团董事长杨晓萍带领家乡人齐奔小康的决心非常坚定:“我期望为老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成为农民的领头羊,带领农民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责任企业、良心企业。”
企业有信心是因为政府做后盾,庆安县支持东禾农业集团投资5000万元,新增设两条功能米生产线。经过多次研发与调试,新产品GABA胚芽米终于在8月18日正式上市,庆安县农民的腰包又鼓了。
盛夏的稻田满目青翠,庆安的米香惹人回味。庆安县看准了自身资源优势,心里牢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这个根本,铸品牌、闯市场,深耕“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走出了一条弘扬寒地黑土稻作文化,让庆安米更香、庆安城更美、庆安人更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责任编辑/刘淑滨liushu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