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仕梅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25)
萃取书院文化精华 加强大学精神建设
鲍仕梅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25)
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机构形式,注重“为人之道”的道德教育。书院发展积淀了千余年的文化精神,对我国当代大学建设,尤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精神层面仍具积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书院文化;大学精神;建设路径
中国古代书院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原意是指一圈矮墙围起来的藏书、校书之所,诚如南宋学者王应麟在《玉海》中所描述的“院者,周垣也”。后书院发展成为“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自唐宋确立以来,书院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研究机构,不仅对古代人才培养和学术文化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科举仕进的社会环境中涵育了广博深厚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在书院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有别于传统中国其他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独特精神成果的总和。[2]这种精神既是书院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也是书院教育家们一以贯之的深层次精神追求。在千余年发展历程中书院所积淀的文化精神,理应转化为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我国的当代大学精神真正找到传统文化的根与魂。鉴于此,文章拟充分挖掘书院文化精神,汲取书院文化之精华,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精神层面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精神建设思路,旨在对我国当代大学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大学精神建设首先是学校精神层面的文化制度建设。大学是一种具有独立法人的社会组织,其社会属性、隶属关系、功能定位、价值取向都深刻影响着大学精神建设。有些属性需待历史发展条件成熟而逐渐完善,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校精神层面建设:
1.崇尚理性,淡薄功利
书院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没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影响与制约。书院山长一般为名师硕儒,如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以讲学和研讨为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强调“为人之道”的教育,不以科举考试的功利追求为主。因此,书院发展始终秉持崇尚理性、淡薄功利的精神。当前,大学精神普遍存在一种“人文精神滑坡和文化品位下降;功利主义思想;官本位倾向严重”的现象。[3]大学教学与科研基本上是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难以保持纯粹的理性精神,高校教师在科研经费与成果转化方面也或多或少被功利主义所左右。为此,大学精神建设在学校层面,要尽量避免行政序列化,减少国家机关官员平调入主高等院校;高等院校高层领导必须由教授出身者中选拔,以保证领导者真正具备大学理性的学术精神;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核心地位,严格评定学术水平,充分体现学术理性思维;在科研经费与职称评定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课题评审制度,倡导学术尊严、抵制名利,从根本上防止学术腐败,净化大学管理风气。
2.培养高素质社会公民
书院始终秉持道德为首的育人模式,不仅是书院教育的生命之基,也体现了古代学子崇德笃学的价值观。重视德行修养,并将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是自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来,古代学子们孜孜不倦共同追求的目标。儒家文化要求士人对“道”的追求,一是通过完善自身,养成人格,实现“修身、齐家”;二是在此基础上,以“道”治世,即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写道:“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4]朱熹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有关为学、修身、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方法,凸显道德的重要性,并确保道德教育能贯穿教学活动始末。他制定了“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等五条学规。其中,“五教之目”以人性为基础,属德性伦理范畴;“为学之序”阐释了学习的次第,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等阶段,最终落到“笃行之”的阶段,即做到“知行合一”;“修身之要”则是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条目;“处事之要”则涵盖“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内容;“接物之要”则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内容。最后两条是儒学核心价值仁义的具体体现。白鹿洞书院的五条学规虽短小精悍,却阐明了古代书院根本精神,透析了书院“成己成人”“理义养心”的教育根本目的。这不仅阐明了书院的宗旨、性质、目的、方针、内容以及方法,而且体现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等教育思想。之后,这五条学规迅速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诚如明代王阳明所言,“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意义所在。社会经济发展固然提出相应的人才发展需求,但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行业发展中的实践工作磨练来完成的,大学教育的使命要远远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一直在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因社会企业固然不愿为应届毕业生的行业实践能力适应期埋单,普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了过早、过高的行业工作实践能力要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教育普遍以提升毕业生就生率为动机,尽力迎合社会企业用人要求,在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增加企业工作实践适应能力的培养,反而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综合人文素养教育不足的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使命,大学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以理性精神为指导,培养具有理性良知、道德品质、社会责任、综合素养的高素质社会公民。
3.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态结构,若学子们长期浸润其中则具有潜移默化的德行教化作用。古代许多书院都是选择依山傍水、自然风光极美的清静幽雅绝佳胜地。其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涵情养性、潜心学术、修读游憩的环境氛围。从以下这些著名书院可见一斑:如建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掩映密林瀑布之中的白鹿洞书院,以及隐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岳麓书院等。延平藏春峡书院也是营造良好读书环境的一个显例。据史料记载,其位于剑溪之东,两山环峙,繁花杂卉生其间,四时皆和。旁侧有咏归堂、暗香亭、虚心亭、老圃亭、容照岩等,废址犹存。[5]显然,书院为秀美的山水增添了文雅内蕴,反之山水又令古朴的书院倍显静谧清幽,两者相得益彰,故后世历代书院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以借助山水相融的灵秀、泉洁林茂的恬静陶冶学子的情操,从而形成了重视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传统。可见,当代大学积极也“创设如此幽深的学校环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想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净心情,使学生获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空寂之中悟道皈真。”[6]此外,在书院环境塑造方面,历代教育家们力图通过大量的匾额、箴碑、楹联等富含道德内涵的物态层面的器物,寻求一条教育学子的直观且有效的途径。如“忠孝廉洁”碑(岳麓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和“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知仁独得之天”(白鹿洞书文会堂)等楹联。凡此种种,都承载着道德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教化氛围,不仅彰显了书院师生共同的道德旨趣和追求,且激励一大又一代的学子。
大学校园建筑具有明显的“表法”功能,应处处体现大学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如一亭一阁、一山一水建筑与布局,乃至建筑名称命名都包含着深刻文化内涵与思想寓意。那么,如何将文化精神特质体现在物化的建筑上,使其体现浓厚的文化色彩,蕴含着人文精神价值,塑造着学子优良的品格,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精神风貌与气质禀性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建设的关键环节。受书院文化启发,笔者认为可从教师追求人格修养完善、尊崇学术自由、重视言传身教等方面加强教师精神层面建设:
作为宁德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宁德师范学院对推广、传承、发展地方特色的畲族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可行性上说,宁德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保留下来的以及现在还能不断找到并且再现的音乐舞蹈资源非常丰富,同时高校师资具备较高的素质与专业素养,这对维护、搜集、选择、设定、开设相关的课程及讲授这些课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1.具有道德情操
书院注重通过先贤的崇高形象来激励、鞭策生徒,让生徒以先贤为楷模,塑造自身优良的品德。[7]《大学》八目以修身为本。书院名师硕儒一般学养深厚、品德清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淡泊名利,追求人格修养完善。教师精神层面建设要格外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气质品格方面的建设。高校教师在社会上应当树立一种崇高社会形象,作风端正,摒弃不良嗜好;谈吐文雅,避免言行粗俗;追求理性思想境界,尤其是在课题申报过程中杜绝学术腐败现象;为人师表,言行一致,树立崇高精神的社会职业形象。
2.尊崇学术自由
书院是一种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通常远离政治中心,且由民间筹资创办,故有着相对自由的办学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育的独立性与学术的自由性,形成学术自由传统和学术师承关系。崇尚自由探究的学术精神,是书院一以贯之的作法,体现了古代学子宽广的胸襟抱负和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自宋以来,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以及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作为这些学术的研究基地或传播基地的书院,自然与这些学术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
学术自由得以实现得益于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所谓的讲会,指师生共同讲辩、共同交流、共同分享讲学心得。这不仅是书院讲学一种方式,也是书院开展学术交流和争鸣的最重要形式。集大成者朱熹当年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就积极倡导读书讲会制度,鼓励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这种制度影响下,有造诣的学术大师可到各地书院自由讲学。这不仅推崇不同学派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而且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思想,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一个典范。这从制度上打破了学术壁垒,破除了门户之见而融各家之长。同时学生也能较为自由的流动,往往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这促使独立的学术追求更为便利与频繁。明代顾宪成认为求学的最终目的是“以道义相切磨”,共同“进到圣贤之域”,从而形成“四方学者不远万里寻师觅友,济济一堂,互相切磋,声应气求”的动人场景。[8]总之,书院宽松的办学环境、开放的对话精神与自由的学术氛围,形成了全国各地学术大师云集、师生间不同观点相互激荡的良好局面。当代大学精神要全面学习书院文化的学术自由风气,在国家统一的主流思想意识前提下,进一步开放学术思想领域,广泛开展各家各派学术争鸣。扩大大学客座教授制度,探索大学教授交流教学制度,即各大学之间相互交换教师到外校讲学,并广泛吸纳非大学教师序列的所谓“江湖派”学者与行业精英到高校讲学,活跃学术自由风气。允许部门高等院校探索创办可控制范围内的“内部学术期刊”,刊载争鸣思想文章,开展真正意义的学术自由思想交流,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学术期刊”管理。
3.重视言传身教
书院实行“从游”制度。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对“从游”理论作了如此精辟的解释:“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书院师生关系情深意笃,教师刻苦自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自由择师,一般皆为仰慕师德学养而来;书院师生之间平等质疑辩难,学生针对困惑展开问题讨论与辩驳;老师通过互动方式启发学生解决困惑,并时时针对学生懈怠而鞭策激励学生。[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传不习乎”,即有教师自身是否按教导学生的言教来亲自身体力行之义,强调言行一致、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学生精神风貌是大学精神的成果展示,直接反映着大学精神的成败。学生精神风貌要从引导学生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勇于承担意识、完备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来建设: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书院主要功用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如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人生充满幻想与期待,要勇于追求真理,向往理性思想境界,而不是整天头脑里想的都是如何升官发财、如何成为明星名人。如果当代大学生们整天都在做发财梦、升官梦和明星梦,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难以实现。书院学子崇尚古圣先贤的理想境界,通过各种书院仪式活动,开展理想境界教育。有许多仪式活动,主要有祭祀仪式、讲会仪式和尊师仪式,具有神圣性、表演性我教育。[10]如今的大学精神可借鉴书院仪式,举办各种的仪式活动,如祭祖、祭祀先贤、拜师、升国旗等仪式,通过各类仪式活动展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思想共鸣,促使学生积极追求真理,崇尚理想信念教育。
2.培养勇于承担意识
书院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修养,强调内省慎独,推崇改过迁善,注重修心养性,落实知行合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努力传承和弘扬思想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矢志不渝地追求人格修养完善、承担社会责任。当前,大学生普遍以追求将来能找到好工作、能出人头地为追求目标。当代大学精神建设在学生精神层面,要以完善人格修养、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实践,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不能偏废人文素养教育,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完善人格修养的价值取向,形成追求完善人格修养的校园风气;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公民责任与义务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3.完备综合素质能力
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书院教育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通常书院根本宗旨是以传授道义,培养君子人格,养成治国安邦人才。道德教育需要受教育者长期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并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完成,使道德戒条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道德自觉,才能真正提高道德境界。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的五条学规,涵盖了知的范畴和行的准绳,要求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比如,让学生明确封建纲常的“义理”,并将其见之于身心修养。同时要求学生按照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等。[11]当然,书院教育恪守的实践精神还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意识。诚如南宋书院教育家、理学家张栻所言,“盖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4]。显然,恪守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凝聚着古代学子社会责任感,是个人修业与奉献社会的完美结合。
现任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查尔斯·莱文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自由发挥个人潜质,自由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善于判断的能力,以适应岗位能力与职业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书院文化精神,始终贯穿于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思想之中,早已化为书院教育永恒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并对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如今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四大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应继承、发扬书院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其“德育为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学风、学以致用的文风和重视环境熏陶的作用”精髓,牢固树立以“立德树人”宗旨,加强“学聚问辩”的学风,不断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大学的独立精神,培养一种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超脱于急功近利的求学精神,真正使当代大学文化更具生机和活力。
[1]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8.
[2]李兵,朱汉民.中国古代大学精神的核心——院精神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3.
[3]刘克利、胡弼成.秉承书院优良传统 重塑中国大学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9(6):10.
[4]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2,386.
[5]福建省南平市编纂委员会.民国南平县志[M].1985:111.
[6]王观.岳麓书院[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34.
[7]邱小云、黄梅珍,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9):38.
[8]朱汉民.中国书院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3.
[9]马玉红.中国书院精神探析[J].文史博览,2005(14):12.
[10]张晓婧,乔凯.中国传统书院仪式活动的特点、价值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7):207.
[11]詹丽萍.论白鹿洞书院办学特色蕴含的教育思想[J].天中学刊,2011(4):122.
G523
A
1673-9884(2017)10-0057-05
2017-09-05
鲍仕梅,男,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