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雯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探索构建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新模式
——以石狮市湖滨街道为例
薛文雯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途径,强调的是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在平等合作的互动中促进地方政府系统的开放性和民主化,与以社区为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系统的组织化。近年来,石狮市湖滨街道结合社区服务网格管理工作实际,以新湖社区为试点,推行“1+1+N”基层服务党组织工作模式,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但是这一模式目前尚未成熟,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还需进一步优化。
社区治理;基层党组织;“1+1+N”治理模式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谐关乎城市稳定和谐的大局。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民主文明进程等方面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入改革,我国的社区治理应运而生。全国各地结合治理理论,因地制宜,开始对社区治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计生、治安、文明创建等社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1],来推进社会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石狮市湖滨街道顺势而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两新”组织不断增多,流动党员大量涌现,社区事务日益繁重,党员管理难和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基层党建难题。因此,湖滨街道党工委结合社区服务网格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深化“1+1+N”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方案》,以新湖社区为试点,推行“1+1+N”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模式 。借助街道原有的立体网格划分模式,指定街道机关党员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员为骨干、多元群体为支撑的“1+1+N”党建服务网络,切实把党的服务延伸到网格,把党员力量下沉到网格,把党建融入到社区治理中,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引领下的社区多元主体共治。
石狮市是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著名侨乡,具有流动人口多、企业组合复杂、城镇化率高等城市特点。石狮市共有25个城市社区,而位于中心城区的湖滨街道就占了9个。目前,“1+1+N”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新湖社区率先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科普示范社区”“泉州市文明社区”等称号。
(一)构建合理体系,推行党建工作网格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流动党员和转入社区的退休党员不断增多,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民主诉求也日益增强。如何突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网格化,是基层党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社区划分科学合理的网格体系。早在2013年初,新湖社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并实施“1+1+N”三级立体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一名街道监督员、社区网格责任人及6名工作人员,建立一支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将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等各项工作纳入网格管理,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在网格建立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2015年9月,经街道党工委同意成立新湖社区党委,除社区党支部外,还下设步行街商圈、外来党员服务站、老干、和谐社会促进会等各具特色的社区党支部。在此基础上,结合既有的网格体系,按照“就近就便、易联易管”的原则,按居住位置将辖区103名党员编入社区7个网格中,实行由社区党委领导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同步建立网格党小组,由社区党员干部担任网格责任人和网格党小组组长,并从网格党员中推选优秀党员担任党小组副组长。
第三,在区域形成资源统筹的共建体系。新湖社区党委主动加强与驻地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聚集社区管理各类资源要素,整合有效资源,在优化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党建工作联创、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连抓、社区治安联防。比如,社区党委与市医院步行街分院开展党建联建,联合举办各类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组织医务人员每季度为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二)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党员管理科学化
基层党员管理科学化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前提,也是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党委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社区党员管理精细化,夯实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2]
第一,打造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湖滨民情宝”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党员电子档案,开发党建管理服务模块,创新党员信息化管理方式。在系统网格地图上,将党员用“*”标示出来,便于网格党员的管理沟通和服务联系。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等功能,不断优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水平。
第二,采取服务管理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机制,搭建平台,让党员更多地参与社区建设、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二是自下而上。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和网格工作需要,并结合辖区党员的兴趣爱好、技能特长等,设置不同的岗位和微心愿,供网格党员认领,让每个党员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服务社区的实效性。
第三,建立网格管理制度。制定网格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印发网格化管理责任书,明确网格工作人员职责,明晰网格绩效考评办法,并把社区党员在网格化管理中的表现,作为党员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从而加强对党员的规范管理和约束,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把握步骤环节,促进社区服务便民化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构建服务型党组织,意味着基层的党建工作需要转型,这也是可科学定位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必然要求。从而才能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一,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社区党委牵头推动下,居委会实行“四仪两公开”决策议事程序,通过优化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委员会“一个机构”,细化收入和支出“两道关口”,强化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使集体资产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推行机关单位工作机制、“6+1”“AB”岗和“四查”工作方法,确保每天均有党员干部在岗在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有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
第二,发挥片区党员的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使网格党员在学党员学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整治、文艺活动、计划生育管理、安全生产、困难救助、意见征集、物业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党群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充分利用公共服务中心(站),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党群综合、综治维权、计生卫生、社保救助、科教文体、流动人口、物业家政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认真处理解决居民事务。建立“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难释疑”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对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由网格服务人员现场调解或由社区研究协调解决,努力解决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全面化、服务群众常态化。[4]
第三,发挥多元群体的积极作用。成立社区爱心互助会,设定每年11月30日为“新湖爱心日”,多方筹措募集爱心互助基金,目前累积爱心款350多万元。同时,注册成立石狮市乐群志愿者协会,下设党员志愿服务队、消防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文体志愿服务队、医务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志愿服务,包括爱心慈善、救助帮扶等活动,社区近百名居民受益。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原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别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比如,开办老人餐厅,社区年满70周岁以及“三无”老年人可前往免费就餐;完善老人日间照料室、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免费向老人开放图书阅览室和绿色网吧;实行“一对一”帮扶,社区志愿者为生活不能自理的“三无”老人免费提供餐饮、上门体检等服务;发放老人生活补贴金,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离休干部给予一定养老生活保障待遇。创建全市第一家儿童综合服务工作机构——新湖社区儿童综合服务中心,开办“四点钟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幼儿托管、作业辅导、书香伴读、科普实践等系列服务。
2017年6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强调“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湖滨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新模式的探索,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但是这一模式尚未成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社区党建人才缺乏,结构失衡。社区党员是提供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网格内治安巡查、环境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是推进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先锋队,这就要求社区党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目前新湖社区党员结构复杂,成员素质参差不齐,要进行正规化制度化管理有一定难度。一部分年长的工作人员虽然具有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要完全掌握网格化管理所涉及的综合型业务知识还有一定距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有一定困难,而且工作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管理服务。
其次,社区服务的内容质量与规范性有待优化。一是服务体系不够完整与规范,目前社区的服务主要行政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类型,各类服务的内容界定不清晰,内容有待丰富;二是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目前所开展的社区服务以老年人、青少年和其他特殊群体为主要对象,只有极少数的服务项目主要为人数众多的上班族和自由职业者提供;三是从服务质量看,服务效果、服务场所设置、服务人员素质要求等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
再次,社区资源整合不力,缺乏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手段。由于新湖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规章制度尚未完善,一些社区事件的处置职权缺乏明确规定,存在管理区域的边界不明等问题,各联动单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出现工作无人问责的现象。在涉及社区资源和力量整合时,联动单位各自为阵、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起统一协调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达不到社区全面联合、系统性服务的要求。
第一,优化队伍建设。在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社区要不断挖掘社会资源,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向党建搭台、群团组织、社区团体与群众骨干等多元参与社区工作。适度增配网格协管人员,丰富社区工作人员选聘方式,可以从现有人力资源整合调配,也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扩大社区工作人员选择面,使更多的专业化人才进入社区治理队伍。[5]完善再教育体系,按照网格管理工作的要求,强化对在岗在职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包括党的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等各类业务知识,逐步提高社区治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最大程度发挥“网络化”管理效能:实现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目标。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服务是社区的基层职能,基层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工作方向,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富有特色的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在继续做好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层次化的有针对性的社区公共服务,比如针对社区劳务工人口较多且平均年龄较低的特点,提供社区文化服务,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搭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进一步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者服务制度化,畅通社区志愿服务供需信息渠道,鼓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坚持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把社区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6]
第三,统筹各方资源。社区党委要主动加强与各联动单位的沟通联系,有效聚集社会管理各类资源要素,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统筹协调、管理服务作用,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员为骨干、多元群体为支撑的社区党建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重要保障。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联席会商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动单位会议,统筹解决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制定统一标准,明确划分各联动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限。把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与综治、维稳、公安、劳动保障监察及群防群治等各方力量最大限度整合到网格,增强社区服务管理力量,开展社区“大综合”服务。
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社区治理依然面临着社会力量介入不足、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不高等诸多问题的困扰。石狮市湖滨街道社区治理模式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效率,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引领下的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1]黄旭东.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J].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1):116-117.
[2]胡序杭.以基层党建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基于杭州市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6):28-33.
[3]许美瑜.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问题·路径——以福建省泉州市社区党组织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3):117-121.
[4]王芳.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路径[J].中外企业家,2015(27):235-236.
[5]张清.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3.
[6]胡序杭.融入社会: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视角[J].长白学刊,2011(2):48-52.
D267
A
1673-9884(2017)10-0041-04
2017-08-16
薛文雯,女,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