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与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2017-04-15 10:12邸维鹏
奋斗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

邸维鹏 袁 纲

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与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邸维鹏 袁 纲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促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向健康服务产业转化,对振兴中医、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形象地诠释了中医药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医药中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中的“以养为主、治在病先,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也是中医药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辩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贯穿始终地去理解和对待人体健康和疾病。由此可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的大健康观念高度的一致,而且中医药的健康养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繁衍发展,早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加上“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中医药以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在建设健康中国事业中必将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事业,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产业转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认清和处理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和发展中需要面临的三个关系

(一)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西学东渐开始,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都受到西方文化和西医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传统的、不能用现代科学检验的,等同于愚昧和落后,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不可否认,中医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精华同时也存有糟粕,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或是取代,而是融合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就是要将传统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的科学理念相结合,去解决现实问题,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从而催生现代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例如,将中医的整体观、中医药的健康养生思想与现代的大健康观相互融合,来探索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健康环境;将中医药的治未病思想、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的健康管理模式和现代的信息传播途径相互融合,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新途径、新方法;将传统的中医药医疗、养生服务经营方式与现代的市场化、产业化的营销模式相互融合,优化健康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二)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任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保持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统内涵,同时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中医药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样也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一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和方法;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是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理论,创新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人民养生保健的指导原则。

(三)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内容不是简单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药健康文化中的“健康”应该是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大健康”观念。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将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在文化传播形式上,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打造内容准确、及时、便捷和互动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传播平台。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发展中的探索与尝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围绕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以 “一带一路”战略和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养生养老等领域的研究、构建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培养中医健康养生专门人才

多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注重中医人才教育中的中医药文化培养,设置中医药文化课程,强化中医思维养成,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推进“5+3”一体化的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现代中医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现代中医知识的同时,不丢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互联网+”战略指导下,为满足社会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学校新建康复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主导,打造一流优势专业,积极申报或自主设置健康养老服务等专业,为社会培养中医健康管理、养生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专业人才。

(二)重视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实用转化,开拓健康医疗服务产业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关键是实用性,学校成立转化医学中心和黑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下大力度加快中医药健康养生相关成果的产业转化。以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基础,通过“一核两带”的建设模式,组建涵盖中药生态农业、中医药养生养老及旅游文化产业、特产药材深加工及商业流通体系的“中国北药园”。学校附属医院努力探索建立集教学、医疗、科研、养生养老、康复保健、健康产业于一体的中医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和中医医院发展新模式。附属二院哈南“医养结合”项目快速推进,规划建设老年爱心养护康复、健康管理服务、健康产品研发、对外医疗旅游服务、康复养老管理技能培训五个中心和国医养生院、国医书院黑龙江省分院。

(三)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扩大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多年来整合多个学院、多个学科积淀的学术成果和人才积累,形成整体合力,依托本校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博物馆、国家汉语言文化推广和研修体验基地、龙江医派研究会等载体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2014年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开展专门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创办“龙江中医讲坛”“中医药文化讲坛”传播中医药文化;建立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先后在国内7家中医院建立龙江医派传承二级工作站,龙江医派入选全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国际交流和留学生培养。立足俄罗斯,巩固西欧,开拓美洲、澳洲,全面实施国际化传播与交流新战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切实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现已举办13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5年被教育部、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被确定为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东欧中医医疗培训中心”的建设单位;建立美国分校,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探索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建立澳中中医药研究院。通过以上工作,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作者袁纲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邸维鹏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中医药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