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017-04-15 10:11张丽莉
奋斗 2017年3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走出去产业链

■张丽莉

以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张丽莉

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和科研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时就强调,东北发展要“加减乘除”一起做,其中“加法”的内容之一就是做大做强东北装备制造业。2016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促进东北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可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是发挥东北地区战略优势、振兴东北的关键点和有效途径。

一、以行业特点为依据规划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战略

不同的行业,推动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方式、方法一定有所不同。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自身特点非常鲜明的行业,如何能有效推进东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需要遵循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点。

装备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厂房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等方面开支都十分巨大,企业投资规模动辄上亿、十亿甚至百亿。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需要国家金融的大力支持。目前,东北地区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缺少金融支持。很多企业反映,在海外争项目、谈合同时,利率和汇率是压在身上的两座大山。解决企业“走出去”的融资困境,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资金来源。针对“走出去”企业难从国内资本市场拿到低利率的长期资金这一问题,要积极探索利用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优势,设计出一套可行的转化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可靠资金来源。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研发水平、技术实力、知识产权投入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装备制造业除高铁、特高压技术、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外,绝大多数在核心技术上严重依赖国外,而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封锁却在不断加强。今后,我们要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上进一步追赶制造业强国,不但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国家层面也要降低首台首套装备进入市场的难度,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在三峡水电站左岸水轮机叶片制造过程中,由于国内没有生产先例,业主单位为确保质量,准备全部从国外订购。齐齐哈尔的一重、二重集团为了能够争取到制造任务,在没有订货合同的情况下自己先行投资,试制叶片。当时两家企业都处于国有企业最困难时期,试制这类产品风险很大,一旦失败企业有可能垮掉。最终这两家企业产品试制成功,而此时外国产品价格马上大幅下调。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首台首套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性。2015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意在以市场化方式降低用户风险,促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有效调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装备制造业是劳动密集行业,需要大量人力参与产品的制造过程。一般来讲,生产过程对技术要素的依赖与对劳动要素的依赖成反比,即只有当技术程度低时,容纳的劳动力才会多,但装备制造业则不同,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同时存在。这是因为,装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按单制造、非标制造、项目制造等模式进行的,而这些生产组织模式与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极为不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产品多可进行批量化、流水线生产,而装备制造业存在着大量的定制化采购、定制化设计、定制化装配工作,这些都需要靠人力介入进行解决。装备制造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走出去”在用工、采购等方面需要实现本地化策略,即要雇用和依靠东道国当地的员工,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这客观上需要东北地区的企业真诚开展跨文化合作。开展跨文化合作,要树立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不为一时一事的短期利益损害两国合作的大局。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训,提高软实力。

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且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具有可拆分性。产业链条长意味着对上下游产业的辐射带动力强。因此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要更强调整个行业全产业链的“走出去”,而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和产品的“走出去”。装备制造业要做到全产业链整体“走出去”,前提条件是先要自己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条。现阶段,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发展不均衡,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中间段,过度依赖单机、单套的增长。而为用户提供系统设计、维修改造、运营管理等的整体服务业未能得到很好的培育和发展,服务收入占比低于总收入的10%。所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要加强产业链条的两端发展。按照经济学的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服务环节,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东北地区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恰恰两端环节发展薄弱。除了完善产业链条外,企业之间还要抱团出海。这是因为,产业链条上不同的环节是不同的企业来做的,企业之间只有结成联盟,实现产品、技术、服务一体化,才能一起“走出去”。

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是大国博弈的核心。纵观各个经济强国发展的历史,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撑。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国家整体工业制造实力的比拼。所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国与国间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因此,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除了考虑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外,更要注意政治风险的防控。在风险发生前,以预防策略为主,对标的国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须做全面的评估,比如当地是否会发生大的动荡,政府的信誉度与支持率等;当风险发生时,要有相应的调整策略,比如政府需要做好企业的应急转移和撤离工作;当风险发生后,要明确索赔策略,用法律的手段捍卫企业的权利。

二、以突出问题为导向找准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路径

一是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走出去”的实力整体还有待加强。黑龙江虽然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但对上下游产业链缺乏有效整合,像哈飞集团等很多企业遭遇了“配套难”问题。此外,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生产为主的阶段,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的普及率较低。所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要成功“走出去”,还要苦练内功。通过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形成国际市场品牌效应,积累企业国际化投资经营经验等等。

二是要拓展“走出去”的领域。东北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走出去”,还多处于产品“走出去”阶段,主要是依靠产品贸易,向国外输出产品。全产业链“走出去”做得比较好的是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通过提升快捷货车技术水平和全球铁路货车制造资源配置能力,由产品输出为主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售后服务输出并举。全产业链输出应该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一个方向,东北地区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努力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由产品输出为主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售后服务输出并举,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输出。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全产业链的输出、产业的输出不断推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是要创新“走出去”方式。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存在许多种方式。例如,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中国与印尼合作项目)成功采用了B2B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的特点一是不直接或间接占用印尼政府的中央预算,采用由合作企业通过资本金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行项目融资的方式,解决项目的投资问题;二是由参与项目的印尼企业为项目的融资提供企业担保,从而有效解决了印尼方关切的国家担保问题。这种合作模式,是为印尼量身定做的。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说明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完全可以结合东道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创新,这些经验也将为东北地区企业“走出去”展开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走出去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