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7-04-15 09:35:14张蓬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上肢偏瘫疗法

张蓬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康复科,上海 215000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张蓬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康复科,上海 215000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治疗。对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RA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时,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运动想象疗法;强化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

脑卒中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发病时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对其身体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1]。尤其是脑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其上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并且安全可靠的治疗非常重要。有研究显示,常规治疗方法仅能够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2],无法对其上肢功能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该文分析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可取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数量为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2±15.4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并且使用影像学方法诊断,均得到确诊,出现了一侧肢体偏瘫情况。同时患者未出现失语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8~78岁,平均63.12±14.88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9~79岁,平均63.82±15.18岁。对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需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即在其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平稳后对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床旁训练等。同时也可对其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和电脑中频治疗。在康复治疗时,护士和患者家属需随时在其身边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意外事件。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运动想象疗法 在康复训练前,可对患者实施运动想象治疗。在临床治疗时,可让患者在安静的房间中仰卧在床上。医师可为患者讲解运动内容,并让其明确了解到运动组成,熟练掌握到运动模式和运动感觉。并教会患者将运动动作进行一次想象,跟随指导语进行1次想象联系。在运动想象治疗期间,医师需密切监测患者身体状态。该次研究中的运动想象疗法包括伸肘运动、内收运动、肩部外展运动、曲肘运动和伸腕运动。另外需要让患者想象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例如想象自己吃饭、如厕、梳头和走路等。每次运动想象治疗时间为15 min,治疗6次/d。

1.2.2 强化运动治疗 在运动想象治疗后,可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完成后即可进行强化运动治疗。一般为常规康复治疗后30 min后进行上肢的强化运动训练。强化运动治疗包括肩胛带控制训练、抑制上肢痉挛训练、磨板训练、上肢分离运动诱发训练、上肢屈曲痉挛抑制训练和辅助手部使用训练。其训练强度均高于常规康复康复治疗。强化运动治疗的时间为2 h/d,治疗5 d/周。在治疗时若出现了身体不适和疲劳等情况,可将强化运动时间降低,并且对其实施相应处理。在睡眠后未感觉疲劳才可进行再次训练。

1.3 疗效标准

该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好转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RAT评分的方法对患者上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应用t检验和(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41.58±6.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36.24±6.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P=0.001)。 观察组患者 ARAT 评分(10.36±3.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RAT评分(5.69±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P=0.000)。

3 讨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在临床发病时往往会出现偏瘫等诸多并发症。由于偏瘫的特点,会导致患者发生较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3]。其主要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和内旋等畸形。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会出现挛缩等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功能的针对性治疗,并让其得到有效恢复非常重要。以往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上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时,较常见的方法为常规康复治疗。这一治疗手段虽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会受到患者自身情况影响[4]。若上肢功能障碍较严重,其疗效也不好。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加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

运动想象疗法和强化运动治疗即是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常规康复训练前,可让患者接受运动想象治疗[5]。通过运动想象治疗,可让患者了解到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让运动训练在患者脑中不断演练,并可从心理上熟悉运动流程,避免对康复训练出现恐惧等心理,从而更好的接受康复治疗。而在常规康复治疗后,通过强化运动治疗也可起到更好的疗效[6]。强化运动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大脑中环路充足,并可提升突触训练效率,维持康复治疗的身体状态,从而维持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其上肢功能可得到更好的恢复,有较高使用价值。

[1]王盛强,黄杰,高春华,等.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30-1233.

[2]章惠英,陈蓄,章雅青,等.运动想象指导语的制订及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80-83,87.

[3]张有超,李斌,范录平,等.早期介入运动想象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4):296-298.

[4]方梅,雷艳,刘恒,等.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9):3253-3255.

[5]李道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2):128-129.

[6]吴亚岑,唐雪琴,李华桦,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48-49.

R58

A

1004-6569(2017)07(a)-0117-02

2017-04-05)

猜你喜欢
上肢偏瘫疗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