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宁
三台县观桥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四川绵阳 621117
小儿食物过敏性哮喘分析
安心宁
三台县观桥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四川绵阳 621117
目的观察小儿食物过敏性哮喘特征,分析导致因素与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食物过敏哮喘患儿43例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该组患儿症状特征、因素与诊疗等情况。结果经观察后统计显示,该组患儿中因食物所致哮喘初发者6例(13.95%),既往有哮喘史因食物过敏诱发者37例(86.05%);导致因素的食物种类依次为牛奶与奶制品11例,海鲜类(鱼、虾等)10例,肉类(鸡、鸭、猪等)8例,坚果食物类(花生、瓜子、核桃等)6例,蔬菜类(西红柿、蒜、土豆等)4例,水果类(桃)1例,此外还有调料类(味精、醋等)3例,啤酒与巧克力各1例。随后针对患儿诱发食物予以禁止食用,同时采用口服甘酸钠等过敏药物,对伴有哮喘症状者予以糖皮质激素吸入,所有患儿症状均得以控制,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食物过敏性哮喘通过对其食物激发试验、临床表现、过敏史进行诊疗,在禁食过敏性食物的同时给予替代疗法治疗,有效防止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食物过敏性哮喘;小儿;特征;因素;诊疗
过敏性疾病反应自新生儿至老年各个群体均可能发生,无年龄特异性,具有明显遗传倾向,在过敏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属速发型过敏反应,其中包括类型如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1]。食物过敏常见于即时型反应,在摄取过敏性食物后几分钟至1 h内发病[2],严重者直接导致过敏性休克。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变化较大,食物导致过敏性疾病于临床中发病率逐渐增加,食物过敏性哮喘症状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儿童患者更为明显[3]。该次研究旨意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食物过敏哮喘患儿43例临床资料,观察小儿食物过敏性哮喘特征,分析导致因素与诊疗措施,为临床小儿食物过敏性哮喘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食物过敏哮喘患儿4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 16 例,年龄 4 个月~13 岁,平均年龄(5.1±1.9)岁,因食物导致初次发生哮喘者6例,既往有哮喘史因食物过敏诱发者37例。该次研究经院方伦理会批准,患儿与家属知情并同意。
1.2.1 诊断 取可以过敏性食物5~15 g于患儿空腹下摄入,观察2 h,期间若患儿出现呕吐、皮疹、瘙痒、腹痛等表现,直接定义为阳性。对较大儿童与进食前后1 h检测PEF指标,下降≥20%者,及时咳喘不明显均按呈阳性判断。此期间需准备严格抢救措施,医师给予密切观察。
1.2.2 治疗 病理确诊者,对其引发过敏性哮喘食物需严格禁食,根据患儿表现禁用时间为1~3年或更久。哮喘病因较为复杂,且病程较长,对治疗后存在复发情况的患儿及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普米克、必可酮等糖皮质激素治疗。此外对无其他特异性症状者给予尼多酸钠、氯雷他定、酮替芬、色甘酸钠等药物治疗。
经观察后统计显示,该组患儿中因食物所致哮喘初发者6例(13.95%),既往有哮喘史因食物过敏诱发者37例(86.05%);导致因素的食物种类依次为牛奶与奶制品11例,海鲜类(鱼、虾等)10例,肉类(鸡、鸭、猪等)8例,坚果食物类(花生、瓜子、核桃等)6例,蔬菜类(西红柿、蒜、土豆等)4例,水果类(桃)1例,此外还有调料类(味精、醋等)3例,啤酒与巧克力各1例。随后针对患儿诱发食物予以禁止食用,同时采用口服甘酸钠等过敏药物,对伴有哮喘症状者予以糖皮质激素吸入,所有患儿症状均得以控制,全部康复出院。
食物过敏性哮喘属临床异质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此外还包含了随着时间持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急性哮喘的发作可单独出现,但期间可伴有全身过敏症状,也可呈现慢性哮喘。该病病理为过敏性食物进入人体后,对机体记忆性T细胞、特异性E细胞产生较大刺激,抗体附着在肥大细胞表现,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导致过敏反应引起哮喘症状,其中以钙离子内流、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细菌通透性增加为哮喘诱导主要因素[4]。该病于我国总人口而言,因食物摄取因素导致的变态反应疾病并不少见,据相关调显示,其发生率为3.41%,同时约占哮喘患者中的25.4%左右,发生率较高。在治疗该病中,主要可包括清除食物中变应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母乳喂养等方式,但掌握导致过敏的食物种类,避免其摄入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措施,剔除食物变应原的饮食指导可助于轻度食物诱发哮喘者不药自愈,以此为基础给予患儿足够营养成分支持,也是该病的重要辅助条件。
在目前研究中,可诱发哮喘的食物种类高达数百种之多,其中最为典型属含蛋白质类食物,具有较高变应原性水平,其次是微生物或细菌污染的肉类、海鲜类、水果类也属诱发哮喘高危因素。此外温度骤降、起到渗透压改变等刺激的冷食、甜食、均可诱导。从该次研究导致因素分析可以看出:经观察后统计显示,该组患儿中因食物所致哮喘初发者6例(13.95%),既往有哮喘史因食物过敏诱发者37例(86.05%);导致因素的食物种类依次为牛奶与奶制品11例(25.28%),海鲜类(鱼、虾等)10例(23.26%),肉类(鸡、鸭、猪等)8 例(18.60%),坚果食物类(花生、瓜子、核桃等)6 例(13.95%),蔬菜类(西红柿、蒜、土豆等)4 例(9.30%),水果类(桃)1 例(2.33%),此外还有调料类(味精、醋等)3例 (6.98%),啤酒与巧克力各1例(2.33%)。同时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症状均得以控制,全部康复出院。由此提示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抗过敏药物为主,对食物导致的呼吸道症状具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如该次研究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普米克、必可酮等糖皮质激素均可达到良好预防与治疗的作用。
食物摄入导致哮喘发作在临床诊断中并不复杂,但食物摄取种类较多,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是呼吸道症状系统作用使哮喘发生迟缓,对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漏诊率较高。现临床肿痛对食物过敏性哮喘诊断标准呈多样化,如了解详尽食物过敏史、典型哮喘症状史等患者资料是诊断基本条件,诊断标准不宜过严,避免漏诊,对可疑食物进行激发试验等方法,除此外,食物过敏原皮试具有高假阳性率,其中仅鱼类过敏存在较高准确性外,其他均表现20%[5],血清特异性IgE对食物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较高,但普及较为困难。在行过敏原皮试、激发试验等诊断中存在较高过敏性休克与哮喘风险,因此期间应加强急救措施。通过该次研究笔者认为,机体在哮喘发作中耗竭,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影响试验诊断准确率,因此在行过敏原皮试与激发试验中,需重视注意不良事项的发生,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评估进行诊断,以提高准确率。患儿治疗期间严格遵守忌口规定是预防与治疗的关键,但又因哮喘病因复杂,导致食物种类多样,因此需对食物成分了解后方可给予摄入。
综上所述,患儿食物过敏性哮喘通过对其食物激发试验、临床表现、过敏史进行诊疗,在禁食过敏性食物的同时给予替代疗法治疗,有效防止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李凤伟.小儿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7,4(11):429-430.
[2]杨丽萍.150例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9(3):82-84.
[3]刘梦昀.婴儿型双歧杆菌防治小鼠过敏性哮喘及食物过敏的实验研究[J].遵义医学院,2016(1).
[4]郑跃杰.益生菌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2(3):114-117.
[5]潘力,胡燕.儿童期过敏性疾病共患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3(12):268-270,274.
R72
A
1004-6569(2017)07(a)-0094-02
安心宁(1976-),男,四川绵阳人,本科,主治医生,研究方向:儿科。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