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鸿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00)
通胀与失业
范正鸿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00)
在我国,高通胀高失业,在近几年中一直困扰着社会,成为社会重大事件之一,为此,国家出台各种措施以缓解这种情况。那么,通胀与失业,它们对社会到底有哪些影响?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寻?有没有好的措施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通胀;失业;劳动力;失业率
劳动力包括那些声称自己是失业的人和声称自己是就业的人,失业界定为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并且应该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一个:1.在过去的四周里曾经努力寻找工作;2.已被解聘,正等待被招回复工;3.正等待在四周内向新工作报到的人。若企业感到雇用和培训员工的费用很高,在产量减少时解雇员工,产量增加时再招收员工,这样损失较大。而且,企业还担心被解雇的员工会到其他企业工作,将来有劳动需求时短时间招不回来。所以,在需求下降,产量减少时,企业宁可让一部分多余的员工继续留任。虽然这些员工虽然未失业,但实际上并不产出劳动力,与失业员工一样,被称为隐性失业。当失业人数比新工人多时,失业就会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离职和解雇的增加,失业就会增加。
失业频率是每一段时间内,工人失业的平均次数,取决于两个因素:1.经济中不同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2.新工人进入劳动力行列的速度,新工人加入劳动力行列的速度越迅速,即劳动力增长速度越快,自然失业率越高。影响失业持续时间的三因素与影响失业频率的两个因素是自然失业率的基本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失业的最大损失是产出损失。损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无法工作的人们无法进行生产,高失业使得社会产出变得越来越小。由奥肯定律说明,失业每增加1%,会使GDP减少2%。而且,失业损失的承担非常不平衡,具有重大的分配后果,也就是说,衰退的损失主要由那些失业者沉重地承担,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工人、青少年等,是失业增加时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一个群体。考虑到失业对分配影响。经济中的这种总损失会以不同的方式,分配于不同的人。例如,失业者会继续领取救济金,其总额接近于他们就业时所得到的收入。时间一长,失业者可能会变得习惯于不做工作。该项救济金通过在职个人征税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失业者不因失业而遭受收入损失,但社会因总产量的下降而遭受损失。失业补偿制度只是部分地,但决不能全部地分散失业负担。
长期失业率不可能偏离自然失业率太远,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持续的高失业率时期抬高了自然失业率,这种现象称之为“失业滞后”,失业者可能会变得习惯于不做工作,他们会研究清楚失业救济金,并想办法去争取得到它,以及如何做临时工维持生计,或者他们会感到失望,进而不再全力以赴地寻找工作。潜在雇主的行为也会加剧这一问题,长期失业会使企业觉得该工人可能并不称职,因此企业将这些工人拒之门外,这样,失业率越高,失业时期更加延长这一恶性循环。
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方法,主要在于对青年人的高失业率和长期失业者这两个方面。对于青年人群高失业率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提供就业培训和提高最低工资,当就业时的收入比失业时的收入高时,会激发他们寻找工作的意愿。对于长期失业者,可以从失业救济金入手,原因在于:1.失业救济金让人们有更长的时间去求职;2.失业救济金影响了就业稳定性。替代比率越高,失业者求职的紧迫感就越少。高替代比例显著影响保留工资,即为使一个接受失业救济金的人愿意再就新职所需的工资水平。在失业救济金的设计中,同样有一个减轻失业者遭受的痛苦和高救济金提高自然失业率的可能性之间的权衡。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和工资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不像失业那样,通货膨胀没有直接产生产量的损失,下面我们分析在完全预期到的与不完全预期到的或未预期到的三种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1.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
假设一个经济长期处在一个不变的通货膨胀率,且假设每个人都正确预期到通货膨胀率,在这样的经济中所有的合同、利息都按照这个比例上调,除了两个限定的条件之外,通货膨胀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成本影响。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准确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第一个限定条件来源于对持有货币不付利息,这样会遭受到利息损失,使得往来银行的次数加多。第二个限定是,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由于有了通货膨胀,使得名义价格提高,人们不得不致力于提高的价格,如菜单,价格公示牌等,但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成本很小的前提是低的温和通货膨胀率,它低到不中以破坏整个支付系统。
2.不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
不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会产生重要的财富再分配效应,改变了以名义价值规定的资产真实价值。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那么谁从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中受益,谁又从中受损?
(1)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一般情况下,借贷合约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由于借贷合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2)在雇主与雇员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雇员
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来调整,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实际工资下降使企业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因此,温和的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经济发展。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数会增加,有更多的人会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我们只考虑在正常情况下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这就存在着一个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政治经济学的问题,究竟是争取一个低通胀高失业,还是一个高能用低失业的社会呢?决策者不是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不同组合的调整路径之间进行选择。一种方式是假定决策者是“发善心的独裁者”,为社会利益采取行动。他们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不同调整途径的社会成本进行估计,从中选择稳定社会所需的总成本最小的那条途径。另一种分析方法是承认决策的政治性质。在一个民主体制中,决策者需要对全体选民做出回应并选择那些使其保住职位机会最大的政策。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胀与工资增长率无长期稳定负相关性,结合我国的国情看来,菲利普斯曲线似乎失灵了,近些年来,高通胀与高失业不断地困扰着社会,并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我国不宜套用该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通胀与失业。其一、失业问题十分尖锐,短期内难以解决,劳动力大面积供过于求,如果采取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使通胀率涨幅超过工资升幅,后果将是除了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健全,低收入群体占消费者主体的现状无较大改变情况下,会抑制总需求,难以实现我国转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向,还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投资和总供给,产生经济衰退的压力,其二,我国通胀率与失业率也不存在严格的长期稳定替换关系。我国庞大的人口增长基数,加剧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条件下就业压力。上述失业均非由较低通胀引起。失业率与现有通胀率无显著负相关关系,若采用增加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可能使失业率和通胀同时上升。
高通货膨胀因素。1.人民币升值,造成国外热钱大肆流入国内,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本币而导致流动性泛滥。2.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国内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导致供求失衡进一步刺激农产品价格上涨,还有天灾因素。3.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中国这轮高增长推动企业更高的资产值,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更加严重。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从而就业结构,向资金密集型行业,如金融、地产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倾斜。而这些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很低。从而,在高增长的同时存在着高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上升,同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连大学生都面临大量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大量进程的农民工进入了中国畸形定义的第三产业——低工资和伺候人的服务业。一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第一产业农业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自97年以来一直在下降,第二产业是萎缩的,就业吸收能力在下降。而经济的增长是由第三产业带动的,如大量的房地产投资。
对我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政策措施建议:可以通过促进由技术创新引致的集约式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增加政府投入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控制通胀和失业压力。就是说,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可以抑制由供不应求引起的通货膨胀,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社会发展,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各种就业方式发展,使就业多元化。另外,政府对劳动者就业及其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以适应职业转型。
[1]陈杰.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兼评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绩效[J].当代财经.2008(04)
[2]余恩海,刘德中.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04)
[3]盛琪翔.中国劳动力市场失业问题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4]柳琰,袁勇.最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6)
[5]张然.基于抽样调查失业指标的失业比重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
[6]周天勇.制度逆向安排:劳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J].经济研究参考.2006(44)
[7]朱红恒.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J].天府新论.2005(04)
范正鸿(1989-),男,汉族,广东人,在职研究生,南开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