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论解读切入点、方法选用与孙绍振解读学的关系(上)
——从两篇课文的解读说起
赖瑞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篇主要课文。两文解读的切入点和解读方法选用的特点,很不相同,也很有代表性。前一篇不显异常者,从阅读兴奋点、焦点切入,解读其奥秘必须依靠有关方法。后一篇从异常切入,并且几乎仅凭异常就能揭示其主要奥秘,但运用其他方法不仅亦可解读,且更为彻底到位。文本“异常”与否现象,可追溯至我国古代“惊奇论”、《文心雕龙·隐秀篇》等,西方文论亦有类似论述。孙绍振解读学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揭示和发展,加上其解读方法,论述更为系统、深刻。
文本解读;孙绍振解读学;惊奇论;西方文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以下简称《横渡长江》)、《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篇主要课文。两文解读的切入点和解读方法选用的特点,很不相同,很有代表性。如切入点,《芦花荡》可从“异常”现象切入,《横渡长江》则不行。关于“异常”,龙岩二中的徐飚在其《培养敏感,关注异常》等论文中提出过“异常”解读法,笔者为徐飚的论文集《一瓢饮罢》[1]作序时,对徐飚通过实践归纳出的这一解读法十分赞赏,同时也指出“并非一切都最适于以异常去解读的”。徐飚在论文中也清醒意识到:“由于文学艺术鉴赏本身的丰富性,艺术异常的把握也并不是唯一的。”
《横渡长江》,无论其表达还是其内容,无论当时还是今天的读者,都觉其是最正常的历史巨变的实录。它是规范新闻的名篇。新闻的结构有两种,除了任何新闻都少不了的标题、主体外,一种有导语,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正文的最前面,构成导语;另一种无导语,完全按时间顺序来写。当时报道渡江战役的新闻,《东北日报》1949年4月25日记者阎吾题为《我军横渡长江情景》的新闻是无导语的,而毛泽东以新华社记者名义撰写的多篇新闻稿都有导语。毛泽东是向著名报人邵飘萍学写新闻的,知道导语极其重要。随着现代社会资讯量的急剧增多,导语的重要性更突出,也就是说,规范新闻,至少标题、导语、主体应三者齐备。早年间,曾有一位名师就此篇的教学设计广为流传。设计说,如果分别用一句话、几句话、几段话来表述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请在文中分别找出这些话,自然,它们分别就是标题、导语、主体。人教版就此篇设计的第一道练习亦类似,原因就在本篇是人教版教材第一次出现的新闻,故借此讲授规范新闻的知识。其规范还表现在传统新闻的“零度写作”,即作者的感情是隐藏在事实中的。全文600多字,仅其中的“(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英勇善战、锐不可当”16字较显露情感色彩,但也是完全基于敌军“之抵抗,甚为微弱”这一最基本的事实。如果与毛泽东前一天所发的就首先突破长江防线的中路军战况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比较,就更清楚了。该篇180余字,就有“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共55字为抑制不住胜利豪情的精彩描述。外国著名通讯社的记者称之为大手笔,极短的新闻中,却有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为感情色彩鲜明的文句,这就是所谓的“非零度写作”。一般记者不敢如此下笔,这可视为“异常”,而《横渡长江》是抑制情感的传统规范的“零度写作”,是正常表述。
上述解读,还不是本篇的主要艺术奥秘。作为规范新闻的名篇,可找别的作品。而作为全面反映渡江战役伟大胜利的最好名篇,则非此篇莫属(《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反映了最先渡江的中路军,而非渡江战役的全局报道)。本篇从内容的处理,文字的表达,都表现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所向无敌的磅礴气势。读起来铿锵雄健、荡气回肠,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激荡,用孙绍振的理论来分析,无论词句和感知都不陌生,而是“熟悉的”(详见后文),是人们心中盼望已久的伟大乐章。换句话说,解读的切入点亦非异常点。但既为切入“点”,必有某一凝结,从阅读心理的角度,就是兴奋点,按孙绍振的语言,就是“焦点”。此篇的焦点、兴奋点就是“气势”两字。其一,这用新闻艺术形式规范的知识(即导语等)无法解读。其二,“气势”还只是宏观感觉,进一步就是王国维说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现代表述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即全篇从头到尾,选择了“唯一词”(福楼拜语),表现出了这一伟大气势,亦即要落实到具体词语,才算进入了解读。但不可能、也不应当,更无必要,每个字都拿来分析,在此,孙绍振提出了关键词语解读法。
孙绍振的关键词语解读法详见其《文学文本解读学》[2]第十三章。孙绍振为其主编的北师大版初中课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做解读时,均列出了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就是集中表现作品焦点、兴奋点的紧要词语。有的诗文的关键词语只是几个词的“文眼”“句眼”;另有不少诗文的关键词语是一个小系列,甚至大系列词语,包括一些重要句子。孙绍振解读的初中教材就如此,有多有少,不一而论。运用孙氏关键词语解读法的理论与实践,《横渡长江》的关键词语就是大系列,它们合力给了读者伟大气势的兴奋感受。具体如下:
1.一连串简洁有力、富有气势、很有气魄的用语:百万、大军、横渡、冲破、突破、即已、业已、都已、广大、一切、所有、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占领、锐不可当、英勇善战、(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等等。
2.工整铿锵的四字词: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同日同时……共十五六处。
3.简洁有力的文言色彩表述:西起、东至、均是、渡至、即已、都已、业已、现已、余部、甚为,我军、我西路军、我东路各军、安庆、芜湖线、九江、安庆段等。
4.很有气魄的大数量词:百万、三十万、三十五万、一千余华里等。
5.一一点出攻克之地,如“繁昌、青阳、荻港、鲁港”,计三处,给人以战果辉煌、铁骑奔进、攻无不克之感。
以上综合起来,就给人铿锵有力、磅礴雄健、指挥若定、所向无敌的伟大气势。有教学设计把上述六类气势词单独挑出来,一气读一遍,其气势感沛然突显。
再用孙绍振解读学中的替换法,体味本篇富有气势的表述。该法详见其《文学文本解读学》第十六章。实际操作中,就是想象一较差的表述,与原文比较,见出原文的好处。又分为两种:一是只换个别词语的换词法;二是换句子,乃至变动大段文字的换表述。无论换词还是换表述,意思要尽可能与原文挨近,这样才更能显示原文的唯一性。
导语原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改句:人民解放军一百万官兵,在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垮了敌人的阵地,渡过了长江。从西边的九江到东边的江阴,都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西路军原句: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改句:二十一日下午五时开始,我们的西路军开始了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一带。目前,西路军已经渡过三分之二。
东路军结尾段原句: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改句:我们已经消灭抵抗的敌人,占领了扬中等县,并且控制了江阴要塞,长江已经不能随便通航。我们的前头部队,已经控制了镇江到无锡的铁路交通。
上述各改句均只是平实的告白,气势明显减弱了。各原句利落干脆,句子更有力度气势,笔锋似有情感,更有所向披靡的场面感、庄重感,读起来更带劲,结尾句似余音未尽,荡气回肠。如把导语句均改为四字句:百万大军,千里战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已过江。——虽更工整,气势亦强,但却给人不够庄重之感,必须如原句,散句与工整句式交错,才像是郑重其事的陈述。
《芦花荡》的解读,则宜从异常切入。主人公老头子护送抗日人士过封锁线,进芦花荡,从不带一支枪,从未失手过,一向自信心极强,他说:“你什么也靠给(依靠)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本事),一切保险。”可这回护送两位女孩子,其中一位挂花了。老头子得知后,“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觉得两眼有些昏花;老头子无力地坐了下来”。一向这么自信、这么有本事的人竟然出现如此紧张、软弱的反应,这是第一个异常。接着,老头子对女孩子们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指进芦花荡)”,“我没脸见人”。一向接受任务二话不说,没有一次完不成任务的人,竟然半路撂担子,如此不合情理,这是第二个异常。这两个异常,不仅是解读的切入点,而且,抓住它们,几乎就可完成解读任务。具体而言,老头子的异常表现,全部原因就是他极强的自信自尊。此个性源于其从未失手过,源于对敌人的蔑视,小说中称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不是一般的,而是“过于”!小说对老头子的“意外失手”做了心理描写:老头觉得“自己大江大海过了多少,……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所以,老头子的异常反应,不是他害怕、紧张,没有责任心,而是他的极强自信自尊心受到打击后的一种下意识反应。于是,有了后面极其精彩的一幕。老头说他不用枪,就能消灭十个敌人,报今日一箭之仇。果然,第二天,他以清香莲蓬为诱饵,将十来个下水洗澡的日本鬼子引到了荷塘深处,水底早已埋好的锋利铁钩将追逐过来的鬼子们全部钩住了,老头举起竹篙,把十几个侵略者全部砸死在水里。老头让女孩子隐蔽在芦花苇叶下,目睹了这场神奇战斗,挽回了自己全部的尊严。一句话,老头子在对敌斗争中所形成的极强自信自尊的性格是《芦花荡》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一独特的英雄形象在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这就是《芦花荡》最重要的艺术奥秘。
不从异常切入,不用异常法解读,能否揭示这一艺术奥秘?回答是肯定的。
简单一点,就是孙绍振提出的矛盾法。即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发现和抓住作品内部的矛盾深入分析,揭示其奥秘,其《文学文本解读学》第六章里做了详细介绍。他把作品的矛盾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隐性矛盾,常常得借助其他方法解读;另一类是比较显性的矛盾,但这类矛盾也不是一眼能看出,“因为在行文中不是直接对立的,而是在统一的意脉中行云流水似地滑行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办法唯有努力把字面矛盾找出来。孙绍振着重向中学推荐的,就是这后一类寻找矛盾现象的解读法。无疑,上述两个异常就是两个显性矛盾。这么自信、有本事的人竟然变得如此紧张、软弱,这是矛盾一。没有一次完不成任务的人,竟然半路撂担子,这是矛盾二。抓住这两个矛盾,照样可以解读出极强自信自尊的性格。
复杂一点,也是更重要的,用孙绍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福斯特的理论发展出的“因果法”。这是小说艺术形式规范的重要术语概念,属于小说情节理论范畴,亦称因果律。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第五章里说:“我们给情节下个定义吧……重点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只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小说情节了(按:此为内容因果)。……我们还可以说:‘王后死了,谁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之死死于心碎。’这非但是个情节,里面还加了个谜团(按:此为写法因果,谜底置后),这是更为高级的小说形式了。”孙绍振在多篇(部)论著中引述了这一著名的因果律,并做了两点重要的发展:第一,王后伤心的原因越为独特复杂、越具有重要的社会、思想意义,小说就越有价值(内容因果);第二,其中所有事件、细节的互相关联,编排得越是天衣无缝、针脚绵密,小说就越为高级(写法因果)。《芦花荡》的结局就是那出乎意料的不费一枪一弹的神奇战斗。产生这一结果的全部原因就是老头子极强自信自尊的独特性格。如此性格,一方面使小说充满魅力;另一方面,英雄的行为并非全得直接表现为政治性的,如老头那样不容失败的自信自尊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何况从深层讲,还源于老头对日本鬼子的极端蔑视。以上是内容因果。从写法因果,既有谜团(这么大年纪了,又不用枪,要杀十个敌人,简直不可思议)和谜底(果然出现了这一神奇的一幕),更是编得天衣无缝。前文反复交代了老头子水上本事超强,是芦花荡通、水上通,完成任务无数次,从未失手过,所以产生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这是伏笔。所以老头子的水底埋铁钩,用莲藕引诱鬼子中计,在侵略者解除武装,下水洗澡之时下手,这正是熟悉情况、本事超强的英雄既胆大又心细的必然表现。故事的合情合理还表现在女孩子(二菱)见证了这一幕。女孩子们觉得老头是夸海口。这更激起了老头决心要演出这一幕,并要求二菱到现场看热闹。正是二菱观看了这一英勇神奇的战斗,老头在女孩子面前恢复其极强自信自尊心的愿望才圆满实现。由此可见,因果法不仅一样能解读本篇的主要奥秘,而且比异常法解读得更彻底、更到位。
上述两文的解读,第一,一篇从异常切入,并且几乎仅凭异常就能揭示其主要奥秘,但运用其他方法不仅亦可解读,且更为彻底到位;一篇不显异常者,从阅读兴奋点、焦点切入,解读其奥秘必须依靠有关方法。第二,小说等文学作品,新闻等非文学作品,都有自身的艺术形式规范,即各文体的特定结构、特定手法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关知识、术语。这是一个庞大体系,是中文专业的基础,其每一知识、术语都可能是解读的具体方法,但作用因文而异,有的能很好解读其奥秘,甚至非此莫属,如因果法之于《芦花荡》;有的虽也能做出精彩解读,但不一定能揭示该作品的主要奥秘,如规范新闻的知识之于《横渡长江》。第三,上述异常法、关键词语法、替换法、矛盾法等,是非常有效的解读方法,两文所侧重选用的解读方法亦很不相同。以上之解读很不相同,仅为典型个案。下篇,将介绍有关规律。
[1]徐飙.一瓢饮罢[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3.
[2]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刘火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