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社会政策研究理论综述

2017-04-15 04:1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政策理论能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四川 成都 610074)

反贫困社会政策研究理论综述

谌俊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四川成都610074)

贫困问题持续至今,在实践过程和理论研究阶段都引发了长期的讨论。本文从福利经济学、功能主义、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解读贫困的本质,探索制定反贫困政策的理论依据,从而帮助理解贫困的本质和反贫困的重要性。

贫困;政策研究;理论

现阶段,影响着贫困人群生活状况的社会政策种类繁多,其中,专门针对贫困问题而制定的政策被称为反贫困政策,反贫困社会政策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也体现国家与社会在对待不同群体时所采取的价值考量。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财富和人们拥有物质资料的变化,贫困的表现形式变得多元,其内涵更加丰富,随之国家对于贫困的认识就处于不断变化中,对于“贫困”概念的理解是理清我国反贫困政策及政策成效的基础。

一、贫困的概念

关于贫困的概念界定是保证国家制定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贫困产生至今,人类对于贫困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世界银行(1981)对于“贫困”的定义是: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这主要强调的是通过物质、资本等资源来满足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的程度大小。1990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把传统的基于收入的贫困定义进行了扩充,加入了能力因素,即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其中,生活水准包括家庭收入、人均支出,社会福利等。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贫困的定义更具广泛性和多元性,人类贫困指的是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

社会学家西摩·米勒(Seymour Michael Miller)和帕梅拉·罗比(Pamela A.Roby)对贫困作出了更综合的定义,其基础是他们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考虑,他们将贫困定义为贫困者对“资源和时间的支配力”的缺乏(Miller,Roby,1970)。国内学者对贫困也有深入的探讨。从广义的定义来理解,贫困不仅表现为生存需求的保障,还包括卫生、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发达状态。如医疗卫生状况、人口预期寿命、生活环境状况和文化教育状况等。康晓光(1995)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个人由于长期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

二、研究贫困的基本理论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在对贫困的概念中,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提出了更具参考性的界定,认为应该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他在《贫困与饥荒》中提出了“可行能力贫困”概念,他认为,“贫困并不是收入问题,而是一个无法获得在某些最低限度需要的能力问题。”阿玛蒂亚·森所指的能力“取决于他在社会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关系”(阿马蒂亚·森,2004),这些所有权和使用权需从合法化的保障中获得交换机会,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劳动力能够获得收入后,从而建立权利。因此,对于反贫困而言,国家需要稳定社会供需关系,让普通者的劳动能够产生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相对应的价值,除此,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下,社会保险的覆盖可以让大部分缺乏市场判断能力的普通劳动者免予贫困。阿玛蒂亚·森从社会福利政策视角出发,强调个人能力的实现才是摆脱贫困的重点,而不由所获得的物质产品量决定。

(二)功能主义关于贫困的理论观点

贫困问题的存在是有其社会功能的。戴维斯和摩尔指出社会不平等是由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功能需要共同决定的。赫伯特·J·甘斯认为在一个现代的多元社会里,很少有现象对于社会整体具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功能,大多数现象导致某些群体得到利益,并由其他群体付出成本。而贫困对非贫困群体提供了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功能。如贫困的存在保证了艰苦的、低收入的工作有人干,穷人延长了二手的、过期的商品的经济用途,让能力欠佳的医生、律师等职业工作者获得生存……甘斯的观点帮助我们走出了贫困只具备消极功能的狭隘视角,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贫困产生于社会结构中且将具有继续维持结构运行的功能。

(三)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的概念较早使用于20世纪70年代法国政府的若干政策建议,并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社会排斥理论强调从参与的角度研究贫困问题。由于参与的程度不同,社会成员处于中心或者边缘的位置,故获得的资源也会产生差异。学者钟超(2005)认为贫困就是社会排斥,失业者所面临的问题要远远多于收入低下,如: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决策自由;丧失了其他人可以享受的一些机会,包括经济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从而不得不处于一种社会排斥的状态中。

三、反贫困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生命周期理论视角

生命周期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具有明显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特征阶段,如按照年龄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基于生命周期的反贫困政策视角是,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的经历会对其后面阶段的经历产生影响,或者会影响到其后续阶段的机会。这些不同阶段不仅有不同的需要和问题,而且上一阶段的生活质量对下一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或决定作用(Garcia,Gruat,2003)。比如儿童阶段,最需要的是教育、营养、安全保护等支持,青少年阶段,即需要与社会化相关的训练以及通识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以便为下一阶段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学者徐月宾(2007)指出,1990年代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将传统的社会救助改变为围绕和支持就业的帮助,如就业支持政策(welfare-to-work)和工作支持政策(welfare-in-work),这两种支持政策即是对不同阶段、不同生活状况的人提供的具有区别化的帮助,前者对象是失业者,后者对象是已经就业的受助者,这些政策的核心即是帮助和鼓励失业者参加工作。

(二)社会风险管理视角

社会风险管理同生命周期理论一样,也是将预防贫困作为首要目的。按照世界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所有的个人、家庭都会面对来自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风险。但贫困人群不仅更容易遭遇风险,并且风险带给贫困人群的负面作用也更大,因为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应对风险的工具非常有限。并且,由于贫困人群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经济活动,所以,在面对风险时,不仅难以脱贫,其贫困程度甚至会进一步加深。学者徐月宾认为,消除贫困不仅代价高昂,也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因而只有预防贫困才能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相应地,社会政策不再仅是针对已有的贫困者的帮助,而是一种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能力的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1]阿马蒂亚·森.贫穷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于波,王新凤.反贫困社会政策综述[J].世纪桥.2009.03.

[3]陈昕.反贫困理论与政策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0,28.

[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谌俊雅(1993-),女,汉,四川省隆昌县,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方向:城乡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政策理论能力
政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政策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助企政策
政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