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王姣李光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在老龄为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偏差、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划分不清、供需矛盾突出等,为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老龄化;养老服务业
(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有2.3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16.7%;预计到2020年为2.5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7.8%,进入急速老龄化国家;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国家。面对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养老服务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如何为这一特殊的人群提供必要的服务,让其安享晚年,是我国实现人人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
养老服务是为老年人口提供日常生活支持、医疗保健、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等,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服务。发展养老服务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中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和谐相处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起步较晚,并且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整体进入老龄化,养老服务才得到初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服务的发展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才得到快速发展。
(一)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偏差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只重视对服务机构建设的补贴,忽视对机构运营的支持;重视硬件设施支持,忽视人才培育;未能对老人作出清晰地分类,给予等额补贴等。在政策执行方面,对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存在差别对待问题;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甚至有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不去执行优惠政策。
(二)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划分不清
在养老服务上,政府存在“缺位”和“越位”问题。“缺位”主要表现为:对养老服务的宏观规划不足;政府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不高,相关政策法规未起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效果。“越位”主要表现为:多数养老企业、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政府在养老中仍扮演主要角色,是主要的经营主体;政府对养老机构的干预过多,主导性太强,严重影响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
(三)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空巢”老人的比重较大,使得对生活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量加大。但由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缓慢,对老人能提供的生活照顾、医疗护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护理人才的缺失更加剧了供求矛盾。由于社会对护工的认知偏差,还有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社工工作。现有的护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在供需矛盾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立和私立养老机构入住率分布不均。公立养老机构人满为患,私立养老机构则入住率不高的现象。第二,城乡养老机构入住率分布不均。第三,高中低档养老机构入住率分布不均。高档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中低档养老机构爆满,部分中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一)明确政府职能
建立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利,并推动养老服务也得发展;改进政策设计,根据产业结构做出合理规划;通过给予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优惠,如资金补贴、用地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公立养老机构与民营养老机构齐头并进;发挥监督职能,保证养老服务产业规范运行;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智慧社区。
(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市场导向、布局合理、供给平衡、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老龄服务业发展格局。养老服务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谋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根据区位特征来定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对高端养老服务需求加大,则可以重点发展高端养老服务市场;经济较贫乏的地区,则可侧重发展中低端养老服务市场。根据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以及医疗设备的完善程度,可以将养老机构分为技术护理型或中级护理型,针对的对象分别是需要全天精心护理但无需经常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和没有严重疾病但需要全天监护和护理的人群。
(四)建设专业化队伍
养老产业的建设,需要一只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养老服务队伍,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首先,重视对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比如集中培训,快速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缓解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可以“分点”培训,即上门培训;在高校设立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等专业;培养社区全科医生,注重医养结合。其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实行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资格准入机制”和老龄护理员绩效考核机制,实现老龄服务专业化。最后,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应对护理人员流失的问题。
[1]王三秀.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我国教育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中国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1).
[2]应丽艳.南京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
[3]杨立雄.中国老龄服务产业发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2).
[4]严佩升.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思考-基于中国老龄化的新变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
王姣(1994-),女,汉,山西运城,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山西财经大学;李光(1990-),男,汉,山西汾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