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搭乘网约车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2017-04-15 04:11: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网约车西南网约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大学生搭乘网约车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李艺琳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网约车是“互联网+”打车的一种新方式且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敏感并积极尝试。本文通过在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辅之以人类学的各别访谈,以交叉学科的视角从性别、地域、民族三维度对西南民族大学学生选择网约车的差别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既能更加多元的关注民族高校学生在代步工具上消费行为的变化,又能为网约车针对大学生为消费群体的这部分服务优化提供建议。

大学生;网约车;行为模式

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简称,是乘客通过智能手机在互联网+时代打车的一种新方式。滴滴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软件除了对黑车市场所有规范外,还对传统的出租车“扫街”模式进行颠覆。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一起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1],这不仅意味着政府承认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还将进一步满足旅客个性化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用车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缩减车主驾车出行成本。

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代表对新生事物拥有天然的敏感性。在网约车这一代步方式出现后,对其抱有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尝试,基本上每位大学生都曾经搭乘过网约车或仍继续使用这种出行方式。本文通过在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辅之以人类学的各别访谈,以交叉学科的视角从性别、地域、民族三维度对西南民族大学学生选择网约车的差别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既能更加多元的关注民族高校学生在代步工具上消费行为的变化,又能为网约车针对大学生为消费群体的这部分服务优化提供建议。

一、西南民大学生搭乘网约车模式分析

(一)以性别角度出发

从搜集到的197份有效问卷统计来看,出行方式选择网约车男生占比63.7%,女生占比36.3%。其中女生在夏季搭乘网约车人数上涨明显,而男生在季节上波动不明显。而男生中以生活费在800元以上的人群为主要打车群体,女生则是1000元以上为主要消费群体。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安全。很多女生在夜晚独自打车或白天去较远地方时,宁愿多花时间等出租车或换乘公共交通,也不敢使用打车软件。近年来,媒体针对女性独自打车遇害的事件时有报道,这对在校女大学生选择网约车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以地域角度出发

从问卷统计情况来看,总体上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使用网约车更加频繁,西部地区学生使用较少;来自一级城市的学生较二三级城市学生使用打车软件次数更多,但呈现出后者迅速增多的趋势。主要在于网约车在一线城市最先兴起,学生接受新生事物速度较快且各大打车软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发展初期给了司机、乘客很多优惠,较出租车更加实惠。比如起步价较低、优惠券的赠送、后台补助等。二是一级城市网约车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更多,例如滴滴打车,目前有快车、专车、顺风车、小巴、代驾、自驾出租、敬老出租等较多的细分品类供选择;三是大城市网约车数量巨大。大学生大多在出行不便的情况下选择网约车。数量大缓解了恶劣天气、偏远地区、深夜打车困难的情况。近来由于一级城市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各打车软件收购兼并,竞争压力变小已进入盈利阶段,对于乘客和司机的优惠都大大减少,起步价提高,平台抽成变多且大学生大多都还是经济不独立群体。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公共交通。打车软件对于二三线等城市还是处在占领市场份额阶段,优惠较多且这些城市中一般出行距离较短,花费不高,大学生群体易接受。

(三)以民族为角度出发

调查问卷搜集到汉、藏、回、满、蒙古、彝、苗、白、壮、土家、黎、哈尼共12个民族大学生搭乘网约车情况。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打车软件频率与地域分布呈现正相关趋势。调查问卷访问到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西南的少数民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在来到大学以后才开始使用网约车。一是西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网约车暂时尚未发展到该区域或者数量极少。二是来自同龄人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有56个民族,来自五湖四海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除了藏学院、彝学院民族成分较为单一,其他21个学院,民族成分众多,文化多元。就成都地区来讲,2017年网约车加价明显,在此之前大学生还是很多选择网约车出行。

二、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网约车的建议

1.从调查问卷来看很多,女大学生不选择网约车的原因主要出于安全的考虑。希望打车软件后台可以更加完善乘客资料,例如实名注册、身份证号、性别、所在学校、院系、学生证上传等,在系统配置司机时为女性打车群体首先选择女司机。

2.通过完善乘客资料,对后台审核确定为大学生群体的乘客,在寒暑假期间发放一些优惠券。在成都,目前打车软件收费对大学生来说较高。寒暑假期间,学生离校到校时行李较多,换乘公共交通着实不便。后台可以自动匹配大学校区到车站、机场的学生,一方面拼车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可大大降低学生出行成本。

3.目前共享单车在很多城市发展速度特别快,成都也不例外。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使用网约车的频率大大下降。网约车的顾客群主要是80、90后,大学生消费群的流失对打车软件来说损失较大。价格越来越贵是很多大学生近来对网约车的直观感受,大学生选择的最多也是快车(拼车、不拼车)。从统计数据来看,滴滴平台快车车型一般是中低端车型,对驾驶员的资格审查仅限于一般。[2]价格越来越贵,但是乘客的安系数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4.很多大学生都遇到上车后司机要求取消订单,直接付现的行为。由于学生防备心不强,一般司机讲出自己的难处,他们都会体谅并按司机的要求付现。这样一来,平台无法监控车辆,发生安全事故时赔付困难。有时会存在司机一看乘客是大学生,一般这样顾客“好说话”,司机不太担心顾客的投诉、差评,边开车边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总结

从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来看,公共交通的完善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搭乘网约车的频率,特别是近几个月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无特殊情况下,大学生一般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经济实惠、安全有保障。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约车的出现本就是希望大力发展共享经济,缓解出行压力。但是近来的发展情况却越来越偏离最初的愿望,乘客、司机都不满意的势头有所增长。民族高校学生搭乘网约车的行为模式分析可以看作大学生目前交通消费偏好的一种缩影,为将来关注高校学生出行工具变化发展做铺垫。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网约车提出建议,有利于网约车规范其管理,更好的融入市场,满足大众需求。

[1]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EB/OL](2016-12-12)[2017-01-09].http://www.bjjtw.gov.cn/xxgk/tzgg/201612/t20161221_165345.html.

[2]张爱萍,林晓言,陈小君.网约车颠覆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以滴滴出行为例[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37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硕士生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x2017sp49。

李艺琳(1993-),女,汉,四川达州,研一,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网约车西南网约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5:02
“潮”就这么说
共享经济税收征管挑战及对策——以网约车为例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山西青年(2020年3期)2020-12-08 04:58:57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02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8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政策制定复杂过“网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