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居发展的研究

2017-04-15 04:1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民居文明传统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居发展的研究

何俊洁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针对我国民居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通过解析我国民居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到传统文化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并最终得以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新农村;生态文明;传统民居;发展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建设“生产发展”和“宽裕生活”的物质文明过程中,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基层干部百姓,都要站在生态的角度上,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力求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纵观历史全局,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离不开我国广大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如若广袤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取得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就不能够实现。

二、民居发展现状及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巨大腾飞,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城市中的楼房,住宅建筑越做越大,一户独院的布局形式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离传统的合院、聚落,只简单模仿城市建筑的形式就另寻他址落地成院,因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小洋楼”、“小别墅”的涌现;这不仅使人们失去了合院里的人文交流,也致使农村民居越来越趋同化,从而导致传统民居精华元素的丢失,聚落环境和地方特色的丢失。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与道路建设之间的关系的最直观的表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国各地的路网纷纷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为那些极弱贫瘠的乡村带去了发展的机会,同时民居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公路模式”。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公里模式不是指城市摊位经济的发展的“公路模式”,而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的通行,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居搬离原来的合院、聚落,纷纷选址于道路两侧进行住宅建筑的建造。这种模式在前几十年确实是有利于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在当代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模式的发展显然是不再合适了。

重新拾回传统民居精华,并继续向前发展,完成民居向民宿的转变,是我国民居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在很多地方,重拾和回归传统,多是盲目的、肤浅的和象征性的,人们往往更看重它的表象层次和结构层次,而少有涉及它的最核心的精神层次。显然这与生态文明建设想要达到的新农村的新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快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也应当被重视,更应当得到继承和发展。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延续的。因此在民居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延续传统民居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又要敢于与当代国内外建筑技术的先进理念相互接纳、交融,使两者达到动态的平衡,以期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农村第一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一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无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种联动发展模式又成为民宿崛起的契机。深挖这种情怀,追根溯源,还是回到了传统民居精神的原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沼气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推广,一方面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供应压力,也减少了薪材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自从有了沼气池,人畜粪便、垃圾秸秆等传统农村污染物被统一集中起来,被更为有效的整治与利用;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能对人畜粪便做无害处理,切断了各类传染源,减少了蚊蝇孳生的可能,对农村地区的疫病防控有显著的作用。再则,从沼气池中经发酵后排出的沉渣和料液,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又能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论从优化能源结构,还是从改变村容村貌,沼气的普及对广大地区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国中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1991年11月29日)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新华网.2013.07.01

[3]十八大报告.2012

[4]杜玉彩.中国传统民居设计思想在现代农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D].山东.知网.2007

[5]杜旭,赵炳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河南农业,2006,3:47

[6]陈新洋.西南地区名居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4091

何俊洁(1993-),男,汉族,四川南充仪陇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猜你喜欢
民居文明传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请文明演绎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漫说文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