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性

2017-04-15 00:32李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指导性课程标准

李俊

【摘要】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每名数学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年级上册《搭配》一课为例简要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性。

【关键词】课程标准 指导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79-01

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目标的制定

《搭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结合教材和课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节课应该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分析后,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画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至少能用连线、图示、计算中的两个方法来出求出组合数,能用三种方法求组合数的占全班的80%。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事物组合数规律的过程中,了解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乘法)规律。

二、《数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

数学广角属于综合实践的内容。查看《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关于第一学段综合实践有如下叙述: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实践活动很重要。因此,这节课应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经历搭配的过程,从而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三、《数学課程标准》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涉及本节课的主要是第四条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第六条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在这部分,课标有如下叙述: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新课开始,把搭配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放置在一个广阔的生活背景中,通过谈话的形式,用轻松的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起床之后上学之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能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于是采用谈话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揭示课题,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选择衣服、早餐和上学的路线?这个情境能贯穿于整节课中,从探究到练习。

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这一阶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在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找到搭配的规律和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并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探究开拓的意识。

通过多次的有序搭配活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会从中发现规律,找出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有几种搭配方法的问题,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分步计数原理)。

总之,数学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数学课堂更明确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处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朱维宗等编. 聚焦数学教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2]百度百科.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72304.htm, 2015, 06.

猜你喜欢
指导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指导性案例的编撰方法及其制度完善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