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17-04-15 01:48杨华儒樊丽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杨华儒+樊丽

摘要:语文是我们社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而我们的小学语文这是为了实现听、说、读、写,这一语文能力的入门阶段。阅读是培养读和写的关键部分,要求学生形成有质量的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因此,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方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极强的学科,小学的阅读则更好的将这两者相结合起来。首先是因为小学生的特点,小学是一个什么都处于起步的阶段,针对他们的阅读培养除了培养他们从小的审美能力,掌握阅读技巧之外,由于小学生这一阶段知识比较匮乏,因此小学的阅读课还需要从掌握字、词、句的运用出发,将工具性作为阅读人文性的辅助。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阅读的教学方面我们的老师不能掌握好分寸,在阅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中总是太过侧重掌握死知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

如果给小学某个阶段的学生统一讲一个故事:小草冲破泥土的力量,从石头的缝隙中钻出来,可以确定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小草不畏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这个很简单的故事就反应了我们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对象如果是妈妈,一定是反映了母爱的伟大;对象是解放军,反映的一定是英勇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对象如果是某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有爱,56个民族是一家。这种老师将归纳总结的套路全数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死记硬背的记好应对考试的教学方法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论总结的有多么精辟,但是都不及小学生天生的感悟力和想象力,这种背诵的阅读体验严重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并且破坏了阅读本身的美感。

(二)老师自身缺少审美知识

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小学生对老师还处于一种迷信权威的阶段,只要是老师说的那一定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很大一部分的老师并不是学生眼中那个无所不知的全能型人才,就拿阅读来说,很多老师都没有看书的习惯,她们的阅读知识来源于以前学习时期的积累和目前教辅资料的扩充,讲阅读时缺乏自己对文本的分析,仅仅只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同时,老师对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也缺乏分析,就没办法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来调整进度,这样的阅读课是没有办法上好的。

(三)缺乏系统的阅读评价体系

我国的教学评价长期是以考试来代替的,而考试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做题往往是以回忆性为主,这种考试方式只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的学校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布置作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测试型的考试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对阅读的一些感知力和敏感的判断力,实际上考试对阅读所能起到的检验作用是很小的,因此,采用传统的考试用以判断学生的閱读水平就显得单一化和片面化了。

二、如何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还原文本进行分析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使老师提前把小学课标规定的阅读范围都归纳成套路交给了学生所能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应对小学的考试而已,从阅读本身来看,他们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不能体会文本中细腻的潜在的情感。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讲授阅读课时首先应该还原至文本,“不阅不读何以谈阅读”,从最基础的开始,带着学生去,引导他们分析文本,只有培养他们对阅读思考的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才算真正的交好了一节阅读课。

(二)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审美教育上,成为艺术家,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贵在合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等等,以此来充实自己。就像平时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导体和输出体,学海无涯,作为老师应该结合民族文化,目前的国际形势,还有学术前沿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进度,研究方法等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不断更新补充,尤其是对阅读文本美的把握,总之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给自己循环充电,才能在阅读课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技能而不是一堆死的知识。

(三)完善阅读的评价标准

虽然说我们的考试对检验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所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但是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小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教案中应该有一套自己的阅读评价体系,并将它运用于阅读教学中,提高我们基础教育的质量,发展独立型的人格,只有教师做到心中自有一杆秤,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才能从本质上改善阅读教学方法达到优质阅读教学。

三、结语

广义的阅读包括一切对环境、自然、社会及其意义的解读。从语文的学科性质来看,他可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从社会角度来看,只有拥有高超的阅读技能,才能快速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知识,从而提高个人素质,增加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小做起。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