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解题策略与技巧

2017-04-15 01:16颜瑞徐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高中化学技巧

颜瑞++徐荣

【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重点及难点主要以化学计算为主。化学计算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因此采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注重考查知识点范围,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将对高中化学解题策略与技巧进行系统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解题策略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37-02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解题策略与技巧是作为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找到适当的解题技巧,培养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在讲解各类习题过程中,互动和交流的渗透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守恒法

守恒具体指在化学反应中,利用守恒关系进行解题。常用的守恒法主要有电荷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1]。应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进行公式化的运算,简化做题过程,提高解题速率。

例1 某溶液中仅含有K+、Ca2+、Cl-、NO3-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K+:Ca2+:Cl-=5:6:9,假设K+为2n个,则SO42-可能为( )

A.2n个 B.3n C.4n D.5n

解析:根據电荷守恒知5n×1+2n×6=9n×1+n(SO42-)×2,解得n(SO42-)=4n,故选B

二、差量法

差量法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的大小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成正比,从而得出结果。该方法能快速计算出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主要用于化合物中质量分数及气体中体积分数的计算。

例2 在过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片6.4 g,充分反应后,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洗净烘干得到8.3 g固体,试问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解析:Cu与AgNO3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有64 g铜被氧化,会生成216 g金属银,质量增加152 g,运用差量法,与题中固体质量差量构成对应比例求解。

Cu+2AgNO3=Cu(NO3)2+2Ag

64 216 △m=216-64=152

6.4 8.3 △m= 1.9

可得m(Cu)=0.8 g。

三、赋值法

常见的赋予值法有设一法,主要用于浓度、密度和质量分数间的相互转化,根据质量分数可确定化学式和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例3 吗啡是我国严格查禁的毒品,主要成分中含有C、H、O和N这几种元素。经检验某吗啡毒品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0.7286,H元素质量分数为0.05,N元素质量分数为0.05。已知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吗啡的分子式。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吗啡中N原子个数最少,设吗啡分子中含有1个N原子,则:Mr(吗啡)=14÷0.05=280,低于分子量300,符合题意。若吗啡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N原子,则:Mr(吗啡)=28÷0.05=560不符合题意。故吗啡分子中只可能含有1个N原子,且分子量为280。吗啡分子中所含C、H、O原子个数分别为:N(C)=280×0.7286÷12=17;N(H)=280×0.05÷1=14;N(O)=280(1-0.7286-0.05-0.05)÷16=3.00,故吗啡分子式为C17H14NO3。

四、极值法

极值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平衡移动此类题目,根据反应移动的方向,设出某反应物消耗的量,根据范围求出极值。运用此法时,要注意该极值在题条件下是否能达到,应考虑闭区间还是开区间。

例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A (g)+3B (g)C (g)+4D (g),已知A、B、C、D初始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3 mol、0.1 mol和0.4 mo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量不可能是()

A:n(A)=0.25 mol B、n(B)=0.8 mol C、n(C)=0.15 mol D、n(D)=0.65 mol

解析:通过假设正、逆反应都能进行到底来计算出各物质的量的变化范围,进而做出正确判断。

2A (g)+3B (g)C (g)+4D (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2 0.3 0.1 0.4

正反应极限量/mol 0 0 0.2 0.8

逆反应极限量/mol 0.4 0.6 0 0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完全进行到底不符合实际。因此,上述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范围是:0< n(A) < 0.4、0 < n(B) < 0.6、0 < n(C) < 0.2、0 < n(D) < 0.8,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五、等效平衡法

等效平衡是指不论起始条件是否相同,只要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相等。此类题型是以化学平衡基本理论为出发点,考查学生将抽象事物统摄为一般规律的能力[2],运用的主要解题技巧是恒温恒容等效平衡和恒温恒压等效平衡。

六、电解法

电解法主要运用于电化学类型的考题。解决此类题型的技巧是要熟记阴阳离子放电顺序,要注意与原电池得失电子的区别。

七、推断法

推断法主要用于无机推断题,此类题型综合性强,化学基础知识全面,破题关键是寻找哪些物质易产生沉淀和易放出气体,观察推断路线与众不同的地方,将题给物质信息与框架线路结合分析。在推断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可借助构造法,通过设化学式的形式将CmHnOw变式为(H2O)aHb(CO2)cCd,借助结构模型解题。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计算是重头戏,而解题策略与技巧在化学计算中尤为关键。本文着重介绍了化学计算中主要的解题技巧,除此之外还需要灵活应用,教师的积极引导。一方面要将“把握题型”、“合理推断”和“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深化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渗透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深化基础,活化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达斌. 高中化学计算中常见的解题发法和技巧[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3(5): 64-65.

[2]罗功举.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的重要考点[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6(3): 40-42.

[3]黄家虹, 衷明华.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理论知识归纳和方程式解题技巧研究[J]. 江西化工, 2015(4):104-106.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高中化学技巧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