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2017-04-15 00:26吕海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

吕海峰

【摘要】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养成动手实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物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84-02

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初中阶段正值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比比皆是。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阐述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构建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综述

2011年新课程标准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方面,强化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物理变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更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实验结果的论证、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格外注重物理實验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基础课程中学生实践过少,只能做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没有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测定、探究等行为,使学生能够体验乐趣,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大多是小型或微型实验,在不同的实验中,应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要素,科学的物理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记录分析信息数据得出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过程中应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实验器材等的限制,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通常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口若悬河,学生木呆呆地听着,即便是实验课,学生也只是实验的旁观者,尽管在许多实验中,学生的旁观是有必要的,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然而,许多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不真正动手是永远不能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和能力的提升。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就应当将物理实验有选择题交给学生们自己去做,这种主动参与和自主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了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物理学的科学性和知识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定要创造条件完成课标要求的实验,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选择仪器,并让学生自己组合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教师应思考本课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属于所侧重培养的能力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相关实践行为得到落实。

2.用多样化的实验方式演示实验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用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演示实验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将不容易观察的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或是利用录像技术,将较快的实践过程进行慢镜头回放,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确观察目标,知道是在哪一个研究对象上收集信息,还要明确收集信息的内容,提示说观察现象的基本特征。

3.创设学习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充分领悟自然界的物理原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学习自然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和光的反射原理,并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原理,笔者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首先,我将学生分为多组进行实验,分别让学生用手电筒、烧杯、水、镜子、西瓜等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实验、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折射原理实验、光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实验,学生们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开动脑筋,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很快就形成了不同的实验方法。例如有的组别的同学在试验光在空气和水中的折射实验时,不仅将吸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了光的折射,并量出了折射的角度。通过实验,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知识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当增加实验力度,使学生手脑并用,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课程的引导和实验,对物理知识的验证探究,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信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打下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荣胜.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J].新课程,2012.

[2]方园琼.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J].陕西教育,2012.

[3]凌海恩.浅析如何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2011.

[4]陈奕.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中学物理,2012.

[5]钱海军.谈新课程背景下让初中物理课堂充满活力之策略[J].学园,2010.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