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夫“巅峰之作”《天漏邑》出版集田野调查笔法与超现实文本于一身

2017-04-15 10:39
环球慈善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举

近日,著名作家赵本夫的长篇新著《天漏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赵本夫曾以小说处女作《卖驴》摘得全国优秀短篇奖,中篇小说《天下无贼》被改编成电影而斐声文坛,长篇小说《无土时代》曾竞逐茅盾文学奖。《天漏邑》是赵本夫暌违5年的力作,集田野调查笔法与超现实文本于一身,情节奇诡生动,著名批评家李敬澤认为,该小说体现了七旬赵本夫写作的“巅峰状态”。

离奇的古国都邑“天漏村”

在《天漏邑》里,赵本夫虚构了一个叫做“天漏村”的古国都邑。此地与世隔绝,天象迥异,经常发生雷电劈人事件,原来是历代罪人的流放之所。所谓“天漏”,就是瑕疵、破绽、原罪。赵本夫说:“我看历史、社会、人生,都没有完美,正因为它不完美,我们才要追求完美。”

《天漏邑》采取双线叙述。一为天漏村人宋源、千张子抗日及宋源解放后追查叛徒的故事,一为大学教授祢五常带领学生到天漏村考古的情节。前一条线对历史事实的记述高度写实,后一条线对天漏村种种异象的考辨则极尽诡谲,形成不同寻常的文本张力。

《天漏邑》是一个关于文明与自然的寓言,李敬泽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漏村既是“诅咒之地”,也是“应许之地”。因为在生活中、文化中甚至是历史的运转中,“漏”是不被承认的,我们总被要求“滴水不漏”。而这个地方允许“天漏”,“允许人性的缺憾和不完美”。

真正直面一个叛徒的内心

《天漏邑》里关于抗日及背叛的故事,源自赵本夫一个姑妈的故事。姑妈是妇救会长,被日本鬼子捉住后受尽苦刑,宁死不降,后来侥幸逃生。赵本夫多次采访她,反复追问,除了信仰的精神因素,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叛变最终是否发生?

在小说里,抗日英雄干张子解释自己背叛的原因则是“实在忍受不了那个疼”。他选择出卖女上级檀黛云换取自由,理由是自己更能杀鬼子。赵本夫称自己在书中“真正直面了一个叛徒的内心”。

李敬泽称《天漏邑》向度非凡,这里既有英雄抗日,也有铁血柔情,有知识分子深沉的思索和酸腐,也有野蛮、鬼气和血气。“这是一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作家的作品”,呈现出作者“对家国命运的高度关切”。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宋代科举社会》

作者:梁庚尧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1月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滥觞于隋唐,成熟于宋代。宋廷以考试选拔人才,不限门第,且因出版市场发达,教育机会扩大,知识传播日益普遍,许多没有家世背景的子弟为了出人头地,有志于读书应考,以求仕进。读书人不论出身,均有机会经由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宦,演变而为所谓的科举社会。但庞大的士人队伍,只有极少数人可能功成名就,大多数的士人在一两次落第后,可能碍于生计,放弃科举入仕的目标,或从事教书、改业经商,或表演伎艺、卖卜,各觅出路。

梁庚尧在这本书中深入剖析宋代科举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背后推动的力量,进而阐述此一制度对中国宋代社会的影响与科举文化的形成,呈现出宋代科举社会丰富的图景,通过它,既可看到宏大的中国社会,也可看到士人的生活、心理及其相关文化。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科举文化研究、宋代社会史研究的典范之作,颇受海内外学界好评。

《墙书》系列《长长的阴影》

作者:(英)大卫·雷诺兹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战争是人类的苦难史,但作为西方文明史上一场特别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界,只存在于久远的记忆中,或仅仅作为“二战”的序章而被识。这本《长长的阴影》重新讲述了“一战”对整个西方世界的震动,在作者大卫·雷诺兹看来,这些震动不仅仅是“二战”,也不仅仅是被人忽视的二三十年代,而是贯穿整个20世纪。即便是冷战和东欧剧变,均可追溯至此。

书中所讨论的主题包括:民主和帝国,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艺术和诗歌,和平与战争等,涉及广大的历史场景。作者雷诺兹将人文、国家和思想结合一起,阐述并分析一战为何令西方纠结,又为何值得西方思考,尽管他在英国乃至欧洲学术界和民众中享有颇高的声誉,但未被国内学术界所知。这本《长长的阴影》是其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距离快乐咫尺之遥:与抑郁症共处》

作者:达芙妮·梅尔金

版本:吉罗出版社2017年2月

“人们总将绝望描述为‘暗淡无生气,然而事实是,绝望自带光芒,如月色皎皎,如银器斑驳。”美国作家达芙妮·梅尔金在书中这样描述抑郁之于她个人的直观感受。她曾三次因抑郁被送入医院,第一次她还在小学,第二次产后抑郁,第三次母亲过世,多次萌生自杀的念头。反思和抑郁症共处的时日,梅尔金写道:“抑郁的反面不是无法想象的极乐境况,而是一种一切都差不多的状态。”在这本回忆录中,梅尔金在呈现她内心极度痛苦的同时,也将她对写作和生命的爱传递给读者。

《4321》

作者:保罗·奥斯特

版本: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2017年1月

1947年3月3日,在新泽西一家医院中,犹太家庭的独子弗格森出生。从此,他的生命同时踏上了四条彼此独立的路。保罗·奥斯特为读者呈现了弗格森人生的四个不同版本,以及每个决定、每件事是如何影响他的一生的。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在社会和政治历史跌宕起伏的美国,读者得以透过弗格森,窥见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微妙联络。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版本:商务印书馆2016年12月

因央视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古诗词成了近期的关注焦点。古诗词的美被重新发现,但应怎样表现却得到了颇为多元的讨论意见。回到诗词本身,江弱水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分别借用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从博弈、滋味、声音、肌理、玄思、情色、乡愁和死亡等主题上讨论诗的发生学、鉴赏论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

这本《诗的八堂课》书名中的“八堂课”对应了库切的一部小说名,而数字“八”也映照了《论语》的章名序列号,构成了“博弈第一、滋味第二、声音第三、肌理第四、玄思第五、情色第六、乡愁第七、死亡第八”。在每一讲,作者都努力做到了别开生面的论述和分析,以及趣味横生的诗例,为读者提供感性与知性的认知。

《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

主编:景军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小皇帝”一词在日常的用语中就常常被用来指“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但这本书的所有作者对此都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没有简单粗暴地认定独生子女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某些固化偏执的行为习惯。

作者们将更具学术价值的讨论集中在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上,如食品和饮食习惯所代表的代际差异,科学话语、宗教信念、电视广告在儿童食品消费领域的博弈。这些论文相互呼应,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此书在200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被称为是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儿童饮食调查报告,率先观察到了在对儿童的社会态度上的深刻历史转变。现在被翻译成中文,而文集中所探讨的独生子女己成年,他们的多数人己走上了工作岗位,验证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判断。

猜你喜欢
科举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与家族:墓志所见北宋临城王氏家族的兴起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杭州古代科举的盛况及其成因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