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田园
一、自媒体的特征
自媒体即“WeMedia”,2003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将其定义为:“自媒体是一种因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
如今,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已打破空间阻碍,成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互联,在用户体验提升、用户数量激增的同时,使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海量性以及主观个性程度都得以进一步彰显;并且, 自媒体由于其更加开放的平台设计,使其信息传播更具有交互性、共享性以及社群性的特征。
交互性,表现在网络自媒体打通了信息发布渠道,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源,在网络中除了接收外部信息,还可以自行发布信息、留言、回复。网络信息不再是静态文字,而是动态互动,使思想交流更加顺畅。共享性,表现在网络自媒体可以通过分享、转发等功能,让信息接收者将自己感兴趣、认可的内容主动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力传播下去,使更多的人接收阅读信息,使每个人享受共享的过程和乐趣,在共享中认识世界,让网络信息影响力范围更加扩大。社群性,表现为自媒体用户在多层互动传播模式下,所形成的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紧密的虚拟群体。自媒体中的交互、共享的直接结果,就是将一群思维方式相近、价值观相同的个体吸引在一起,从单个个体的身上可以看到其他个体的影子,从而形成群体意识。
二、自媒体向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首先,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复杂多样,易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负面导向作用。大学生普遍期待通过自媒体的信息交流,搭建一个发表自己独特观点、意见的平台,并且借助这一平台获取其他信息,从而拓宽眼界。然而在实际中,自媒体的社群性特征却使高职大学生的自媒体空间仍然受困于现实生活圈层,充斥着快餐文化、垃圾信息甚至一些社会负面资讯。对此,一些高职大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辨别信息的质量,许多不良信息借助其新奇有趣的形式,吸引高职大学生们点赞、分享、转载,从而迅速散播,并直接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导向,使得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受到冲击。
其次,自媒体的虚拟交流性,易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阻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自媒体中的任何人,均可以匿名随意发表各种言论,不真实的身份信息、不规范的网络交流、不正确的资讯观念会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信任危机,使现实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弱化。特别是一些高职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差,长期沉迷于自媒体的虚拟世界中,往往会形成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沾染上不良交往习惯,并直接作用于实践生活,混淆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甚至出现自闭、抑郁、偏执、强迫等心理问题,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损害社会和谐友善氛围。
最后,自媒体平台上有关高职大学生的信息大量披露时,易对高职大学生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一些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喜欢在自媒体中展示日常点滴,但图片、小视频、文字等生活记录都极易暴露自身信息,并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严重影响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多联互动,积极应对自媒体挑战
1.教师需利用自媒体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渠道
思想政治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不断提高新媒体应用技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实践全过程中,注意利用自媒体这一媒介,充分发挥高职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动脑思考、亲身体会和感悟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对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尝试形式多样的探索方法,可甄别出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并推荐给学生,主动出击,净化学生自媒体空间;以团队形式打造公众 号、微博、贴吧等,由思想政治教师定期将与课堂进度贴合度高的资讯或有价值、趣味性强的信息推送给学生,并留言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还可将自媒体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项目之一,开展微信、微博編辑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正能量的小视频或小短文,在实践活动中用自媒体完成自我的重塑与洗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学校需强化网络监管与引导
面对自媒体的冲击,高职院校必须肩负自身重任,注重强化网络信息监管与引导工作,让高职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从而为自身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一是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监管,牢牢主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把关工作,切断不健康的信息源。二是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系统,掌握正确导向主动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因势利导,教会高职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增强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提升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四是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与文化活动,推广积极向上的各类宣传活动,传播正能量,从而让广大高职学生自觉抵制和远离自媒体中的负面信息。
3.政府需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旗,统领全局
要实现自媒体网络空间的净化,需要现实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社会活动日益频繁、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与政府社会工作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工作融入网络管理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政府要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心,通过线上线下多样宣传活动的推广,提高公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的认同和接纳程度,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规范其网络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当前网络中各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交锋,其本质是公众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混乱,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育基本点时,不仅需要课堂教学多加出力,更需要政府工作的巩固加深。只有积极利用网络渠道树立宣传榜样,点评热点事件,把握舆论走向,才能引导广大高职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荣辱观,正确分辨美、丑、善、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由自媒体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与严峻挑战,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 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3(19).
[2]张 博.微信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