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11-02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有意识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充分的人文特色,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悟人生,关注人情,分析人事,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应有的丰富内涵,感受到语文学科自身的无穷魅力。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同时还是情感上的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情感因素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我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声情并茂,在字里行间表达着作者浓厚的情感,倾注着作者的一腔热忱。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产生情感体验,并由此产生兴趣。尤其是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感素材,更要与学生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文美好的情思中受到感染,并充满学习的兴趣。这类文章易于理解,情感深厚,字里行间都饱含情意,会引发学生无穷的联想,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文章的情感境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中专学生的思想和身体都已经趋于成熟,他们正处在对事物看似有自己的见解,实则不是很明晰的状态中,这时候我们应抓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文字与作者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受到真情实感的感染,从而在学习课文中受到教育。
二、构建“关键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悟之情
1.设置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方式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将学生情感激发的有效途径。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好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感悟之情充分的激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利用故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感悟
学生们的好奇心特别强,有旺盛的思考精力,也比较喜欢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点,选择一些与课题有关的趣事导入到新课之中,这样学生就会对新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新课之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故事,以此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良好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气氛中得到充分的感悟,进而激发他们对作品产生的兴趣。
3.朗读时,要富有情感
在朗读课文时要富有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引入到课本内容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否则再好的作品,失去了情感也很难产生共鸣。教师应进入到角色与境界里,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富有情感地朗读,并且在朗读过程中,声音还要高低起伏,停顿转折,说话的腔调时而紧张,时而舒缓,这些都属于情感的表达。
三、设疑激发学生深思,形成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以设疑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往往是很重要的一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教材中出现的人生世态,语文教师要以精彩的提问去引发学生的深思,从而形成一种情境。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也需要具有健康的情感。健康的情感自然会产生健康的人格,从而写出健康向上的文章。可见,让语文教学“有情”十分必要。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在教学时应依据文章的意境,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理解其表达的真情实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文章内容引入具有激情色彩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课文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让书中的精彩场景重现,可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写的场面、环境、氛围之中,让课堂气氛得到浓烈的渲染。这样就会激发、唤醒和鼓舞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因素,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可使学生乐学,同时也使得教师乐教,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披文以入情”,并进一步做到“讲文以入情”,以情营造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形象、意境,以情朗读,以情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出情入理”,并最终积淀成为其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愉悦的氛围影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用多变的情境吸引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使师生间情与情得到交融,从而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