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端
(四川文理学院校办公室,四川达州635000)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王成端
(四川文理学院校办公室,四川达州635000)
四川文理学院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落实办学思想体系,强化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架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适应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转型发展的人才基础;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凸显转型发展的社会价值;拓展合作办学领域,增强转型发展的创新活力;创建良好育人环境,统筹转型发展的资源配置;健全内部治理体系,确保转型发展的纵深推进。其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落实、强化督导考核、强化经费支持、强化宣传引导。
整体转型发展;四川文理学院;思路
四川文理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认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趋势,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1]为更好地立足当前、着眼于发展、面向未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结合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四川文理学院积极思考和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力争把学校由新建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发展为新型本科院校。
(一)落实办学思想体系,强化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
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对此,学校进行了顶层思考和设计,认为学校应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大力弘扬“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牢固确立“三心四能五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领,[2]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建设为抓手,以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为主要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实现整体转型。
(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架构
在学校整体转型条件下,学校实施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动态,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滚动发展、形成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结构优化,加强了智能制造、健康养老、生态旅游、化学化工、艺术体育、文学传播等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力争至“十三五”末期,建成 6-10 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遵循“改造、合并、提升、增设、撤销”的原则,及时发布专业预警信息。依据国标、行标,结合实际,适时制订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学科的调整优化,使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真正实现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为学校的整体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
学校整体转型,涉及的方面很多,内容庞杂,因而处理好主与次、缓与急等关系尤显重要。按照“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校全面实施 2016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管理中心职能,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发精品资源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规范教材的选用与自编教材的立项,鼓励校企共同编写教材,倡导科研成果融入教材,[2]确保学科和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最新信息及时进入课堂。力争至 2020 年,建成 10-15 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
同时,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我校还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开展大学生“创办我的企业”创新创业培训,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长崎是日本九州岛西岸著名港市,长崎县首府。长崎位于日本的西端,与我国上海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桥梁。长崎是日本锁国时代少数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长崎市内的各式洋房、教会等都富有浓郁的欧洲情调。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与中国的长期往来,保留著浓厚的中国气息。
(四)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适应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
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为此,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合作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效率。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有力推进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实训实验活动。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建立系统完备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按照“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要求,我校还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优化整合实验实训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师的教学转变的关键环节,也为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转型发展的人才基础
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整体转型夯实人才基础。我校深入实施学科团队培育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和教学团队培育工程,着力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育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发挥教师在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分层次、有计划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2]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在职培养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鼓励教师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着力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队伍。[3]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六)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凸显转型发展的社会价值
学校的转型发展,还需要科研作强有力的支撑,为此,我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积极探索科研服务教学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川东北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应用性、地方性科研为重点,坚持“研以致用”,走“产学研用一体化”之路,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校内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全力打造“秦巴讲坛”,建设校园科技文化高端品牌。结合地方需求实际和学校优势资源,构建服务川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服务平台,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为产业行业服务,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七)拓展合作办学领域,增强转型发展的创新活力
学校的整体转型发展,还需有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在继续加强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韩国草堂大学、美国东门诺大学等友好高校的合作与联系的基础上,学校将更加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专家教授互聘、人才联合培养等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教师赴海外培养的途径,加大国家西部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项目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化“社会合作”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产业核心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间的合作,着力构建基于利益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通过提供技术和咨询培训服务、互聘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场所、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联合办学等途径和形式,多渠道筹措和获取办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积极向社会“借力”发展,以服务获得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以贡献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
(八)健全内部治理体系,确保转型发展的纵深推进
坚定不移地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各项议事规则,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办学,进一步强化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各类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学术管理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依法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先试点、逐步推广的办法,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事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形成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约束的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梳理机关职能职责,完善机关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的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建设为师生服务、为决策服务、为学术服务、为院系服务的服务型机关。结合学校实际,拟在“落实办学思想体系、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拓展合作办学领域、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健全内部治理体系”等九个方面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为确保学校整体转型发展的顺利推进,我校将着重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实施细则、强化督导考核、强化经费支持、强化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对学校整体转型发展的实施给予保障和支持。
(一)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学校转型发展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校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调配若干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强化落实
四川文理学院要主动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住机遇、理性思考、主动调整、积极转型,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变抱残守缺为开放融入,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和壮大生存发展空间。学校转型发展就是要规避千校一面的趋同现象,就是要解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学术不高、应用不强”的现实问题和突破处在“夹生板”的生存困境, 就是要加强内涵建设和健全自身内部治理机制,明确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培育和凝练特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和比较优势资源,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战略,[4]重构自身的生态位和价值链,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由合格型大学向成熟特色型大学的跨越。各二级学院要以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育部审核评估其契机,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结合各自学院实际出台转型发展具体实施方案,把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强化督导考核
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和本单位实际,认真谋划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形成本单位的转型发展实施办法;各职能部门要提高对转型发展各项工作的认识,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及时掌握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转型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协调,确保试点改革有序有效推进。
(四)强化经费支持
学校财务预算和单位预算执行中确定转型发展的经费优先原则。在学校教学专项经费预算中单列应用型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校企合作等专项经费,综合利用财政拨款、企业捐赠、校企合作基金,各二级学院和相关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筹措配套经费,着力推进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学校的实施方案,把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的整体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他们在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各二级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总结、提炼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转型发展的理论研讨和舆论引导,为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5(4):1-10.
[2] 王成端.以办学的新思路推动学校的新发展——四川文理学院“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的思考与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3):12-20.
[3] 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4] 刘荣英.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河南教育:高校版, 2015(7):38-39.
[责任编辑 范 藻]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Newly-granted University
WANG Chengduan
(Executive Office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As a newly-granted university,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hould follow the practices for its development. The practices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clude implementing the idea system of running school and stressing the top plan, adjusting disciplines and optimizing the basic frame, innovating the patterns of training talents and focusing on the crucial field,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eeting the objective demand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aff and powering the team of teachers, improving the service of researches and achieving the social value, widening cooperation of running school and triggering the vigor of innovation, fostering better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and planning as a whole the resources, regularizing the inner governing and deepening development. The measures to complete the above practices include the reinforcements of direction,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finance and publicity.
whole transformation developemnt;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idea
2017-01-05
四川省第三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川教改办[2016]4号)
王成端(1962—),男,四川广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9.2
A
1674-5248(2017)03-0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