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唐胜春 任小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唐胜春 任小军
本文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改革、网络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主要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电子技术基础是我校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机械、机电、车辆、新能源等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改革,完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采用更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改革、网络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专业发展需求、适应新形势、符合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符合我校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满足创新教学要求与素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方案;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适合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完善和改进教学课件,不断完善该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完善理论课部分和实验部分的考核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考核方式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水平,建立适应现代化创新教学与素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1 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授课48学时,实验16学时。电子技术基础包含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部分,都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进一步完善并优化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建设中,根据社会对学生专业的需要以及行业、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优化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教学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现出电子技术的基础性及前沿性,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实验内容的建设要体现技术性、综合性、创新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大概在以下三个层次上进行改进和提高:
2.1.1 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理论课的基本理论方面更为合理地安排好对相关理论的验证实验内容(如验证型实验);
2.1.2 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如综合设计型实验);
用空白血清制备低、中、高浓度的质控样品,每个浓度质控样品取6份测定作为日内精密度,连续检测3天获得的结果作为日间精密度。向空白血清中加入低、中、高浓度的标准品,每个浓度各取6份,通过计算检测值与加入的标准品的比值,取平均值得到回收率。结果表明,各药物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在90%~110%。见表4。
2.1.3 掌握高新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环节上进一步推行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同时充分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开放创新性实验的机会,不断增加选题来源,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
2.2 教学条件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的发展情况,加强配套资料的建设。2.2.1 完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内容;
2.2.2 开展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在教学的网站上有该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电子题库、参考资料、器件手册、软件下载等。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网站上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关内容,整合教学资料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教学网站上提供了相关的仿真软件供学生下载使用,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之前学生可先进行计算机仿真,完善电路的设计,然后再进行硬件实验。
2.2.3 完善实验指导材料。根据实验内容的调整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实验材料,如编写实验教学手册等。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3.1 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努力探索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适合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的、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不过分地夸大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也不完全抛弃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注重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电子教案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内容的讲解方面结合板书形式来教学;实验教学中也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课件要随着实验内容的变化需要不断提高、更新、完善。
在教学中采用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如电子技术部分中的难点是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分析,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可使学生加深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理解。
2.3.2 考核方式
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探索综合评价模式和多元评估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考核两方面。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包含期末笔试闭卷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和实验成绩三部分。期末成绩以100分为标准,包含三部分:闭卷考试成绩的60%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平时作业占20%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实验占20%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在课程改革中,完善考核方式,一方面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考核方式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水平。建立适应现代化创新教学与素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管理模式。
在考试这个环节中要做到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在考试形式上,我们已能够做到全院性统考。在命题方面,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请211或985高校的教师命题,使考试更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对每一次的考卷都进行试题分析及考试结果分析,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不断完善。
2.4 教学队伍
本课程组有一支以教授和副教授为主体,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科研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
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共有8人,其中主讲教师5人,实验教师3人。5名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其中博士在读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在读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教师中2人为高级实验师,1人为实验师。年龄构成,年龄在50岁以上的2人,占25% ;40-50岁的2人,占25%;30-40岁的4人,占25%。该教学队伍是一个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气氛浓厚、团结互助的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讨论,交流教学思想和经验,总结教学规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的教学水平。鼓励课程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活动,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老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会对中青年教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传、帮、带作用显著。
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教师也上实验课,这样能够保证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不脱节。
我们注意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多到其他院校学习,多参加学术会议,增进与外校交流、提高的机会。开拓教师的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层次和水平。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使教师的科研活动更进一步地与教学活动融合,将当今科技前沿的新技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丰富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团结互助的教学团队。
[1]王波,张岩,王美玲,刘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80-382.
[2]冯钟,叶芊芊.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