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刘立亚,李澜江
(辽宁省锦州市石化医院口腔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探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许 静,刘立亚,李澜江
(辽宁省锦州市石化医院口腔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 探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处理,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高强度光聚合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微渗漏值情况,并统计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微渗漏值情况发现,在进行干预前,观察组的微渗漏值为(0.8±0.2)分,对照组的微渗漏值为(1.8±0.3)分,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微渗漏值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7.541,P<0.05)。而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5.0%,经比较,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70,P<0.05)。结论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减小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情况,并能有效促进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反应,提高填充边缘封闭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对患者牙齿进行处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光固化复合树脂;微渗漏
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治疗具有光泽艳丽、物理抗损伤能力强,机械性能好且牙体组织影响小等优点[1]。该处理需采用光敏引发体引发,故该技术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固化光源的工作效率。不同强度光照对充填体聚合反应影响不同,SOFT-START光聚合模式首先通过低光强照射,在树脂完全固化前保持充分的流动性[2],提高机械抗压应力释放时间,随后使用高光强持续进行照射,进一步提高树脂聚合反应的转化率,确保树脂材料理化性质同时尽量减少树脂聚合收缩,以减小树脂材料内部应力及粘结界面的应力[3]。本研究主要探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的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正畸过程中需拔除第一前磨牙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24.2±1.8)岁,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18~56岁,平均(24.3± 1.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设备与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的光固化灯均为法国赛特力公司生产的Mini F02616型 LED灯,其波长范围为410~490 nm,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 250 mW/cm2。治疗前所有患牙均常规制备洞型,并通过排龈线排龈处理。术中使用棉卷与吸唾器隔湿,并且在每位患者的牙颌面正中央制一个2毫米深、直径为3毫米的孔洞。对牙齿进行半分钟的酸蚀后,再进行清洗,之后吹干牙齿表面。待吹干后,可用美国3 M公司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剂涂抹,涂匀之后,需静置30秒左右,术中光照强度为1 250 mW/cm2,持续时间为20 s,采用美国3M公司Z350复合树脂填充,观察组采用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处理,首先使用650 mW/cm2对固化复合树脂持续照射10秒后改为1 250 mW/cm2再次照射20秒,之后修整抛光模型边缘后抛光。待牙齿填充完毕后,需等待1周,之后可进行实验牙的拔除。拔除时,不仅要去除牙齿根尖周围的牙组织,也要及时拔除牙石。待实验牙拔出之后,应用清水进行彻底清理,再泡进4℃的生理盐水之中,稍后使用。将所有的实验牙收集完毕,之后1天内,需将实验牙一直浸泡过生理盐水中。过后,需对其表面进行吹干。可在修复体的周围1毫米处涂两层指甲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障涂抹均匀。同时,牙齿根尖用自凝塑料进行封闭,牙冠则需在0.5%的品红溶液中浸泡1天。1天后,将其取出并除去表面多余的染料。之后打磨光滑,并进行渗漏值的判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高强度光聚合模式,即直接采用1 250 mW/ cm2对固化复合树脂持续照射30秒随后修整与抛光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微渗漏值,并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使用品红染色后观察期微渗漏值,微渗漏值判断以0~4分为标准:其中0分为无染料渗透,1分为染料渗透在龈壁宽度1/3以内,2分为染料渗透超过龈壁宽度1/3但在2/3以内,3分为染料渗透超过龈壁宽度2/3甚至达到轴壁,4分为染料渗透达到轴壁部位且存在明显延伸。治疗效果:成功为充填后患牙对刺激不敏感或仅存在轻度不适,充填物完整且无脱落,影像学检查提示边缘封闭良好,未见继发龋齿且牙髓活力良好。失败为充填后牙本质敏感性较治疗前增加或无改善,充填物松动且边缘存在裂隙甚至出现脱落现象,可见继发龋齿及牙髓活力的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微渗漏值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微渗漏值为(3.2±0.5)分,对照组微渗漏值为(3.3±0.5)分,治疗后,观察组微渗漏值为(0.8±0.2)分,对照组微渗漏值为(1.8± 0.3)分,治疗后观察组微渗漏值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17.541,P<0.05)。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成功例数为37例,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成功例数为26例,成功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70,P<0.05)。
复合树脂材料在预热后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一旦树脂与牙体相结合,其交界面将会出现一定的边缘适合性[4]。尤其是复合树脂填充进入窝洞后,受热后的树脂其弹性形变与黏性形变同时发生,进而在弹性形变未能协同时,复合树脂将存在一定的缓慢回缩现象。改缓慢回缩现象主要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5]。一旦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将会导致复合树脂回缩速度的加快[6]。故应用复合树脂充填充牙洞存在发生边缘微渗漏可能[7]。
针对两组干预前后微渗漏值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微渗漏值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观察组使用的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在进行温度转化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了温度上升速度,进而更好的提高了树脂分子的移动效率,促使未参加反应的活性基团相互碰撞频率加大,树脂分子间更为广泛的相互交联[8],同时提高了机械性抗压能力,且随着树脂分析见交联率的增加,其内部空隙显著减少,最终达到减少微渗漏值的目的。统计整体临床效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因对照组采用的高强度光源,在显著缩短树脂固化时间同时,对固化起始阶段树脂的流动性存在不利影响,引起高强度刚性修复体增加,进而出现微渗漏的增多。而使用SOFT-START光聚合技术后,对固化起始阶段使用强度较低的光照能有效的延缓复合树脂固化过程,提高了聚合收缩过程中复合树脂的流动性,更利于复合树脂流动性补偿聚合产生收缩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本组可以认为:SOFT-START光聚合技术能显著减小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促进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反应,提高填充边缘封闭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冯瑶,刘霜,王健平,等.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2-55.
[2]张文彦.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与Ⅰ类洞聚合收缩应力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7(36):188-189.
[3]周良,李继遥.复合树脂修复活髓牙术后敏感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4):282-285.
[4]周璟.充填方式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2,27(3):199-200.
[5]于博.固化光源对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31(4):370-372.
[6]于博,秦宗长,李沫函.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对复合树脂充填效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6):55-58.
[7]王晓宇,马书娜.Ceramage聚合瓷嵌体和纳米树脂嵌体边缘微渗漏的对比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4,28(6):373-375.
[8]王晓宇.Ceramage聚合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