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4-14 06:27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核心

李 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儒学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 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我们要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儒学;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一方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传承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学习传承弘扬创新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根基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产生的价值体系。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是先秦时期我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学文化,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道德伦理为特质。儒学文化以仁为核心,以修齐治平为根本,以和为贵,就是以道德伦理为特质的表述。习近平同志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2]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丰富中华精神,对形成和维护中国的团结统一,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不忘本来才能创造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的养分。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同志在“9·24讲话”中特别强调:“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2]这些世界难题,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2]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同志从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择要列出了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15项或15个方面。习近平同志接着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公民个人层面追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都吸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彰显着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内在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从某种角度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系,源远才能流长。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首要内容。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强国爱民富民民乐的思想,就为之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人民可以亲近,而不能下看即看不起人民。“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蔡仲之命》)民心并不固定归附谁,谁爱民,给民众好处,民心就归附谁。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谓国家当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君主的安危,国家的存亡,取决于百姓的地位和生存状况。儒家的民本思想又同仁政、德治、善治,同安民、富民、乐民思想密不可分。

儒学文化的核心是仁,体现在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中就是要实行仁政、德治、善治,用以养民、惠民、安民、富民。《周易·系辞下》说:“何以守位?曰仁。”用什么保护政权,用仁。《尚书·大禹谟》提出:“德唯善政,政在养民。”《尚书·皋陶谟》说:“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有德才能推行善政,为政的目的在于养民;使民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戴。“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尚书·太甲下》)民众并不是永远归附于某一君王,他们只是归附于有仁德的君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君主行仁政、施德治则天下归心。讲道德、说仁义的孟子,极力倡导仁政,认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夏商周三代是孔孟儒家憧憬的理想政治,孟子说:“三代得天下以仁,其失天下以不仁。”(《孟子·离娄上》)夏商周三代能得天下是因为以仁,后来失天下是由于不仁。这可以说是从三代兴衰存亡的历史比较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孟子还扩而充之要求全社会实行仁,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荀子指出:“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荀子·富国》)“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荀子·王霸》)儒家主张重民本,行仁政、德治、善治,都是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安民富民乐民。国富兵强以及安民富民乐民又是相互联系的。《周易·益》:“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减少君主和官吏的财产,增加民众的收入,民众就高兴得很,感激不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实现富民的方法是“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鲁哀公还担心民富会导致国贫,孔子回答说:“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家语·贤君》)孔子认为,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和基础,国富只有奠基于民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并得到保障,因此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礼记·大学》强调德性与民众之重要:“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必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主张安民富民乐民。他反对诸侯发动不义的战争,指出发动战争的是“罪人”。因为争地一战,杀人盈野,争城一战,杀人盈城,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民众根本不可能安民乐业。孟子关注民生,主张富民。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食,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孟子不仅主张安民、富民,而且主张乐民,主张“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君主要与民同乐,而不能独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但根基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两者虽有历史传承关系,但它们作为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和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不同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所决定,服务的对象、实践的主体、实现的价值目的和价值目标不同,两者的性质、地位、作用是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新社会和新时代的传承和升华。当前在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研究中,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较多;研究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相对较少。

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该社会经济政治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古代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农耕社会,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封建宗法政治制度,决定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主体的儒学文化有其两面性。儒家文化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其科学的、民主的、进步的精神,为人们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建功立业提供了道德启发,也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中国也有其时代价值,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儒学思想文化毕竟产生和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受生产规模狭小、人们的思想方式和交往方式不宽广以及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限制,必然有其过时的以至封建的、落后的因素,也是应当承认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绝对主义的态度,要么数典忘祖,否定一切,搞历史虚无主义;要么一切都是古代的好,肯定一切,搞复古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既不能割断两者的历史联系,丢掉根本;也不能忽略甚至否定二者本质区别,忘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艰巨任务。《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之重民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主张,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使民众在封建宗法制度和秩序之内生存和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反映这种阶级社会关系的儒家思想学说,必然打上社会的、阶级的烙印。即使主张“民贵君轻”的孟子,他在与滕文公讨论治国理政时指出:“民事不可缓也。”主张“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主张夏商周“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他同时也把统治者、官吏称为“君子”,把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老百姓叫作“野人”。他指出:“夫滕,壤地偏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孟子·滕文公上》)君子就是统治野人的,野人就是养活君子的。孟子主张推行井田制,以维持官吏与老百姓的区别,同时,“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同上)。孟子在与农家许行辩论时还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养活)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同上)。孟子重民本民生,主张“民贵君轻”;但他又认为,民众是劳力者,是专门受人统治、养活统治者、官吏的“野人”,那些劳心的治人的统治者、官吏才是“君子”。由此可见,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两重性:有重民本民生的积极因素,也有宣扬英雄史观否定劳动人民主体地位和伟大作用的消极因素,需要科学分析,认真对待。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上述孔孟关于强国富民及民本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学说以致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是精华和糟粕、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且常常糅合在一起。精华是指科学的、民主的、人民的成分,糟粕是指封建的、落后的、迷信的因素。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传统文化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成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他多次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3]203无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的要求。时代需求是转化和发展的关键。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至少应该坚持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方向原则。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产生并长期存在于封建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必须进行转化和发展,才能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相协调、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相协调、相适应,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凝聚雄厚的民众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升华和超越。这既体现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殷切期盼。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有鉴别才能发展。从纵的历史发展说,我们的古圣先贤提出的强国富民、国泰民安的治国理政理念包括“民贵君轻”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真正重视和实施的极为罕见。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间,只不过是有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已。只有在当代中国,我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指导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在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横的国际比较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已经从贫穷落后的被人欺凌的弱国,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群众广泛认同、认真培育和积极践行,必将大大增强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反映了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相结合,产生并不断发展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两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厚的思想滋养,又被融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通过中国的民族特点,通过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等表现出来,易于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发挥其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作用,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是给中华传统文化贴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不是把传统文化拔高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不是两者简单地、机械地加在一起,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研究,将其精华部分融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条件得到升华、超越;既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新的条件下得以传承和弘扬。习近平同志在“9·24”讲话中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2]

第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劳动群众则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但在旧社会,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反而被统治者及其文人视为无知无识的“群氓”,需要他们这些“英雄”来启发教育统治管理。即使如前所述孔孟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不能跳出逃脱这种唯心史观的泥潭,这是历史使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群众成为我国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的主人、社会生活的主人,他们创造历史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正进一步发挥出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就是人民的胜利。只有在这时,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民生思想,才能逐步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非对抗性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关系,这些关系背后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人们根本利益一致,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调整不断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生产力的主体是人,解放生产力就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发展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各种改革,就要改革不适应、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都离不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每个公民都应当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国家好,社会好,个人才能更好;反过来说,每个公民都好,都培育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我们的国家、社会才会更好。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2014-9-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光明日报,2012-11-16.

【责任编辑:薛明珠】

2017-02-0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编号:2015BKS006)。

李冬(1962—),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儒家文化研究。

B222.9

A

1672-3600(2017)05-0050-05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