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2017-04-14 06:22陈利强刘立红刘冬影
山西农经 2017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黑河学院

□陈利强 刘立红 孙 晶 刘冬影 历 亳

(黑河学院理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陈利强 刘立红 孙 晶 刘冬影 历 亳

(黑河学院理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建设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针对对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内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质量保证进行了探讨。

应用化学;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因此,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新要求,即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与综合能力的人才。而应用化学专业的内涵特点会进一步导致本专业所培养的应用化学人才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1]。

黑河学院是一所地处边疆的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在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与教师工程技术教学水平是否相协调;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与教师及教学资源统筹是否相一致等。因此,黑河学院应针对地方人才需求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体系,不断对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目前黑河学院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集中在化学实验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两个层面上进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地方性原则

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黑河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立足基石应该是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和优势行业,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基于以上原则,黑河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紧密结合区域行业特点和资源特点,在优化配置本校的教育资源基础上,构筑起一个由校内外和课内外相结合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1.2 学科性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方面应遵循学科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及学科发展规律,另外一方面需要满足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在此基础上,黑河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打破了传统按课程设置实验室的规矩,而是着力按照学科特点,对应用化学专业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合理配置、统一管理,并最终实现共享。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突出地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

1.3 以人为本原则

黑河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构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总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从而分步实施不同阶段的小目标。在本教学体系实践过程中,着力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其他地方高校着力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谋而合[3]。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寄希望所培养的人能直接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生产和管理等[4]。因此,黑河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和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课程。目的是要着重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2.1.1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实践教学的实践者。因此,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建设具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团队[5]。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不仅具有夯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拥有较高的实践教学经验水平。因此,近年学院大力培养年轻教师,让其成长为“双师型”的教师。实现上述,理学院首先鼓励年轻老师考入到国内化学专业强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跟班进行相关课程学习,提高教师学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再次,有计划地与国内相关具有优势的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岗带领学生实习实训;最后,在每周三下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化学系主任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有关的环境和制药领域的标准和行业规范法规等,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课教学水平。

2.1.2 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其他兄弟院校的以往经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聚焦于学科性和应用型等两方面特点。学科性建设的发力点应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对原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整合和优化实验项目。因此,在此过程中梳理出需要剔除的实验项目,并补充新实验,补充的新实验应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并能体现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其次,实验教学项目的设置严格按照认知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创新实验的顺序进行设置,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认知实验和基础实验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科学实验方法;综合实验与设计创新实验着力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6]。最后,学院牵头应用化学系广泛开展与黑河市环保局、检验检疫局和自来水厂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产学研合作办学做实做强。加强开放实验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开放实验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及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地方院校缺少办学资金的现状,开放实验还可缓解实践教学与仪器设备不足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加强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和开放实验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2.1.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包含认知性见习、专业性实习和专业课程设计等,而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与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思想,应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基本原则。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不应只关注数量,还应注重质量,即增强内涵建设。实现内涵建设的主要途径是一手抓实习指导教师自身建设,一手抓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在实践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深入生产车间,扎根一线,而非“走马观花”的参观。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即由学校的一名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一名高级技术人员对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每日撰写实习日志。双导师制的确立可以有效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按质按量的完成。

2.1.4 注重毕业论文质量。检验学生综合并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的最终途径就是毕业论文设计。各学校基本都在大学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及写作,通过该环节来培养学生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检验其是否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理学院每年在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在选题前组织专题讲座,同时做好宣传及动员工作,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选题,要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毕业论文撰写必须按照学院规定格式及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并如实记录相关记录。

2.2 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1 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校、院和系三级层面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专项专业技能。如: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加并获奖的竞赛活动主要有全国大学生“TRIZ杯”大赛、“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比赛都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对学生培训及指导,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比赛成绩。与此同时,学校及学院两个层面上同时加大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奖励力度与比赛经费支持力度,根据获奖项目的层次有差别的奖励与激励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

2.2.2 培养学生考职业资格证意识。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后多参与化学化工类的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的水平等级考试意识。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达到相应工作年限后可以考以下职业资格证: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消防师等。通过这种考职业资格证的意识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为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2.3 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众所周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等能力,另一方面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团队意识等。科技文化活动不单能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

总之,在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成后,应严格执行。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创新教育,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只有通过上述措施,才能在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进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可用之才。

[1]潘路,王凤武,鲍霞,等.化学化工类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82-83,162.

[2]杨金田.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28-132.

[3]金凌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24-26.

[4]史兵方.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广东化工,2012,39(9):217-218.

1004-7026(2017)12-0105-02

O69-4;G642.0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2.085

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院级项目(X j g1441)。

陈利强(1983-),男,江西省樟树市人,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催化及应用化学相关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黑河学院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初等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到张掖看黑河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学院掠影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
能源电力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西行学院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