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戏剧分场始于戏剧产生之初,在古希腊戏剧中就能找到例证,戏剧分幕始于近代的自然主义戏剧,成为划分行动的手段和方式。在多数大型戏剧中,都会分幕分场。也存在只分幕或只分场的情况:幕是情节发展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是一个大单位。每一幕与每一幕之间时间会发生变化,空间可以一样也可以改变;场一般是比幕小的一个戏剧单位,是情节发展中一个小的段落,每一场的时间也会发生改变,空间可变也可不变。在现代戏剧中,幕和场的划分越来越不明显,但是每一幕每一场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
戏剧最终是要呈现在舞台上的,由于舞台条件的制约,事件的发展每变换一次环境,就必须变换道具和布景。道具和布景的变换,不能在演出过程中进行,必须要停下来进行,这就形成了戏剧独特的时空观,时间空间的变化必须通过中断动作来实现,方式就是换幕换场,这造就了戏剧结构分幕分场的特点。谭霈生先生说:“在绝大多数的剧作中,分幕(场)乃是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戏剧形式。”[1]228幕和场是剧作家对于故事的时空进行组织选择的结果,主要功能就是切割时间,改变地点。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例,故事发生时间为早上到半夜,第一幕发生在早上,周公馆的客厅;第二幕发生在下午,周公馆客厅;第三幕发生在夜晚的鲁家;第四幕发生在半夜周公馆的客厅。每变换一幕都是为了时间的切割或地点的转换。
戏剧运用分幕分场表现时空变化是比较晚的。古希腊戏剧只分场不分幕,通过人物下场、上场的方式来区分场次,由“歌队”把场与场连接起来,并用合唱的方式讲述场与场之间发生的事。场次不等,演员上台摆好姿势后再演,戏剧的时空观念除了用布景、道具来表现外,就是靠歌队唱出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已经用分幕来表现时间的变化,但是分幕仅仅是一种形式,当时并没有广泛的使用幕布,经常是一幕到底,剧情中时空的变化主要靠演员说出来。1880年以后,欧洲的舞台才广泛的运用幕布来遮掩舞台上的换景,运用关灯开灯营造时间流逝的感觉,从此戏剧开始运用分幕分场的方法表现时空的转换。
西方戏剧体系是建立在艺术“模仿”生活这一美学观念基础上的,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西方戏剧也称作“摹写式”戏剧。时空设置是为了追求真实性,时空包括两层的含义:一是内容时空,指戏剧故事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舞台再现生活,根据不同的时空变化更换不同的布景。虽然舞台布景由彩绘布景到写实布景的变化,但是布景一直讲究“一戏一景”,每一幕戏剧的时空相对一致。二是形式时空,指戏剧演出的时间和空间,演出的时空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演绎剧情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空间是演绎剧情的舞台。运用以景分场的方法,使情节延续的时间与观众感到实际演出的时间大体一致。而时间的流逝跨越是通过场与场、幕与幕的间歇来实现,从而使舞台时空与现实时空相似。
剧作家为了达到时空真实,在创作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就此提出了“三一律”,即时间一致、地点一致和情节一致,也就是表演的时间与所表演事件的时间相一致,一部戏剧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三一律”是为了规范戏剧的时空想象,是由戏剧演出时间的有限性和舞台空间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为了让戏剧故事感真实,戏剧所描述的时间长度与空间地点要尽量与演出时空相一致。古希腊、古罗马悲剧、古典主义戏剧以及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基本上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三一律”所限制的舞台时空观的支配。近代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易卜生,其戏剧故事情节的设置一般也限定在一天时间,一个地点,如《玩偶之家》的三幕发生在海尔茂家,《社会支柱》的四幕发生在博文克家。虽然“三一律”在剧本创作上不是严格遵守,甚至还曾遭受猛烈的抨击,比如莎士比亚虽然对舞台时空的有限性作大胆的突破,但是每场戏剧剧情发生时间和地点仍旧是一致的,整个戏剧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与空间的变换也是有一定限定的。例如《奥赛罗》,全剧五幕十场,第一幕都发生在威尼斯,从第二幕到第五幕发生在塞浦路斯,十个地点变换了十二次之多。这种富于变化的时空正是在分幕分场中完成的。
戏剧的时空不同于长篇小说无限的时空,长篇小说可以展现恢弘的图景,厚重的历史,阅读无所谓地点,无所谓时间,随手拿起即可阅读,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人物性格的发展是有一条连续的发展的轨迹,可以经历很长的时间,而不用受时空的限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部作品可以描写上百个人物,有错综复杂的事件,情节可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甚至可能有多个主题。戏剧则不同,它需要把人物的纵向生活进行横向切割,切割成一个个具体时空发生的故事,是富有代表性的生活横截面。例如老舍先生的《茶馆》,选取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三个时代,发生在茶馆里的生活片段,三个横截面展示了清末到抗战胜利近五十年北京的社会变迁。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时间流逝是十多年,第二幕和第三幕之间的时间跨度是三十多年,通过幕的转换表现时间的流逝,把舞台空间与演出时间的限制放到幕与幕之间。每一个生活的横截面就是戏剧中的一幕,相对完整的剧情片段组成剧本整体,戏剧的情节发展有严格的规范与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在集中的场面场景中展现戏剧冲突和戏剧情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戏剧舞台技术的发展,现代戏剧的舞台时空可以跨越数月、数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戏剧早已打破“幕”的限制,出现了从头到尾都不关闭大幕,而利用灯光等手段来交待时间的推移,控制舞台空间,显示环境的变化和特征,戏剧的时间空间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无论其时空有多么自由,表现多长的时间跨度,演出的时间是一定的,观众的欣赏时间也是一定的,演出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戏剧是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幕场被打破,用其他的表现方式来代替有其必然性,但作为传统戏剧切分时空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在有限的舞台时空内展现紧凑、动人的生命瞬间。
幕场是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的段落,一幕一景,将剧情的发展切分成若干幕,分幕分场关系着戏剧的总体布局,限制着戏剧剧本的文本创作,是西方传统戏剧结构思维的体现。
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对于幕场的布局是在对戏剧结构进行布局,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就指出:“照例应该先写布局再写各场……先写各场,然后迁就它们去布局,会让剧情的发展甚至对话都是勉强的,许多的劳动和时间都白费了,工地上只是一大堆木片刨花,这是何等的悲哀!”[2]148每一幕、每一场的比例、平衡和相互联系是很重要的。在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每一幕、每一场表现哪些戏剧场面,展示哪些剧情,哪些是主要场面多着笔墨的进行描述,哪些是次要场面一笔带过,哪些是调节气氛的穿插场面,哪部分是情节的发展部分,哪部分是戏剧的高潮部分,等等,都是提前构思设计的。正如顾仲彝先生所说:“在写出第一句台词之前, 先把全剧的结构拟定出来, 先把原始材料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分成几起, 初步规定了几幕几场, 然后把每一幕的布景计划出来, 把戏里所需要的东西画上去。”[3]144将连续不断的戏剧情节压挤成几个段落,完成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每个段落中,矛盾冲突作宽幅的集聚,情节发展线纵横交织,以网状形态压缩在段落之内。高度压缩的段落运用幕场的表现形式。在每一个幕与场中,主线副线交织成交叉的集结体。幕与幕,场与场之间主线副线纵横交错成一个故事情节的整体,纵线是隐伏在幕与场之中,起到连贯作用。一幕一幕的向高潮逼近,这样矛盾冲突在各个段落之内,也就尽可能地横向发展,而当段落中的矛盾冲突凝聚到极度状态,就形成了一个最具冲突性的段落,冲突的高潮也就爆发了。
在具体到每一幕、每一场的布局中,传统戏剧的开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总是旨在预先唤起观众对全剧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总体兴趣,并通过情节的某些预示,引发观众的好奇。戏剧的中部,按照弗莱塔克所认为的应该具有提高和加强观众兴趣的作用,因此富于戏剧性紧张感的场面和悬念通常会在这一部分集中安置,这一部分展现出了剧作家们制造、维持、悬置、加剧和解决紧张感的技能。戏剧的结尾一般包含着高潮部分和结局部分,由高潮导向结尾,合情合理地解开情节的“结”。
以曹禺的《雷雨》为例,作者对开幕的时间和剧情场景都作了精心的布局安排,并没有直接的表现过去发生的主导恩怨,而是在早上到午夜不到24小时的舞台时间内,展开长达30年的情节线索,30多年前的戏为暗场,30年后的戏为眀场,全剧的矛盾冲突极其错综复杂,全剧八个人物几乎每两个人物之间都有矛盾,总共约有二十几对矛盾,通过人物的冲突间接地表现出来,把过去和现实交错成统一的整体。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地展开矛盾,而是成功地借鉴了古希腊悲剧、易卜生等人剧作“锁闭式”结构的经验,将长达30年时间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一夜表现。作者选择了周朴园为镇压罢工从矿上回家,第一次同家人相聚发生“吃药”这场冲突,作为剧中主要矛盾的开端,拉开了全剧错综复杂斗争的帷幕。在地点的选择上,全剧四幕只有两个景,其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厅,通过这间屋子的安排,将30年前发生的事件同目前正在进行的故事有机地、形象地交织在一起。在众多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开始全剧的冲突,并精心选择全剧的中心事件。
在幕与幕的安排上,十分注意在一幕结束的紧要关头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将观众“悬”在那里,如第一幕“吃药”这个场面之后蘩漪含泪奔下,周朴园在这一场冲突中取得了表面的胜利。紧接着作者写他斥责周萍这两年很不规矩,使周萍虚惊一场,以为他同后母的事被父亲发现了。后来知道,周朴园还不知道此事。然后,周朴园要吸烟,周萍忙为他点烟,就在周朴园端坐在客厅徐徐吸烟时幕落下。幕虽然在表面十分平和的气氛中闭上了,观众却迫切地想知道:后事如何?蘩漪经过“吃药”这场欺凌之后将会怎样?一连串的问号使观众期待第二幕的开启。
每一幕的设置也是相互照应,前后统一。重要的事件前面必有埋伏,如四凤、周冲触电而死的电线,在剧中前后做了五次埋伏,使观众对于后面的触电一点也不感到突兀。第三四幕中的雷雨天气在第一二幕中也有伏笔,登场的人物多次交待天气闷热,多次开窗,时不时地还传出来蝉鸣,指示这是一个闷热的炎夏。
故事开端是第一幕,发展是第二幕和第三幕,高潮和结局是第四幕。整部剧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且每一幕中都有自己的小高潮。例如第一幕,一开始通过鲁贵与四凤的对话交代了全剧的人物关系,但着重揭示了周朴园与蘩漪、蘩漪与周萍的矛盾。接着通过蘩漪与四凤、周冲、周萍的几个场面的戏,将矛盾进一步展开,写了周萍要走、周冲想帮助四凤上学、蘩漪不愿吃药几件事。这几件事中,周萍要走是全剧的中心事件,但在第一幕着重表现的还不是这件事,而是“吃药”这件事。演周朴园上场,逼蘩漪吃药,形成了第一幕的高潮,而且这个高潮的特点是将上述三件事都糅合在一起,将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矛盾,也即这一全剧的主要矛盾表现得极其强烈。
在剧中不仅仅每一幕各有起承转合,而且一些重场戏本身的展开也各有起承转合,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戏剧片断。例如第二幕鲁妈“发现”四凤帮佣的周家就是30年前自己倍受凌辱的周家,这一戏剧场面的展开就是《雷雨》运用“发现”手法使剧情发展曲折的一例。鲁妈刚上场时,一家人拉家常,舞台上节奏是轻快的,鲁妈同两年未见的女儿相见,心情很愉快。然而,等她坐定下来,看着这个客厅陈设的红木家具、旧式的立柜,还有那大热天紧关着的窗户,她似乎在哪里见过,一种可怕的阴影笼罩在她的心头。于是,这一场面的矛盾揭开了。鲁妈为了证实这一家是否是30年前的周家,惊悸地吩咐女儿:“凤儿,你去看,你去看,那只柜子靠右第三个抽屉里,有没有一只小孩穿的绣花虎头鞋。”四凤看后回答说“没有”,她这才心里略为平静一些。鲁妈与四凤继续拉家常时,又发现这家姓周,她的心又提了起来,四凤拿来立柜上侍萍的照片给妈看,这一看犹如当头一棒,几乎使鲁妈昏死过去。四凤走开后,她拿着相片痛苦地喊出:“哦,天哪……好不公平的天哪!”猜疑完全证实了,她悲愤到了极点。此时,可以说形成了这一戏剧场面的小高潮,观众的情绪也在此时跟着人物一起激动起来。紧接着鲁妈要女儿马上回去,这一行动有力地表现了鲁妈誓不与富人家来往的决心,也使这一重场戏告一段落,下面展开的又是一个新的戏剧场面。
剧中也注意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的交叉。《雷雨》在体裁上是悲剧,它的基调是使人悲痛、郁闷,但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能一悲到底,需要有抑有扬的喜剧性场面相对照,否则观众会吃不消。一般的做法是通过悲剧性场面和喜剧性场面相穿插、人物穿插等手段来实现。在剧中鲁贵是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人物,他身上有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等喜剧性因素,他在舞台气氛的转换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另一个有喜剧因素的人物是周冲,天真的性格、憨直的语言给喜剧舞台带来喜剧性的变化,比如第三幕中周冲去鲁家“送钱”的场面。
戏剧的幕场结构是戏剧形态发展进化的产物,是不断完善的美学思考的产物,是戏剧不断走向成熟的产物,并且在今天的许多戏剧中仍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节奏,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束四个阶段,形成发生、进展、顶点和解决这样一种节奏。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多种成分,它所创造的节奏是复合型的。幕场是戏剧外在节奏的有效形式。场,通过舞台人物容量的变化而生节奏;幕,通过大幕的起落来完成空间与时间的转移,并在观众的视觉上割断两幕戏之间的视觉联系;灯光暗转一方面表示时间的跨越流逝,另一方面也分割着观众的视觉。分幕的形式正好体现了生活的自然节奏,是社会生活中事物发展阶段性的表现,是艺术形式日趋完美的表现。阿契尔这样论述:“分幕并不只是一种俗套,而是一种能形成故事的节奏的有价值的手段……一个具有清晰而平衡的分幕结构的剧本,比起没有分幕结构的剧本来,要算是一个更高级的艺术有机体,正像脊椎动物比起软体动物来是一种更高级动物一样。”[4]116把幕场组织方式的意义上升到美学的层面。
幕和场标志着某一激变发展中时间上的阶段性,而每一幕又有其相应的一个小的激变,有它的顶点,也有它暂时性的解决。从整体上说,其情节发展的起承转合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及相对的不可分性,如潮水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冲向大海。顾仲彝说:“所以每一幕戏(或每几场戏一个段落)都有自己的小危机(或称转机),发展为小高潮,而幕终得到暂时性的解决,然而在另一幕(或另几场戏一个段落)里掀起另一个小危机、小高潮,直到最后的大高潮,接着就是总解决而结束。”[3]183
戏剧的第一幕往往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更为复杂,需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在很短的时间内介绍清楚人物的关系、故事发展的背景等,既要吸引观众,让观众有所期待,又不能让观众把握全部的剧情。戏剧情节的节奏大多从平静开始,经过波浪式的发展到达高潮,随后迅速回落到平静的状态,结束情节。从戏剧节奏的强度来看,第一幕一般是明朗的,但又不是特别响亮,因为戏剧节奏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如果将力量倾注的过多,会让后面的几幕显得拖沓,容易损害其他几幕,狄德罗曾告诫剧作者:“假如你从强有力的契机着手,以后就需要写得和它同样紧张,否则就完全衰微了。有多少剧本就垮在第一幕上啊!”[5]108我国清代剧论家李渔也讲过“开手宜静不宜喧”[6]49,两种论述异曲同工。
中间几幕是戏剧情节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第一幕的开端和最后一幕的结束中间的过渡阶段。戏剧是浓缩性的艺术形式,因而中间的几幕故事应该是简练的;另一方面,这部分是讲述戏剧的主要内容,是故事的骨干,是情节发展到高潮阶段前的力量积累,就如霍洛道夫所说:“中间几幕不仅分开了系结和解结,在一定的意义上还推远了解结和系结之间的距离。”[5]34故事既要简练,又要“推远”,这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然而这又是必须加以克服的矛盾。如果剧本开篇到结局过长,就意味着会削弱戏剧的紧张气氛,降低戏剧性;反过来,戏剧开端和结局很近,就意味着主人公的性格不能刻画充分,情节发展不能太饱满。这部分的矛盾应该是逐步激化的,戏剧节奏上应该是渐快的。
接下来是高潮,这是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最紧张的阶段,主人公的命运处在最关键性时刻,是戏剧最富有意义的一刻,对于观众来说,这是情感最激荡的时刻。观众在高潮过后,注意力会相对松散,等待着结局,因此在大多数的戏剧中,高潮一般安置在戏剧的后半段,即戏剧的最后一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曹禺的《雷雨》等,戏剧的高潮不会出现在戏剧的前半部分。
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双方较量的结果。从故事情节发展来说,是从动态转为相对的静态,结局时减退的紧张并不是下落,而是冲突的新阶段的准备和酝酿。在戏剧的结尾,虽然转入相对的静态,但是对作品的主题却是最充分、最后的彰显,结局是戏剧思想的顶点和哲学的顶点。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7]203
在古希腊戏剧中没有幕布,戏剧不分幕,但是用歌队穿插的形式间隔戏剧,起到分幕分场的效果。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全剧分为十一场,其中除掉开场、进场歌、四次合唱、退场,实际上是四场,相当于四幕剧。故事讲述改变了古希腊神话讲故事的方式,将忒拜城闹瘟疫,俄狄浦斯按照神的指示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设置成戏剧的开端,不同于原来神话按照俄狄浦斯出生开始讲起的叙述方式,把故事快到结尾的地方改为戏剧的开场。这样的安排以开场事件作为原点,故事的情节既能向前推进也能向后倒退,现在与过去相互交织,故事急速地向高潮推进,使得整个戏剧更具戏剧性和节奏感。
戏剧节奏与观众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分幕分场可以有效地缓解观众紧张的情绪。不同幕,不同场的戏,与剧情相适应的节奏,既能让戏剧产生戏剧性的紧张感,又能舒缓观众的紧张感。一般一部剧的演出时间有两三个小时,这期间人物的行动一直处在一种连续不断的发展中,一直上升,一直紧张,丝毫不放松观众的注意力,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观众会由于太过于紧张而感到吃不消,审美过度疲劳而弃剧。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也需要感情上放松一下,喘口气,需要短暂的间隙去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预测随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故事情节需要曲折有新意,戏剧节奏需要有紧张有松弛,分幕分场可以让观众所体验到的愉快不断增长,每一幕既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又能暂时的满足观众的期待,还能推动行动的发展。灵活驾驭戏剧节奏的高手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为了不让节奏呆板单调,会在喜剧中多一些抒情性的场面,在悲剧中插入一些喜剧性的场面,从而使戏剧呈现出一种有张有弛,张弛有度的音乐美。
总之,戏剧中的幕场不是某人一时兴起的发明,而是在戏剧产生的漫长历史中,在戏剧创作演出实践中总结、提炼并逐步规范和凝固下来的,是与镜框式舞台艺术相辅相成的一种形式。幕和场伴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不断的衍变,是戏剧艺术形式的日趋完美,体现着严密的哲学逻辑与美学思维。虽然今天许多的演出取消了关闭幕,但是演出过程中的“暗场”也是关闭幕的一种演变形式。
[1] 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论戏剧诗[M].徐继增,陆达成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 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4] (英)阿契尔.剧作法[M].吴钧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5] (苏)霍洛道夫.戏剧结构[M].李明琨,高士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 李渔.闲情偶寄·格局第六[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
[7] 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