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高级中学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前言:微视频在现代教育行业中属于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对其存在不同的理解角度,大致分为短片、短视频以及微视频。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依靠计算机以及网络来完成教学。将微视频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当中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先进性以及科技性,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视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程度,科学利用微视频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真正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并不仅仅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而是学生没有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微视频可以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等内容,以一些游戏、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这门课程。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1]。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面的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在这门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有利于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包含着难度不一,重要程度不同的大量知识点。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有所侧重。利用微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筛选有利于使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精力和时间,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1向课堂导入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直接讲解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技术课程中蕴含的了乐趣,更无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2]。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以微视频的方式导入到课堂当中,并在其中融入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元素,从而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门课程的讲解活动当中。例如,教师讲解到教材中“什么是人工智能”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视频,并剪辑成为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比如,在《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中,机器人在一些项目当中几次战胜人类。通过这样的微视频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就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2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包含很多实际操作的内容,教师可以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操作过程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侧重点以及细节点。教师可以将微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搭配教师的口述讲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3]。例如,教师讲解到教材中“模块化程序设计”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下载一个录屏软件,并在该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设计操作,利用录屏软件将这个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微视。在课堂上讲解到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时,通过反复为学生播放微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这个章节的内容。如果学生对某个步骤没有充分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慢放微视频的方式使学生透彻理解该知识点。
2.3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教材中“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个部分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知识点总结下来,并分别以微视频的方式将其讲解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络当中,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微视频的内容进行学习,将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结合微视频对本章节的内容展开讲解,侧重讲解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或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从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形势来看,将微视频融入到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与目标相契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利用微视频开展教学活动的意义,并利用微视频向课堂导入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以及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通过本文对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