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中学抗日游击队主要革命活动及历史作用探究

2017-04-14 04:15程敬恭张浩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青山游击队八路军

程敬恭,张浩明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成成中学抗日游击队主要革命活动及历史作用探究

程敬恭,张浩明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学。抗战初期,进步的太原成成中学师生为抵御外辱和救亡图存,于1937年组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奔赴抗日战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最主要的功绩是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了武装斗争、地下斗争、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等主要革命活动。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在对敌战斗、思想宣传和输送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革命活动;历史作用

太原成成中学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它最初仅是民国时期太原一所由北平师范大学晋籍学生创办的私立中学,校名“成成”二字取自《中庸·自成章》中的“成己成人”之意。然而正是这座普通的中学,在20世纪30年代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活动场所之一。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进驻该校,使得这所普通中学曾一度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北方抗战的前线指挥部。1937年10月10日,在周恩来的关怀下,“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在山西省清源县成立,同年11月5日,更名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以下简称“成中抗日游击队”)。这支师生抗日武装,在时任校长刘墉如的带领下,投笔从戎、举校从军、共赴国难,走向抗日战场第一线——大青山。这样的一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抗日武装,在当时的中国绝无仅有。它不仅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大创举。

一、成中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革命活动

成中抗日游击队最主要的革命活动即“参与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开辟,英勇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写下了一段值得铭记的辉煌篇章。”[1]其开展的革命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开展武装斗争

成中抗日游击队的主要武装斗争活动分别是对日寇和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成中抗日游击队进入大青山后,被编入到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该支队司令员由李井泉担任,支队人员由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120师师部直属骑兵营下辖连以及成中抗日游击队组成。

首先是对日寇的战斗。在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的主力痛击日寇率先在大青山腹地——绥中地区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成中抗日游击队也积极地投入到了对日作战、开辟大青山游击根据地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率先开辟的地区是位于大青山西部的绥西地区。1938年10月,成中抗日游击队二连(连长为学生阎焕景)全体成员、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部分成员和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向绥西地区进发。同年12月,成中抗日游击队二连先后在乌兰乌素和萨拉齐同日军正面作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成功击退日军扫荡,成中师生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伤亡十余人,二连连长阎焕景壮烈牺牲。

1938年秋,成中抗日游击队一连全体成员、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一营三连全体成员和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向绥南地区蛮汗山进发。同年12月,日军千余人对我军展开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成中抗日游击队和主力部队经过奋勇战斗,成功击退了日寇对我军的进攻,开辟了绥南游击区。特别是1939年5月在绥南地区的二龙宿太战斗中,成中抗日游击队数名学生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满20岁。这些有志青年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青山地区和太原成成中学校史上,也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

在对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的阎焕景﹑阎焕曜﹑阎焕春三兄弟,是成中学生的优秀代表,也是投笔从戎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1938年,在萨拉齐对敌战斗中阎焕景壮烈牺牲,时年19岁。1939年,在二龙宿太反扫荡战斗中,阎焕曜壮烈牺牲,时年18岁。1942年,在武川反扫荡战斗中,阎焕春壮烈牺牲,时年22岁。在本该学习的年纪,他们却把国家民族危亡同自身的命运联系到一起,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其次是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战斗。大青山地区的国民党杂牌军是“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为了能尽可能地使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里,我军多次派人劝说其司令员苗国华坚持民族大义,停止反共活动。但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决定对其清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运用巧妙的策略将其各个击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率先在绥中击败敌人十二团三连,取得了剿灭战的首捷,随后又消灭了敌十二团团部。”[2]

(二)开展地下斗争

同正面战场同等重要的地下隐蔽战线,同样活跃着成中师生的身影。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的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隐蔽战线工作的地下工作者们,则需要具备机智、勇敢等多方面素质。一些成中师生在大青山地区从事的地下隐蔽工作,应该被永远铭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学生王达仁和教师宁德青。“1939年5月,王达仁独自一人在归绥凉城五区(卓资县大榆树沟)潜伏下来,扮成小商人,争取和动员了当地一名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小学教师王升贵。”[3]131王升贵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拥护八路军的活动,并曾秘密帮助过他周围的八路军战士。鉴于他的思想觉悟和表现,党决定利用他掩护我党开展地下工作。王达仁主动同王升贵接触,在他的帮助下,王达仁迅速在当地群众中树立起较高威望。为进一步提升王升贵的思想觉悟,王达仁介绍他阅读进步书籍,使他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性质、主张、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并将其发展为中共党员。此后在王升贵的帮助下,王达仁结识了各界人士特别是“日伪”组织成员,有了“日伪”的“关照”,王达仁能更好地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党的地下组织。一方面,他秘密组建了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民间抗日团体,并组建了区游击队,对敌开展游击战,打乱敌人的阵脚。另一方面,他改造当地乡、村两级政权,争取更多的人为抗日军民服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他建立起归绥凉城五区抗日民主政府,巩固了归绥凉城五区抗日根据地。王达仁在归绥凉城五区坚持抗日斗争的两年时间里,领导归绥凉城五区区委不仅发动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抗战第一线,而且还获得了大量军用物资和粮食,为我军作战提供了后勤保障。以王达仁为代表的成中学生,以实际行动贯彻了党的地下工作方针。

宁德青是成中教师中的杰出人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宁德青在学校授课时,就把课堂当战场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并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巩固过程中,他前往归绥从事地下工作。归绥作为内蒙古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不论对敌还是对我来说,都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做好这里的工作也最为重要。他化名叶茂潜伏下来,并争取到了“伪政府教育股督学”的“合法”身份,利用这一身份他发动归绥教育界爱国人士和当地学校进步师生参加抗日活动。在他担任中共归绥工委书记期间,参与组建了“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该组织作为党的外围组织和秘密性的群众抗日救国团体,有效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为我军输送了大批物资。“他离开归绥后,继续战斗在绥西和绥中抗日斗争的第一线,直到1945年8月14日积劳成疾去世。第二天,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他为抗日救国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却没有看到抗战的胜利。”[4]93

(三)开展群众工作

成中的师生们在根据地建立过程中,利用其有文化、有知识的优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当地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基本性质和抗日主张。在向群众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他们还通过实际行动使群众直观感受到八路军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第一,他们给当地的贫苦大众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同他们并肩劳动。第二,通过群众易于接受的文艺表演形式,演出抗日节目。第三,言行统一,他们从自身做起,遵守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是由于师生们积极努力的工作,使得当地群众思想认识有了巨大变化,由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无知到人民群众不仅掩护八路军伤员、协助建立八路军地下联络站,还积极参与党的会议并主动宣传党的主张等等。在成中抗日游击队进一步的努力下,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例如,许多群众主动参加战地动员委员会。“战地动员委员会率先在绥西地区建立,之后迅速在其它地区建立,分为区、乡、村三级。”[4]56战地动员委员会选拔当地的爱国志士和有志青年以及受党影响的积极分子等为成员,领导其他民众投身到抗战中。同时,群众中许多妇女和青年也分别组建了妇女抗日救国会和青年抗日救国会,从而达到全民抗战的目的。

(四)开展统战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抗日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大成中师生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争取团结各方力量,为大青山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贡献。如对大青山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宣传抗日主张,尽可能地争取他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是鲜活的事例。

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竹农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推行雷竹林规模经营的首要条件。竹林适度规模经营往往以竹林地利用规模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才能实现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在85户受访者中,有36.8%的农户愿意流进竹林,希望竹林的面积能达1.20~1.33 hm2,有13.1%的农户希望达到2.00 hm2及以上。

国民党绥远省于存灏部在同日军作战中与主力部队失散,但其并未及时归队,也没有坚持继续抗日,反而倒行逆施同当地土匪勾结,横行乡里。这股力量有五千余人,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势力。八路军进入大青山地区后,为防止其破坏抗日大计,便教育说服他们,向他们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主张,希望其能坚持抗日。“成中老校长武新宇等人还向其讲授政治课、抗日理论课和有关游击战、根据地等军事理论课,以此提升其思想觉悟和实战经验。”[3]103在党的感召下,他们表示不再肆意欺压百姓,努力改善其恶劣形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成中学生武建勋争取日伪军防共第二师的事。日伪军防共第二师师长韩伍虽为日伪军供职,但其坚持民族大义,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为我军提供了一些军事情报和后勤物资,我军同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争取其统辖的防共第二师,党派出了武建勋赴韩伍部做争取工作。但这引起了日寇的恐慌,日寇下令“围剿”第二师。武建勋巧妙地救出师长韩伍,并引导韩伍率领其部分旧部投靠我党。此后我军将其改编为一支游击队,投入到抗战中去。

在争取国民党势力的同时,为引导大青山地区的天主教会和信教群众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成中师生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大青山地区的天主教会和外国神甫的势力是不容小觑的。在当地的一些乡镇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会的势力大的可怕。”[4]62在这种条件下,对天主教会神甫的统战工作至关重要。这里的天主教神甫多为比利时人,在日本侵略者占领这一地区后,他们开始拥护日寇的反动统治,甚至拥有自己的骑兵武装为日本侵略者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成中学生耐心向他们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我党是持宗教信仰自由态度的,尊重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习惯,也允许外国神甫的传教活动,但外国神甫和天主教会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不能反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更不能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同盟军,应该做有利于中国人民抗日的事。经过学生的反复宣传和耐心劝说,这些比利时神甫对中国的抗战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声称不再为日本侵略者做事,支持当地的抗日活动,他们不仅积极发动信教群众投身抗战,还捐助了一些物资。

二、成中抗日游击队的历史作用

成中抗日游击队的历史作用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参加对敌战斗,沉重打击敌人

成中抗日游击队作为一支抗日武装,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同日寇、国民党顽固势力展开斗争,击毙了一定数量的敌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营造了有利环境。同时,为配合正面战场更加有效打击敌人,奋战在地下战线的广大师生收集情报、与敌斡旋,打入敌人内部瓦解其势力,成中师生的地下斗争也是功不可没的。

(二)坚持思想宣传,播撒革命火种

(三)壮大革命队伍,输送革命人才

成中师生在大青山地区积极从事参军动员工作,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当地许多有志青年自愿报名参军,使得革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活动中,成中师生在复杂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经过历练后,逐渐成熟起来,许多人成长为文武双全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工作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校长武新宇成为法学家,老校长刘墉如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奋战在新中国高等教育第一线。学生阎百真担任外文出版社的领导,成为宣传工作战线上的杰出领导。学生梁劲秀、贺寿祺等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干部。可以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为党的队伍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广大成中师生还善于发现当地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人才,不仅吸收他们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而且还将其中一些优秀人才送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使他们成为了党培养的优秀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

忆往昔,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悲壮岁月,更应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忆往昔,我们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要像革命战争年代的成中抗日游击队的师生一样,担当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积极融入时代的大潮中,使自身的价值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奋斗中得以实现。

[1] 阎百真.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89.

[2] 成成中学校史编写组.成成中学校史(1924—1993)[M].内部发行,1992:87.

[3] 李育正.光辉的历程:成成中学革命斗争简史[M].内部发行,1983.

[4] 贾国振,施玉兰.光荣的成成[M].内部发行,2005.

Exploration of Main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of Anti-Japanese Partisan Troops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Chengcheng Middle School

CHENG Jinggong,ZHANG Haoming

(InstituteofPolit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Taiyuan Chengcheng Middle School is a middle school with a 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in Shanxi.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forward-look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Taiyuan Chengcheng Middle School formed the Chengcheng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ti-Japanese guerrilla in 1937 and went to the anti-Japanese battlefield in order to 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which became the banner of the Chinese youth movement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ose teacher-student anti-Japanese guerrilla were that they carried out some important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in the Daqingshan anti-Japanese guerrilla base area.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ose main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erspectives: armed struggle, underground struggle, mass work and united front work, then on this basis, it also focused on digging and exploring the positive and vital historical role of guerrilla in fighting the enemy, ideological publicity and providing qualified personnel.

Anti-Japanese Partisan Troo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hengcheng Middle School;revolutionary activities;historical function

2017-03-20

程敬恭(1965-),男,宁夏西吉人,山西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张浩明(1992-),男,河北正定人,山西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5.021

K269.5

A

1008-6285(2017)05-0095-04

猜你喜欢
大青山游击队八路军
巍巍大青山
大青山颂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景观调查分析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