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崛翃
(中共台江区委党校 福建·福州 350004)
地域特点与台江民俗文化的关系
林崛翃
(中共台江区委党校 福建·福州 350004)
民俗是由大众创造的文化,而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广大群众生活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台江区的地理历史特性对其民俗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福州、台江的地理特点探究其民俗文化生成始末。
福州;台江;地域特点;民俗文化;关系
民俗是由大众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有力表现形式,而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广大群众生活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一定的地域,人、文化和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中,地域特征往往借由人主动或被动地对文化产生影响。而台江做为福州商贾文化诞生地,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其民俗特征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
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部的闽江口,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从汉代至今都是中国东南沿海贸易良港,素有"福海宝地"之誉。
福州四周环抱群山峻岭,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内还分布着十多座小山丘,因而有“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之说,这些山为福州成为山水城市打下了基础。福州城依山傍水,是符合早期人类生存的有利地势,建成至今已有2200多年,因而才会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福州气候温和,冷热适宜,雨量充足,四季常青,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远离冬季风的原地西伯利亚,又有位于西北的武夷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阻挡和消弱了冷空气的入侵,因而福州冬季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 1-2 月,平均气温达 6~10℃;最热月 7~8 月,平均气温为33~37℃。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一年四季树木长青,为绿化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路运输自古以来就是福州沟通外界的主要手段,闽越人生活的地方离江海很近,是东南沿海地区舟船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不断地交往中,福州的海上航运和贸易一直很发达。在北宋文学家曾巩的笔下,福州是一个海港兼河港的城市,他写道:“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东带沧溟,百川丛会。”海船与河船的往来,使福州日益繁荣。由于历代的建设,宋代的福州逐渐建成一个河道密集的水城。据所发现的唐元和年间的冯审《球场山亭记》的残文记载:“……海夷日窟,风俗时不恒……”陈叔侗认为:这说明有不少海外来人住在福州,乃至福州风俗受影响。
台江区位于福州市城区中部,毗邻闽江,江岸线全长7800多米。“台江”,从地名便可看出台江区与水域有不可或缺的联系。相传前202年,闽越王无诸从江上登岸,在此题词:“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区因此而得名。台江区中有许多带“洲”的地名,如中洲、赢洲、后洲等。这是由于早年福州城南是一片水乡泽国,除吉祥山、紫气山、惠泽山(大庙山)、南禅山等几处浮出水面外,其他均为一片汪洋。据说自宋代以后,由于泥沙冲积,才逐渐浮出一块块陆地来,这些泥沙冲积而成的陆地称“洲”,算算至少有12个。
台江自古以来商贾云集,蕴含独具地域特色的商贸文化、滨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三大文化。从明代开始,台江地区的商业就很繁荣,随着运货集散的码头形成,沿岸的商店和民居增多,街市逐渐形成,为其服务的市井文化娱乐等也应运而生。因此,台江区民俗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其地域特点是分不开的。
1469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设福州,并指定台江的南台新港为对外贸易港;1498年督舶邓太监在水部门附近的河口尾(现今位于台江区)组织人工开凿河道直通闽江,以便利琉球贡船的往来。由此可见,明代的台江区已是河流纵横、江河连接、潮水贯通、商贾繁盛的要地。换句话说,台江区发展形成的历史是和水域景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面涉水的特点给台江带来了商机,带来了商贸发展,也带来了商贾文化。特别是上下杭,被称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上下杭境内三捷河三面均通闽江,且有数十条小巷胡同构成陆上路网,因而水陆交通都很便利,成为集散货物的聚集地。当时的上下杭聚集近300家商行,经营多达500多种物资,建立多种商帮,垄断和控制着福州乃至全省的市场,成为福建省内有名的商贸区域。如今人们来到上下杭,看到坐落在街巷中的数个会馆及各家商铺旧址,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商铺林立的样子,见证曾经的繁华。
闽江下游的连家船是水上居民的一支民系,从义洲、帮洲、三县洲、鸭姆洲到三保、苍霞洲中洲,成片的渔船占满江边,四处可见平民捕鱼撒网,形成密集的水上聚居区,因而台江具有浓厚的“疍家”特色。
台江人性格豪爽,生活不拘小节,说话直来直往,这一特点成为了福州区分台江人和城里人的依据,这与古居民的水上生活不无联系。他们在生活中常会以对歌的形式调节单调的文化生活,歌曲内容涵盖范围甚广,因而台江人在谈话时往往语调高亢,声音洪亮。这一特点也被很好的利用在了做生意上。此外,生活在水上的人们长期捕鱼撒网,习惯将裤腿挽起干活,一是避免弄湿裤脚,二是方便干活,这也是为什么福州人看到有人把裤腿挽起会戏谑他为“做船的”的原因。
疍民天生喜欢唱歌,形成独具特色的闽江“渔歌文化”,目前已少有人会唱,濒临失传,被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含有 “盘诗”和“唱贺年歌”两种形式。
“盘诗”是指疍民在节日期间船只在江中相遇,便聚集在沿江地带进行“一男一女,一唱一和”的渔歌对唱,有一定的曲调,但没有固定唱词,所唱内容都是根据对方的问词即兴作答。“唱贺年歌”是指在正月初二至初四乞讨粿,乞讨时唱贺年歌,亲人听见了赠送粿让讨的亲人带回去。这种风俗源自于:疍民自认是闽越王无诸的后裔,因受南唐士兵侵略而屈居水上。他们的亲人被掳去为妻或为奴,长年不能见面,只好在正月初二至初四,借乞讨粿为由,以便能见亲人一面。集中的船上生活是正月讨在台江特别兴盛的原因。成了独具台江特色的风俗,此后,人们为了能够讨个吉利而向亲友讨粿。
生活在水边的“疍家”信奉蛇,将蛇作为图腾供奉,《海上纪略》中记载:“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日水龙,自船成之日即有之。”可见蛇在疍民心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船上印蛇才会一帆风顺,无蛇则连年不利。后来,随着城区的发展,疍民被陆续赶往陆地,船上的“蛇”搬进了庙宇。台江建有蛇王庙,在一些庙里也能看到蛇的图腾,供奉的神中有陈文龙、妈祖、临水夫人陈靖姑等,都是和水有关,以保佑船民出海安全,风调雨顺。每逢两年一次的正月十八日,台江还会举行大规模的庙会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太平面中有鸭蛋,也是来自疍民,因为福州话中“压浪”与“鸭蛋”同音,为了免除刮风起浪,他们把鸭蛋当作吉祥食物,称为太平蛋。
古时的茶亭街是一条狭窄的小道,据传从前有位僧人当年来此化缘,为来往行人建立凉亭,煮茶施舍行人,“茶亭街”之名由此而来。明清以来,道路上的茶馆开设渐多,长此以往,这条道路日渐繁华,发展成街市。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茶亭街发展成为手工业街,商品林立,成为福州有名的手工艺街。由于商铺众多,再加上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各商铺为庆祝开业、宣传商品或在特殊时节都会请来舞龙队和乐队来热闹一番,后来舞龙时的这种伴奏打击乐逐渐分离出来,再加进管弦乐器、锣鼓等共十多种乐器,形成“十番音乐”。不少文人墨客曾描绘过十番音乐的盛景,“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便是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耻虚斋诗抄》中的《榕城之夕竹枝词》的记载。2006年5月20日,福州茶亭十番音乐被收录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除夕之夜,台江坞尾古建筑万寿尚书庙的戏台都会有艺人粉墨登场表演戏曲,热闹非常,这是在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据说当时的台江商贸发达,民众贫富分化严重,贫苦人民在这一年中向富人借的钱必须在大年三十前还,因此贫穷的人民最怕大年三十的到来,这一天他们不方便躲到亲友家,就跑到万寿尚书庙看戏,一来人群拥挤债主找不到人,二来债主也会遭到穷人们的轰赶。长此以往,万寿尚书庙就成了除夕夜免费供穷人看戏的地方,而所唱戏曲也被称为“躲债戏”。
“摆鳌山”也称为“摆塔”,意思是在中秋节展示各种各样的塔,以烘托节日氛围,之所以要摆成塔状与福州自古就是一座多塔的古城有关。富裕人家会拿出家中有价值的、珍藏的玩物来摆塔,以显示他们阔绰的家境;一般的百姓人家靠买一些小玩意儿来摆塔,供他人欣赏;穷人家就靠平日里收集的药瓶或破旧玻璃去回收小贩那里换摆塔的小玩意儿摆塔,或比谁的碎瓦片叠得高。各个阶层各有各的玩法,让节日的气息更加浓厚。由于当时台江的空地多,因而摆塔的人也就比其他地方多,形成节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论是“躲债戏”还是“摆鳌山”,二者都是由于旧时的台江贫富分化严重而产生的社会现象转变而来的,即使旧时的社会现象不复存在,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这些民俗文化被赋予时代意义并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可见,旧时的各阶层的文化生活各不相同,民俗活动存在贫富之分,不同的生活条件衍生出不同的民俗活动。
[1]卢仲达.福州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林精华.闽都民俗特色[J].闽都文化研究,2006,(02).
[3]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
K892
A
1009-8534(2017)05-0064-02
林崛翃,中共台江区委党校助理讲师,本科。
责任编辑:徐向阳
审 稿 人:于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