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民族地区银饰业及其专利现状分析
□王小波
(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民族地区的银饰种类丰富而集中,银饰需求近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民族地区发展银饰产业既有工艺精湛等优势,也有企业规模偏小等劣势,为扬长避短,从专利角度展开分析,不仅在理论上必要,在现实中更是必要,找准民族地区银饰专利分析的内容和路径,可为民族地区政府引导银饰手工艺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更加有效地保护民族地区的银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民族地区;银饰业;专利现状
我国是最早利用白银的国度,传统银饰多以充满吉祥祝福的文字、图案作为装饰纹样。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侗族、藏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尤为喜爱白银饰品。纵观国内整个银饰产业,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大量应用了现代首饰加工工艺的银饰企业,他们的批量化产品占据了国内外银饰市场的主要部分;二是目前还是以手工制作为特征的少数民族银饰加工企业或者家庭工作坊,由于其耗费工时长,其产品主要用于本民族自身的银饰佩戴需求。
中国银饰需求在近20多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中国银饰消费用银量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很多加工厂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了加工能力跟不上的情况。银饰需求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较快速增长,消费者接受银饰作为时尚饰品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如苗族女性出嫁时,必定身着从头冠、耳环、项圈到手镯、戒指等佩饰齐全、体量巨大的银饰套装,总重量高达17~18kg。而中国有900多万苗族同胞,每年有数万名女孩出嫁,这一需求每年就达上千t。
随着银饰行业的发展,很多国内外高端银饰品牌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而中国的银饰消费也从一开始的低端消费向中高端、高品味的银饰品过渡,消费者的眼光和品味更加时尚,中高收入的消费群体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大大刺激了高端银饰品的发展,所消费的银饰也越来越贴近国际流行趋势。
我国地处民族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民族银饰就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苗族、侗族、水族、壮族等,喜欢银饰,崇尚银饰,且银饰品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使得这些民族地区的银饰成为国内一大特色。世居的少数民族大众,特别是苗族群众,无论是婚丧嫁娶亦或是乔迁新居,不管是添丁加喜还是盛大节庆,再或者是苗年节、姊妹节等他们自己的民俗节日,都会着盛装参加,而银饰,便是这盛装最好的点缀。通常情况下,一套盛装中银饰的重量可达10kg甚至更多。人们崇尚银饰,对银饰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情结,这便是民族地区发展银饰产业的土壤所在。如黔东南州雷山县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国家文化部收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发展银饰产业,在历史、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在市场和创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在民族地区的银饰中,苗族银饰最具有代表性。在贵州地区苗族银饰最为丰富与集中的区域,那里的银饰工艺精湛、种类繁多、绚烂多彩,蕴含着原始强大的生命力。当地银饰市场除满足苗、侗等族民众的需求,还开发了如银制室内装饰品等多种产品,形成了苗族银质工艺品产业。这些产品冠以“苗银”品牌开始走出深山,迈向世界各地。在一些民族地区,如贵州的黔东南州等地,自发形成了一个国际银饰批发交易市场。当地旅游局统计表明,银饰制品每年交易额达数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有些村寨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银饰从业者上百人,年产值几百万元。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接近100万元。有的村寨在1980年代大约只有100名左右的工匠,1990年代为200多人,现在达到400人以上。民族地区的银饰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推广,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不仅畅销国内市场,也开始进入到国外市场。
在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探寻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与文化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获得快速的发展,银饰以其手工精制、图案精美、富有寓意成为少数民族尤其苗族文化的代言者,因而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银饰销量大幅度提高。
综合所述,民族地区发展银饰产业有独特精湛的工艺为依托、有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为内涵、有家庭式作坊企业为基础、有巨大的市场消费群为保障,优势尽显。
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国外相比,民族地区的银饰产业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而且在销售方面,销售渠道少、销售面窄,营销方式和策略单一,导致产品的销售量偏低,没有打造出真正的知名品牌,难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难以走向省外以及国际市场。
据统计,民族地区从事银饰加工行业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很少。由于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导致民族地区银饰业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多为国外银饰品牌进行代工生产,或被直接收购,处于产业链的下端。
有些无良商家看到民族地区银饰艺术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对其进行大肆开发,采用模具翻模生产的镀银白铜假银饰充斥市场,以次充好,导致民族地区银饰的信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民族地区银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首先,通过建立健康良好的市场体系,对银饰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避免低质量银饰品流入市场;
其次,通过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和营销策略实施品牌经营,促使民族地区银饰品牌健康有序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升民族地区银饰产业的竞争力;
再次,通过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引进省外及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来解决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正式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不足40年,虽然发展迅速,但更多的是关于具体的专利项目的研究,关于专利的分析尚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系统的理论,即使有很多专家开展了专利研究,也多集中在企业的专利研究方面,对产业的专利研究还不够多,也不够深入,而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化的专利研究就更少。本项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关于专利分析的研究项目和内容,发展和深化了关于专利的研究。
对民族地区银饰进行专利分析,有助于把握好适合民族地区银饰产业化发展的专利政策,更好的指导民族地区银饰的产业化发展,为民族地区政府引导银饰手工艺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借鉴企业关于开展专利研究的相关经验,对民族地区银饰进行专利分析的目的在于:使民族地区银饰在国内外银饰市场的大环境当中,可以从容面对严峻的挑战以及激烈的变化,可以主动的利用专利制度给银匠、专利所有人或单位提供法律保护及其它相关政策,以有效的保护自己;在充分进行调研调查的基础之上,建立、采购相关数据、技术情报并加以整合运用,分析研究与民族地区银饰相关的直接竞争者以及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推进专利技术的开发并控制所独有的技术,占领独有市场;为了取得在专利竞争过程中的优势和求得长期不断发展的目标而进行整体性的谋划。
对民族地区银饰进行专利分析,其目的还在于能够更好的打开民族地区银饰市场,并能占领这一市场,最终可以在市场竞争的环境当中取得绝对的优势,达到从全国市场来看,提到银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民族特色银饰这样的长远效果。另外,对民族地区银饰进行专利分析,其目的还在于充分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元素,正确处理好传承、创新、发展的关系,能使民族地区银饰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民族地区银饰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的市场空间。
通过对民族地区银饰相关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分析,了解国内外银饰、相关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和专利保护现状,筛选出与关键技术相关的专利文献并进行技术解读分析,结合民族地区银饰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应的专利布局建议,发现重要竞争者和潜在的技术合作伙伴,分析国内相关专利的侵权风险,为相关产业化项目做好专利分析评议工作。对民族地区银饰专利现状展开分析的目的在于:为民族地区政府引导银饰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了解国内外银饰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发展状况,形成系统介绍相关现状的材料。
对数据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民族地区银饰专利,提出其专利发展的主要类型。
通过检索对比,推动构建民族地区银饰专利网,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民族地区银饰的从业人员或单位,以及研究者。
[1]陈国玲.论传统银饰和现代银饰的融合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2010.
[2]龙叶先.传统手工艺品品牌的构建策略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0.
[3]田丽敏.全球价值链与贵州苗族银饰产业国际竞争力.[J].贵州民族研究,2010(4):113-117.
[4]闫玉.文化遗产关键词:银饰.[J].民族艺术,2017(1):54-61.
1004-7026(2017)19-0129-02
G306;F42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83
王小波,凯里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外国法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