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学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500)
超限量异地携带卷烟违法行为发生的根源与防治
□许家学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500)
本文针对当前在异地携带卷烟执法方面工作的现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通知》对完善法治烟草建设的现实意义,探索预防和打击非法异地携带卷烟行为的有效措施。
卷烟;超限量;异地携带;根源与防治
烟草行业历来奉行“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干得多说的少,担心行业特点和烟草专卖法制宣传会带来不必要的负面效应,这同时也减少了人们及时了解烟草及专卖制度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很多人不清楚个人异地携带卷烟有限量规定、涉烟违法犯罪案件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等。
目前国家实行卷烟零售价格放开政策,由于各地品牌适销度不同,有的地方品牌畅销货源紧俏,有的地方品牌滞销货源过剩,造成地区间卷烟零售存在差价,一些烟贩通常会从外地购进紧俏卷烟,在本地销售,以此来获取非法的高额利润。
比如中华烟投放一事,中华烟作为全国的知名品牌,其全国的需求量非常大,南北方经济发展和卷烟市场培养水平的差异,供大于求的地方往往是北方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他们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盲目提升卷烟结构,超出市场需求进行投放,给不法烟贩收购倒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出现与烟草内部人员勾结倒卖的现象。
《通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目前在异地携带卷烟管理和携带证使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整或取消了舆论反应强烈的相关事项,其特点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确定异地携带卷烟的最高限量为每人次1万支(50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超过最高限量异地携带卷烟,进一步规范了异地携带卷烟的适用范围。
对于消费者而言,收益最大的是个人携带数量的合理性。异地携带卷烟的最高限量为每人次1万支(50条),基本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通知》予以沿用和保持,这是责任烟草的的具体体现。
《通知》取消了烟草工商企业人员异地携带公务用烟的限量和携带证使用的相关规定,对于特殊需求提供了完整的合法化渠道,规定卷烟生产经营企业超过最高限量异地携带、运输卷烟的,一律依法申领和使用准运证。这表明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对于行业自律的重视,也是烟草行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制和与时俱进的体现。
一是加强对《通知》的学习研究,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各界的烟草专卖意识。二是紧密结合实际,创新“菜单式”、“情景剧式”等培训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实效性。三是开展“以案说法”宣传教育,通过发生在群众周围的活生生的涉烟案例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使广大群众更形象、直观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是改变传统的卷烟销量、结构考核模式,积极开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准确把握零售户和消费者真实需求,有效加强货源组织力度,堵住利用携带卷烟非法营利的源头。二是加大对客运、货运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辖区内客运、货运站档案,明确专人定期监管,探索对重点客运、货运站派驻执法人员进行日常监管的新思路。三是加大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加违法当事人的违法成本。
一是落实案件移送制度。严格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按照管辖范围,规范移送程序,依法、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二是确保案件侦办严格规范。对于重大案件,提请公安机关和检法部门提前介入,指导侦查。三是落实公检法烟四部门研讨会商机制。利用机制探讨解决涉烟案件法律适用、定性、取证、移送、拘捕判等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推动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规范衔接。
1004-7026(2017)20-0120-01
F426.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93
许家学(1971.12-),本科,经济师和专卖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和专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