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魏洪素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刘洋 魏洪素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大学生一直以来作为社会未来的主要力量,他们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是否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大学生慈善募捐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四因素,分别是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根据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这四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对策。
大学生;慈善募捐;影响因素
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是思想道德观的良好体现。思想道德观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高校慈善募捐能够培养大学生对慈善、公益的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慈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体现。中国教育一直主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校慈善募捐能够强化学生的慈善意识,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从“学校人”转换为“社会人”。
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四因素,分别是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高校作为传授学生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的主要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良好的
首先,学校因素。学校在大学生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仅是教授可不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今的大学并没有完全承当这两种角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培养。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高学历却没有相应的德行与之相配。大学生对慈善行为保持冷漠态度,社会责任感缺失。
其次,家庭因素。家庭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与学校同样重要,可以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作为这样一个存在,家庭成员中对于慈善行为的意识都将影响学生对慈善行为的意识。对于慈善募捐行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重视的,在当今社会家长往往只考虑孩子学习、工作等问题,对于影响学习的慈善活动都加以排斥,这种行为大大的影响了学生慈善意识。
再次,社会因素。大学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下倡导慈善行为,大学生会受到熏陶,去主动进行慈善捐款行为,这种社会环境可以是由同学、老师、朋友构成的日常生活圈,也可以是新闻热门报道等。
最后,个人因素。马克思曾说过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在因素。由此可见决定大学生慈善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个人因素。“现今的社会不少同学功利性比较强,容易浮躁,急功近利,做事情喜欢速成,也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色彩,付出的少,索取回报的多。”[1]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受到经济、思想因素影响的,
根据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这四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四对策。
首先,学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学校加大慈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慈善活动,例如义工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慈善活动中锻炼自我。
其次,家庭成员要重视慈善行为。家庭成员要从细节上影响学生的慈善行为,
在潜移默化中的引领学生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再次,社会要扩大宣传慈善活动。社会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加大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宣传力度,着重宣传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传播社会救助与慈善文化。
最后,个人要树立社会责任感。个人要正确认识慈善行为的重要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成为慈善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本文通过大学生慈善募捐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四因素,分别是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根据影响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这四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慈善募捐行为的对策。
1004-7026(2017)20-0098-01
G645.5;D632.9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7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慈善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慈善募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项目,项目号:16KSD02。
刘洋(1981-),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工程学院,150050,助理研究员,学历:黑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魏洪素(1980-),男,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黑龙江工程学院,150050,职称:中级讲师,学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