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宁夏固原756000)
原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及建议
——以2016年情况为例
□赵国强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宁夏固原756000)
本文通过对原州区2016年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指标取得的成果及主要做法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反哺”投资政策、建立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节约用水机构的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节水型社会;成果;做法;建议
一是建立良性的管理运行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应该放在制度建设层面,总的来说,它直接关系到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政府在这中间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努力,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归纳,切实安排供需关系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同时,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制度,让节水的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努力方向。
二是为节水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社会上利用舆论的力量,营造好的管理环境。向政府领导宣传,赢得领导的支持;向公众宣传,逐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立足长远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的惜水意识。
三是加强对水资源的检测和开发工作,对具体的地下水储量,水源类型,以及质量等各方面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以维持地下水采补平衡为原则,科学设立地下水位警戒线,对地下水位实行预警管理。根据工程蓄水情况和水源补充能力,科学划定全区大型水库、重点中型水库等水源工程可供水量警戒线,对工程可供水量实行预警管理。
对节水体制进行完善,水资源市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场所,并且水资源费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杠杆的角色,发挥好杠杆作用,对水市场的运行制度进行完善,是优化水结构的最佳方法之一。探索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镇之间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机制。在水资源使用的有偿性,价格制度的保障性以及水资源取用的许可性进行严格完善,成立符合原州区区情的“自律式”节水资源节约型运转体制,与市政府等各项部门做好节能节水工作,切实配合节水指标体系的建设,保证做好考核工作。
一是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原州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成《原州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印发实施,认真指导全区各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考虑现状用水水平、节水水平、用水效率,根据《原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对城市用水科学地划定一定的指标,对用水效率划定控制红线,在全区范围内,针对用水效率建立合理的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出台《原州区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区域内的用水情况进行科学的控制管理,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等,一定要实施合理的红线管理制度和方式。三是明确区域内的水资源的纳污能力,严格入河排污口控制。《原州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原州区水功能区划》两个文件是基础性参考文件,根据这两个文件,并且结合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要求,严格控制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对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实行红线控制管理。
国家应该发挥严格的监管作用,优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具体的措施进行合理调配,通过建立健全相对应的奖惩机制,采用合法化的方式进行节水工作。对具体工作中节水效果超出工作规定和完成工作量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没有达到要求的进行惩罚。
在具体的节水方面,工业和城市建设收到的效益最大,所谓的反哺政策,就是指在农业建设过程中,由城市或者工业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帮助农业节水的设施建设。
节约用水机构有着独特的职责,在制定政策,技术推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针对相关企业的节水改造,以及资金分配方面,节水机构也有着关键性的责任。总之,要明确其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小组的各项职责。
针对当下无法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集中的情况,要由政府部门,水利工程的领导担任召集人并对以上问题制定各级政府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汇集了国土部门、水利部们、发改委等一系列的部门,统一具体地协调整项问题的各个工作环节。
1004-7026(2017)20-0052-01
TV213.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