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钱锦霞
(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探讨
□李娜 钱锦霞
(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太原030006)
气象与农业息息相关,在“发展气象+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山西气象为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智慧气象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农作物种植气候评估和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扩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覆盖面、建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成为山西省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
气象为农服务;智慧气象;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农业保险;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干旱、冰雹、洪涝(含暴雨、连阴雨)、霜冻与低温、大风、干热风、沙尘暴、雷电等气象灾害,都是山西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此外,还有其它气象灾害,如雪灾、雾灾、雨淞、雾淞、高温以及由气象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冰凌灾害和泥石流灾害等。
气象条件是影响山西农业生产的主要的因子之一。第一,自然资源中光、温、降水等基本的气象条件,可为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能量或物质;其次,农业生物的生产活动受到有利的和不利的气象条件的影响,这里的不利影响即是我们常说的气象灾害。气象与农业关系密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最为直接,若发生气象灾害,则将严重影响产量。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指导下,为适应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发展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质量和效益、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创新为气象为农服务指明了新的导向[1-2]。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农业生产对气候资源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研究各种气象资源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就显得迫不及待。近年来,随着智慧气象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农作物种植气候评估和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扩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覆盖面、建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成为山西省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光能资源(太阳辐射)、热量资源和水分资源等。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气候区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迫切需要重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气候资料对山西省境内的气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精细化的评估和区划工作,以求为各级政府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发挥区域农业气候优势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为适应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针对各地主要优势农作物和经济林果,开展山西省主要农产品产地气候或气象条件的评估和区划工作,可发挥区域特色农业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更好地服务“三农”,提高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主要是针对农业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导致农业产量损失、品质降低以及最终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大小的进行分析的过程。加强山西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麦区干热风等)实时监测、影响评估、动态预警和综合调控,开发稳产增产和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适用技术。同时,在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基础上,推进乡(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做好乡(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防灾减灾资源等的调查工作。
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避免农民因灾返贫的重要途径。当前,山西省需不断扩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覆盖面,发展各地特色农产品天气指数保险服务,切实发挥气象服务“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独特作用。
推动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将气象信息融入乡镇及村级全部信息服务站点,发展面向精准农业的定位、定时、定量气象服务,优化监测手段、产品内容及服务方式,实现气象信息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推送,建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1]敖红斌,谢克勇,邓细华,等.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9):215-216.
[2]罗剑飞.广汉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89-291.
1004-7026(2017)20-0049-01
P49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34
山西省气象局科研项目(SXKMSQH20173404)资助。
李娜(1985-),女,山西长治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气候变化与应用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