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妍
(中共前郭县委党校吉林松原131100)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探索实践
□苏宇妍
(中共前郭县委党校吉林松原13110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收入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提出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其为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是新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但就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无法全部发挥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实际效用,相应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良性发展。笔者即从农村经济合作社入手,就新农村发展模式,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农村经济合作社;新农村发展;发展模式;探索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总量就超过了88万个,由合作社创造的实际经济价值高达9 000多亿元,有效增加了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其仍以高速增长的态势进行发展。本文即围绕农村经济合作社,就新农村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对于农村合作社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深入贯彻和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惠民政策,尽量帮助农民群众争取福利,从而为农民经济合作社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财政支助和税收方面,政府也应该给予农村经济合作社相应的帮助和优惠。首先,在财政支助方面,政府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农民加入农村经济合作社,同时给予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村合作社更大的支持;其次,在税收方面,政府应尽量减少对于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税收,通过降低起征点和减免税收的方式,给予农民相应的帮助,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社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部门还应对农村合作社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农业部发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为基准,综合农村合作社发展实际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对其生产经营、岗位责任、财务会计、收购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建立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社进一步的规范化发展。
另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在合作社内部建立监事会、代表大会、理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和工作的有效落实。农村经济合作社应独立建账,重点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行为,同时应及时对合作社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布。此外,各农村经济合作社还应全面加强对内部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系统、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合作社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实现整个经营管理流程的优化,从根本上减少不良经营问题的发生,提高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实效性。
虽然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我国新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社会公众对于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和全面。这就影响了社会主体资金在农村经济合作社中的有效流入,同时限制了其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需重点加强关于农村合作社的社会宣传,提高社会整体对于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认识,并通过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示范基地等方式,丰富人们了解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渠道和途径,吸引社会主体资金的有效流入,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技术创新是农村经济合作社实现自我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只有在农村经济合作社中开发出更多的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加深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合作社中的应用,才能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并促使其形成自己的社会品牌和经营理念,进而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使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农村经济合作社在新农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重视,通过政策、财务等方面的扶持,以及社会宣传方面的帮助,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社进一步的良性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王丽娟.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5(24).
[2]冯龙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崇州市破解“谁来种田”难题[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3(06).
1004-7026(2017)20-0046-01
F321.4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031
苏宇妍(1986.12-),女,蒙古族,吉林前郭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职称,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