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艳勤
编者按有人说,茶,是一片树叶掉进水中的意外。在爱茶之人的精心制作下,她能够在水里缓缓浸出生命的色泽,将所有的清香馈赠给品茶之人。如果有人爱上了这片树叶,那便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牵挂,挥不去,也丢不掉。
走进贵阳左藏三库古玩城贵州七件事展示馆,便可看见“茶聚有缘人”五个大字,展示馆主人陈海纳早已准备好茶。抬着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在温馨的音乐里,记者便开始聆听陈海纳和茶叶的这一段告白。
1993年,陈海纳从贵州电大财会专业毕业,分配至石阡县农业局下属茶叶公司工作。开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身材娇小、细声细气的陈海纳,因为她总是显得安静、低调、谦虚。当时,上班一个星期的陈海纳就跑遍了公司的茶山,足迹遍布4000余亩茶园。如今,陈海纳的女儿都快大学毕业了,想象着当初怀孕三个月,仍然不怕累不怕苦,还要继续下茶场的时光,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一腔对待工作的热情,或许早就埋下了初恋的种子,所以陈海纳才会一如既往选择了对茶叶情有独钟。
陈海纳
2004年,陈海纳所在公司的境况逐日不佳,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没有了保障,因此不得不被迫改制,公司以其他形式经营,原先相处的同事也都为了生活再次奔波,另寻出路。
1993年到2004年,十年如一日,陈海纳一直和茶叶亲密接触。她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就给了茶。公司的改制,给陈海纳带来了一些改变。是安于工作的重新安排,抽调到农业局搞老本行财会工作,还是继续和茶叶走下去?或许对于一个已婚女性来说,抽调到农业局搞财会工作,会是个不错的选择,稳定,有足够的时间相夫教子,有多余的时间和其他女人一样,道个家长里短,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过下去。然而,陈海纳却不想一切就这样戛然而止。
十年的倾力,十年的积淀,十年的感情,很不容易。一个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片片茶叶,还有什么能够让她放下茶叶呢?那股对于茶的坚持与热情,还留在心间。一切都没有结束,陈海纳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继续“热恋”,再次在故乡的土地上牵手茶业,继续挥洒自己的热情。2006年,陈海纳与人合资创办贵州茗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先后获上海、北京、深圳等茶博会金奖,公司申办并获县级和地级龙头企业、诚信企业等称号,并代表地区参加香港茶博会等茶事活动。公司在陈海纳的组织下,发展如火如荼。2006年至2008年,陈海纳又创办了石阡县府文庙“鸿云茶庄”茶艺馆,该茶艺馆为石阡县指定接待茶艺、茶文化培训窗口。
2009至2012年,陈海纳参与到石阡苔茶地理保护标准的审评专家组,期间被受聘为石阡县职业学校茶艺老师。2011年,她被聘为石阡县举办的首届“苔茶节”茶艺导游培训班的茶艺培训老师。同年,陈海纳又创办石阡县“海月茶艺馆”,该茶馆被作为石阡首届“苔茶节”培训基地,接待、宣传茶事、茶艺、茶道文化,茶艺馆吸引茶叶爱好者上千人。2012年,她被聘为石阡县民族中学茶艺老师,并为该中学申报省级示范高中,编排大型“石阡苔茶茶艺”晚会表演节目。
2012年至2015年,三年的时间,陈海纳独资成立了贵州七件事茶叶公司,公司使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宣传石阡苔茶原生态优良品种,力图把石阡苔茶推广出去。
陈海纳一直强调,“如今的茶行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得接地气”,要做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健康茶、干净茶。要把茶文化潜移默化到百姓生活中去。就目前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陈海纳在肯定“贵州绿茶”品牌发展的同时,也有几点疑问:
其一是,茶艺人才留不住。省内相对优秀的茶艺师们,很多时候会远出,宣传和带动贵州茶文化;亦或是成家了,把重心偏向家庭。所以,就算培养了茶艺人才,都不固定。
其二是,贵州人为何不喝贵州茶?贵州是产茶大省,“贵州绿茶”还获得国家地理标识。有健康茶,有绿茶,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喜欢喝饮料,不喜欢喝茶?
其三是,贵州茶文化,该怎么宣传并传承下去。访谈过程中,陈海纳提及外出学习时最大的一个收获是感动,当地茶文化系列活动宣传很成功,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茶,至少每一个人都知道要喝自己家乡的茶。那么,贵州呢,是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贵州冲泡”,都了解“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是不是每一次接待客人的时候,用的都是贵州茶?
对于第一个疑问,陈海纳认为选定固定的培养对象,很有必要,可以在之前培养茶艺人才的基础上,增加培养人群,不分年龄,不分层次,只要爱茶,都可以参加茶事活动,培训之后又去影响身边的人。陈海纳告诉记者,近年来,很多偶然的已婚妇女或者其他的上班族,都在向她学习茶艺知识,她们通过学习茶道,逐步洗尽身上的浮躁,变得灵慧、大方和勤恳,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其次,陈海纳也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她认为,每一件和茶叶相关的事都不是小事。2014年,陈海纳参加了贵阳市乌当区“阳光工程”,并作为受邀嘉宾,给当地百姓讲解有关茶艺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将茶文化推广,陈海纳做的很接地气,自己带茶,给百姓亲自沏茶,亲自演示,讲解贵州冲泡。并鼓励百姓少喝饮料,多喝茶。
在陈海纳看来,学习与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一定要下茶区,亲自接触茶,感受茶的力量,才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茶产业发展的动力。对于茶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植入茶知识,熏陶茶艺。那么,我们的茶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我们的根才会被留住。
陈海纳认为,只有从茶叶发展的各个角度去把控,做好一杯百姓都喝得起的健康、干净的贵州茶,是有希望的。
茶道即人道。每片茶叶在陈海纳眼中都是有生命的精灵,都是她的小孩。它们可以在水中蹁跹起舞,散发出生命的色泽和温度!因为爱上了茶道,陈海纳辛勤工作之余,还自学插花、绘画和乐器等,进一步完善自我。20多年的坚守,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陈海纳对于茶叶的感情,还是初恋那般。陈海纳说:“爱茶的人,都很包容。”就像她那瘦弱的身板,一言一行,看似微不足道,却拥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定力。
“我只是爱茶,用心做茶,尽力宣传茶,传承茶文化而已。”这是陈海纳对茶叶最长情的告白,她陪伴着每一片茶叶“发声”,宛如一杯石阡温泉水泡着的茶,那么安静,那么美。(责任编辑/刘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