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
黄厚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语文老师,听他的课,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黄老师无痕的引导和亲切幽默的教学风格。课堂上,黄老师在轻描淡写之间把学生点化,让人叹为观止。
【片段一】导学贴着学生、贴着文本
师: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请看屏幕: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
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
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
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可 矣。
师:这就是黄老师读《阿房宫赋》读到最后剩下的几个句子——后来只剩下几个字——我们后面再说。
师: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一个字!
(生默读课文、沉思)
师:想好的请举手。
(生无人举手,依然在思考)
师:这样吧,你们想好了哪一空就说哪一空,怎么样?
生:老师,我填前三空,第一空是“壮”,第二空是“大”,第三空是“多”,其他空我还没想好。
生:我说最后一空,应该是“哀”。
师:很好,还有四空,谁来说说?
生:老师,我来试试吧,但没把握。
师:没关系,至少你认真思考了。
生:第四空我填的是“多”,第五空是“靡”,第六空是“奇”,第七空是“快”。
師: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这三位同学填得怎么样?
生:老师,我不赞成他的意见,第二空如果填的是“大”,显然口语化色彩太浓,应该改“宏”更好,第三空和第四空都填“多”显得重复,第三空改为“众”字更好。
师:很好,还有几空呢?
生:我觉得第六空改为“极”字,第七空改为“速”字更好,其余的我赞同。
【赏析】黄厚江老师的课已臻化境,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有所得、有所悟。导学设计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所以好的导学设计都能贴着学生走、文本走。他对《阿房宫赋》有自己的解读,但不是只顾逞教师自己的才华,一味追求个性化、小众化。这里“自己的解读”是相对于那些只知照搬照抄教参的老师而言的。贴着学生走就是不拔高,不勉强,水到渠成,不着痕迹。他非常熟悉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学生能不能听懂,能不能完成任务,都了然于胸。
在教学《阿房宫赋》时,黄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感受“赋”的特征,他将原文压缩成几句话,并空下一些关键词,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课文填空的过程,就是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学生在同一个方框中填的词语是不一样的,他并不要求完全一样。学生填空后,黄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一个词,而课文用了一组句子,这是什么表现手法?又有什么表现效果?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赋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手法。
【片段二】导学选在恰当的时机
师:好,请坐。刚才几位同学的思考结果充分说明他们肯动脑筋,他们所填的和黄老师所想的几乎一致,请看屏幕。(屏幕上所显示的果真与学生的一模一样)
(生鼓掌)
师:杜牧花了这么多笔墨来写阿房宫赋,而黄老师只用了百字左右来概写,你们认为哪个写得更好?
生:当然是杜牧写得更好!因为他对一个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的,而老师写的单一了点。
师:说得很好!虽然这是我的原创,(生鼓掌)谢谢你们的鼓励,但文采等远不及原文。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对一个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这就是“赋”,所谓赋就是《文心雕龙》里所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赏析】导学设计最显教师功力。有的课堂之所以让人觉得很平常,就是因为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地方,教师却只是随便一问。黄老师却在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该作精心设计的地方狠下功夫。
《阿房宫赋》的难点是什么?显然是文章铺陈的手法和繁杂的语言。为了突破这样的难点,黄厚江老师巧妙改写,然后留空让学生填,再让学生把改写的文章和原文比较,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赋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点。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黄老师煞费苦心来进行导学设计,这个设计真正能做到化难为易、不着痕迹。但是课堂充满了变数,有很多无法预料的情况出现,随机生成的导学设计更能体现名师们的创造力和非凡的学养。
课堂上,黄老师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出发,从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成出发,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予以及时调控,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化作学生的理解,从而生动且极富个性地解读了文本的深刻内涵。
【片段三】导学被优化在活动中
师:黄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想法也很多,读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忽然有感而发,把杜牧的最后一段改写了一下。也许是狗尾续貂——可我改写以后蛮得意的,现在呢,“敝帚不自珍”,让大家比较一下,作者写的和我写的哪一个好,好在哪里。你不要觉得杜牧写得好,黄老师也不差的哦。(生笑)现在同学们集体把这段话读一下,然后品评一下,看看哪个好。
(大屏幕显示:贯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师:先请大家齐读一遍。下面我们齐读这一段,我读到“嗟乎”,你们就接着读下去。
(生全体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说明大家对这段话理解得很到位。下面同学们自由发挥,谈自己的评价,不要碍我面子。哪位同学先说说?(指名)你喜欢哪一个?
生:我觉得都有长处。(生笑)
师:“都有长处”,还有半句话,言外之意,你们能补充出来?
生(全体):都有短处。
师:你说说我们的长短。
生:原文前面一半写到“谁得而族灭也”,是单指秦国破灭这件事情,而您写的范围更大一点,所以前面一半您写得好。到后面,他的思维又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而您最后“得失之故,归之于天”,只是对前面再来一个总说,而他写的思想更上了一个层次。
师:这位同学从语言、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了评说。我听得出来,她更喜欢杜牧的。(生笑)尽管她在比较的时候,说我也有好的,从时空来讲,更有时空感;另外从语言形式说,杜牧的文章思想上在不断加深,而我写的最后一句只是前面观点的重复而已。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杜牧写得好。(生笑)
师:不要紧,你说杜牧好在什么地方?
生:因为这篇文章前面写的都是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奢侈,目的是要使后人以史为鉴;而你写的是关于成功和失败的。
师:就是和前面的描写关系不是太紧密?哦,她是从文章的章法进行比较的。你能不能发现一点我好的地方?(生笑)
生:你这段话的观点是正确的。(生笑)
【赏析】黄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语文活动,课堂上显得轻松活泼。课堂上黄老师和学生对话,风趣中透出亲切,儒雅中透出深厚的学养。教学中,“……读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忽然有感而发,把杜牧的最后一段改写了一下。也许是狗尾续貂——可我改写以后蛮得意的,……黄老师也不差的哦。”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黄老师再次改写文本结尾部分,让学生比较改文和原文哪一个好,通过讨论、讲析,让学生充分深刻理解了文本主旨。
在这个片段中,黄老师的语言幽默亲切。课堂上黄老师有时调侃自己,甚至自黑;有时向学生示弱,祈求学生肯定自己:“你能不能发现一点我好的地方?”这表现出黄老师对学生的熟悉与了解。特别是对学生话语方式的熟悉,黄老师很容易和学生沟通。而就在这轻松无痕的谈话中,学生既学习了语文,又提高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