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
笔者曾经聆听过几位教师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在教学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围坐在桌子的四周,把物体放在桌子的中间,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围着桌子转,对面的学生交换位置,相邻的学生也交换位置,并各自说出所看到的物体图像。课堂似乎非常活跃,学生也很投入,看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好。可笔者通过观察分析,不敢苟同。
事物之间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教者、教具、语言、活动等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服务的作用。在教学中,有些让学生动的内容,可以让教具或教师动起来,产生的教学效果一样,而且教学过程简捷。
“观察物体”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从物体左、右两个方位所看到的物体视图。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是这样的:教者让学生4人一组,分坐在课桌的四面,课桌中间放一只玩具猴。首先,学生分别说说所看到的猴子是什么样子,学生在小组里说,或者教师指名学生说。再让学生轮换座位(顺时针转),说出现在所看到的猴子的样子。教师接着出示照片(如下图):
让学生分别说是从哪一面所拍到的,并说出是怎样来判断的。教师出示其中的一幅图,学生判别出是从哪一面拍的,学生就走到哪一面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猴,让学生说出所看到的小猴的样子,再根据图找位置。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在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从物体左、右两个方位所看到的视图。
这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难点进行了有效的突破处理。但笔者觉得,在课堂上学生分四边坐不合适,影响了背朝讲台的学生的听课效果。再次,课堂上频繁地让学生换座位需要时间,同时学生的学习用品等东西也要移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根据照片判断是在哪一面所拍的,就让学生快速地走到这一面去,还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
因此,笔者尝试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坐在原位,观察讲台上的小猴,小猴面对学生,教师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变换小猴位置,小猴背朝学生,再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容易判别这两个方位的视图。接着再变换小猴的位置,学生看到的是小猴左面视图,问:我们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它?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说:看到了小猴的一只耳朵。教师追问:你所看到的小猴的一只耳朵是左耳还是右耳呢?也有学生说:看到一只眼睛。还有学生说:看到小猴的身子和尾巴。教师继续追问:你所看到的小猴身子和尾巴,是小猴左面的还是右面的呢?然后,再变换小猴的位置,学生看到的是小猴右面视图,教师按照上面的步骤再进行提问、追问。教师强调:我们站在小猴的哪一面,所看到的就是小猴的哪一面。我们站在小猴的左边不可能看到小猴的右面,我们判断一张照片是在物体的哪一面所拍的,就看照片上是物体的左面视图还是物体的右面视图。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判断以后,教师再出示小猴前、后、左、右所拍到的照片,逐一展示,让学生判别是在小猴的哪一面拍的。课堂上,学生很投入,较好地掌握了如何辨认是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难点。
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得到了相同的教学效果。前者是学生变换位置观察物体,后者则是变换物体的位置,学生位置不变观察物体。学生变换位置,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小猴的样子;同样变换小猴的位置后,学生也能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到小猴的样子。两者观察时的感觉,与观察到的视图也是一致的。变换教具或教者的角度,要比变换学生的位置,方法简单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努力从目标与学生的层面出发设计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教学的简捷,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