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诚信素养培育策略探讨

2017-04-13 14:31许玉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诚信培育素养

许玉权

(四川省遂宁中学,四川 遂宁 629000)

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诚信素养培育策略探讨

许玉权

(四川省遂宁中学,四川 遂宁 629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中,诚信则是基础性的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学生进行诚信素养培育尤显重要和紧迫。思想政治课作为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在此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从诚信教育、守信教育、法规和社会公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出发,精选富有诚信意蕴的教学载体,实施诚信认知构建、典型教育、知行合一、学科渗透、网络诚信建设、实践活动多样化和具体化六大策略。

思想政治教学;诚信素养;培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此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职能,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学科特长的应有之义。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处于核心地位。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诚信素养是个人的道德基石,是一种道德涵养,也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在人的成长发展及在人的社会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诚信素养的培育既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义,也是政治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

1 诚信素养的价值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达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诚信注重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修养,守信却是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实是守信的基础,而守信则是诚实的外化,两者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康德认为:“诚实是一个神圣而又绝对庄严的理性法令,不受任何权宜之计的限制。”[3]诚信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厚重的中华文明的积淀中走来,一直绵延到今天,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文化,它不仅具有普适价值,也具有时代的特殊价值,它不仅具有道德价值,也具有工具价值,它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行为价值。在当今时代,诚信对个人而言,它是一种道德,一种素养,一种人格力量,一张是否受人与社会尊重与否的名片,是人与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基础,是人在社会生存发展的行为准则。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品牌价值的重要标签,是企业商业贸易交往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诚信,对国家民族社会而言,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是国家和民族的声誉,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和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签。

2 诚信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重视学生诚信品格培养是国际教育的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对于诚信素养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德国将诚信教育贯穿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德国各联邦州的教育立法中,大都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有的职责与任务。[4]在日本,许多学校把“诚信”作为校训。经济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诚信教育,还更重视诚信的制度建设,用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反哺诚信教育。如美国经过百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和法规。诚信有关的立法达16项之多,如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同时还设立了对不守信用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机制。所以,西方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具有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色彩。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凸显了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变迁,在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诚信道德及社会信用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领域中,制假、贩假,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相户拖欠,恶意违约现象突出。政治领域中,贪污腐化、当“两面人”屡屡出现,有的地方政府G D P数字造假,虚报浮夸不断出现,使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遭遇“冷待”。文化领域中,假文凭、注水文凭泛滥,演艺圈中丑闻不断,潜规则盛行,优良文化被污染。在家庭及个人生活领域,坑蒙拐骗,投机取巧,言而无信,包二奶,养情人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受到挑战。加强当今社会的诚信教育与诚信制度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其思想观念、价值评判、情感体验、行为选择的关键期,也是形成以诚信为基础的优良品质的关键期,加强中学生的诚信素养培育显得日益重要紧迫。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诚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3月25日下发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诚信教育。明确指出:“充分认识诚信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5]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又明确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有序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需要。

第四,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学生成长的关键时间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课堂中度过的。加强学生诚信素养培育,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在其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优势。尤其是政治学科,要当好诚信素养培育的排头兵,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中蕴涵的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尽可能的挖掘教材中所彰显或隐含的诚信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传授诚信知识,培育诚信情感,引导诚信行为,从而培育学生诚信品质。

3 诚信素养培育内容主要载体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诚实教育内容主要有诚信教育、守信教育、法规和社会公德教育三个方面。从要求来看,是纲领性的,概括性的。同时,现在全国也无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教材,所以政治教师就必须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来丰富教育资源,细化教育内容,深入挖掘诚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古今中外诚信教育知识及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作好诚信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凡是与诚实和守信相关的传统文化著作、相关的文章、故事、哲理、事例等,以及当代我国和世界发生的众多与诚信相关的新闻、人物、典型案例等,均可作为诚信教育内容,真可谓内容丰富,浩瀚无边。但在内容选择上要贴近中学生实际,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要把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的培育作为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是深入挖掘政治教材中的诚信教育内容,发挥好教材的范例作用。如经济生活中可以挖掘: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任意夸大,广告具有真实性。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定价要合理。商品交易双方有信守合约,履行要约义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不能决定资源配置,造成资源浪费。股票债券,应遵循价值规律和自身特点市场特点,不能人为操纵股市,不能超市场承受力发行股票和债券,信息需透明、公开,不能以虚假宣传和虚假信息欺骗股民和债券持有者等等。如哲学生活中,可挖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在方法论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要求人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条件,反对不顾客观条件的“蛮干”。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所蕴含的诚信素养教育内容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按此思路在学科教学中去深化、去拓展诚信素养培育,不仅使政治教学质量提高,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

三是深入挖掘学生生活领域中的诚信内容,作好诚信体验教育。如在学生学习领域,学生是否有诚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否真实、努力,考试是否诚信作,答作业是否自己完成等。在学生社会生活领域,是否做一个诚实的人,有没有虚荣心、好面子?是否愿做老实人、做老实事,是否对社会和他人信任,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是否客观认识。对于网络是否有客观认识,是否想当然相信网络上的一切等。在人际关系领域,是否信任同学、老师、父母以及其他,如何看待同学中或社会中言行不一致的人,是否对同学、老师、家长撒谎,是否真实与他人交流,是否真是考虑包容他人的缺点与错误,是否与其他同学集体作假、订立攻守同盟,欺骗老师、家人与学校等。总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东西很多。政治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运用,作为鲜活的素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样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诚信素养培育的策略

诚信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力配合,共同育人。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进行诚信素养培育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策略的探索。

4.1 诚信认知构建策略

诚信认知是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的基础,没有诚信认知,很难有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政治学科中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时应大量补充教材外鲜活的内容。依据教学主干知识及其体系,大力加强学生诚信认知内容的教育与引导,尤其要提升每一堂课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度。在诚信认知教育内容中应突出以下四个重点:一是要讲明树立诚信意识的极端重要性,无信不立。二是要突出诚信责任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讲诚信负责任受人尊重,不讲诚信,不负责任受人鄙视。三是加强诚信规则教育,使学生认识诚信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只有牢固树立规则意识,按规则办事,才能获得遵循规则带给你的幸福。四是加强公正教育,公正是建立诚信的基础,公正要求人讲诚信,诚信需要公正的道德判断,公正观念的确立与强化,会有力推进诚信建设发展。

4.2 典型教育策略

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学科中诚信素养教育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诚信典型对诚信典型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感染性等突出特点,是诚信素养教育的活教材,能通过榜样的感染,引导人们自觉模仿先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教师选择典型时要有先进性、时代性、代表性,尤其是要注重选择身边典型。二是在学习宣传时要注意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弄虚作假,不言过其实。三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典型的价值,纠正对典型精神的模糊认识。四是要对照典型找差距,增强学习典型的自觉性。总之,教学中要正确选择典型,学习典型、推广典型,才能真正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激励作用,提高诚信素养教育的成效。

4.3 知行统一教育策略

诚信素养教育的过程是从知到情、意,最后到行的转化和发展过程,知是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基础,行是结果和归宿。只有将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完成诚信教育任务。为此,首先在教育中要搞好诚信知识教育,做到涵盖古今、内容详实丰富,特色鲜明,富于启发。其次,在教育中还把诚信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对诚信情感培养、诚信意志锻炼和诚信行为转化上来。从学生实际情况情况来看,学生在诚信方面,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诚信很重要,也愿意成为诚信的人,但在诚信行为上(如平时不说谎,考试不作弊等)较差,知行分离的矛盾较为突出。所以,要重视知与行内涵外延的统一、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不能光有“知”而无“行”,或光有“行”而无“知”,或者讲这种“知”而培育那种“行”。在知行教育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同时,教师要在这种过程中不断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强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4.4 学科教学渗透策略

思想政治学科是人文学科,它的知识体系与内容都是人类与社会知识的总结与概括,无论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都概不例外,所以很多学科教学内容均可拓展与延伸。政治教师要在学科中认真贯彻实施诚信素养教育,把诚信教育渗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从教材内容或拓展内容中充分体现和展示诚信教育内容,既让学科知识渗透或体现诚信教育,又让诚信教育内容又是政治学科知识的佐证,二者相符融合,相互渗透,共生共长,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渗透融合需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渗透融合要符合事理与逻辑,不能牵强附会。二是渗透融合要注意结合点,注意渗透融合的方式与技巧,不能形成两张皮。三是能渗透融合,则渗透融合,不能不顾客观实际进行硬渗透。四是要达到提升学生诚信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双目的,当然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

4.5 网络诚信建设策略

学生现在生活的空间可以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在思想政治学科诚信素养培育中,我们不能光注重现实空间的诚信建设,而淡化或忽视了虚拟空间网络的诚信建设。事实上,网络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场变革,也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又具有虚拟化特点,同时网上信息量大又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显得十分迫切。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在丰富人们的信息资源、缩短人际交往时空距离、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垃圾、网络欺骗、诈骗、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造假等危害。教育学生要正确上网,不能沉迷于网络,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强化网络诚信责任,培养互联、互信的精神。要遵循国家有关网络使用的法律、政策规定,强化网上的诚信道德自律精神。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现实人格教育,因网络人格是以现实人格为基础的,是现实人格的延伸与泛化。只有不断加强现实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使诚信意识得以在网络中体现。同时,政治教师要多学网络知识,提高网络使用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灵魂工程师。可以设计相应软件,开辟主页,引导学生倡议网上承诺,加强与学生在网络上的对话与交流,广泛使用微博、微信、QQ,利用好现在的自媒体,建设好网上的诚信素养培育工程。

4.6 实践活动多样化、具体化策略

学生的诚信素养培育,要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优化诚信环境,形成诚信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式样的诚信素养培育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可以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两方面进行。在政治教师层面,比如可开展提倡爱岗敬业,反对敷衍塞责,提倡求真务实,反对松懈虚假等师德建设活动,可以开展“诚信立教、诚信立人”“诚信与失信”的专题讨论会,还可以开展诚信教师形象设计、诚信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征文活动等。在学生层面,比如可开展诚信故事会、诚信团队活动、诚信小论坛、诚信书画摄影等,可以让学生写诚信建议书、办诚信黑板报、开展“说论身边事”的评议活动,推荐校园“诚信之星、文明之星”等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让学生体验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在真实的活动中受到诚信的熏陶,并积极主动践行诚信,实现知与行的有效统一,实现诚信教育由他律到自律的自然升华,从而达到锻造与优化自己诚信素养的目的。

对中学生进行诚信素养培育,要注意坚持以学科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切忌“假、大、空”。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循循善诱,既要看到诚信素养培育的实效性,也要看到教育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审视培育过程,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只要教育者充满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遵循诚信素养培育的原则和规律,努力践行教育实践,诚信素养培育就会取得新成果。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2]任仲平.论诚信[N].人民日报,2003-9-18,第一版.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78.

[4]赵荣,赵静.德国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宏观要素分析[J].德国研究,2017,(01):96.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Z].教基厅〔2004〕4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基二〔2014〕4号.

责任编辑:邓荣华

G 621

A

1672-2094(2017)04-0100-04

2017-05-17

许玉权(1966-),男,四川安居人,四川省遂宁中学特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诚信培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