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发展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路径探索

2017-04-13 20:25范根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西南公共服务

范根平

(钦州学院 教育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开放发展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路径探索

范根平

(钦州学院 教育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在“一带一路”开放发展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亟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文化路径、制度路径和技术路径,推进社会治理朝精细化方向迈进,进一步丰富、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开放发展;西南边境;社会治理精细化;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所谓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以完成绩效为总目标,通过科学地设置部门机构、规划管理流程以转变原有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最终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管理框架标准化、执行细节化以及服务人性化[1]。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治理主体是多元化的,除政府部门外,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组织、志愿者团体、慈善机构等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治理主体。由此一来,改变了传统的政府掌控的单一管理机制,客观上强化了政府机关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的调控职能、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与社会组织的网络能力要相互配合、彼此补充,协同推进社会发展[2]。

长期以来,西南边境地区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现象表现得异常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族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大为加强,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在这种开放发展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原有的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民主、法治意识不断觉醒,各方面的诉求日益多元化,边境地区传统粗放式的治理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为了维护边境和谐稳定,应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亟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探讨开放发展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文化路径:培育法治文化与精细文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还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与之相契合的法治文化,意味着任何个人、组织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既是广大民众行为的准则,又是民众崇拜和信仰的对象。法治文化是人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有序生产、生活的前提,它既可以增强政治生活的确定性和预期性,又可以调节社会上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质在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法治化。为此,推进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必须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首先,政府实现由治民向治权的转变,不搞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实行政府行为法治化。其次,在责任制度上,由片面强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必须建立和健全行政机关的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和事权分离等现象。“只有在法律法规上设定合理的、明示的责任,才能避免权力边界的模糊性和任意扩张。”[3]最后,对于官员的渎职和失责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严惩,以确保人民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

与此同时,推进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还需培育精细文化,促使该地区社会治理日趋标准化、高效化与人性化。细节是精细治理的主心骨,没有“细”就不可能有“精”,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社会治理要极其重视抓细节。当然,精细化的目标不是为了形成一个名目繁杂、流程清晰的操作方案,而是要将操作要求真正内化为社会治理者的理念中,继而外化为共同行为。尽管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直在强调精细化治理,但我们的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不精细、粗放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工作要求不高、得过且过、走马观花、拖拖拉拉、服务意识不强等,这些与精细治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需要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创新理念,在细微之处查找优势,从细节上培育文化。对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要从小事中培养规则意识,科学量化日常管理细节,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确立“求精务实”的文化理念。对于其他市场主体而言,要在精细文化中获取竞争优势,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通过细化、量化、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等方法建立严格的工作标准,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制度路径:构建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适应开放发展,必须构建标准、共享、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前提和基础,倘若缺乏这一点,一切犹如水中月、镜中花。

公共服务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共识,某一国内公民不考虑其种族、收入和地位,理应公平、普遍享有的一种服务[4]。构建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之义,也是确保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公共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服务,其范围不仅涵盖了所有的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5]不论现代政府机关的规模和结构如何,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在于真诚地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凸显政府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党的十七大会议就曾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社会的多元化使社会治理模式也更加多元,政府只是社会一极,它通过其提供的服务获取人们的支持。换言之,这要求政府根据社会公众的需要,通过多方参与、协同解决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有效运行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其他社会组织相协调以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机制。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区域位置的影响,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其经济、社会条件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要落后许多。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方面,还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西南边境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西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在一些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供给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甚至有的地方还存在一些服务“盲区”,极大地迟滞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众对此多有抱怨[6]。具体表现在:第一,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交通不发达,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云南红河州为例,红河州毗邻越南,是我国西南边境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县,全县边境线长达850公里,坐拥多个国家级重要口岸,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前沿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边境地区,其公路通畅率仅为24.2%,城镇化率仅为15.3%[7]。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没了保障,特别是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有时病人需长途跋涉前往邻近县市就诊,一旦遭遇突发性疾病,后果将难以想象;第二,公共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较低。例如,边境大部分地区在公共服务配置方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搞所谓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最后,呈现出公共服务组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在西南某些偏远山区,地方政府偏向于以管制代替服务,以垄断代替竞争,出现了许多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往往习惯于把一部分公共服务机构裁撤,或者完全将其市场化,将本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借故推给社会或市场,政府自个儿倒是“闲置”起来[8]。

因此,必须构建均衡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西南边境地区跨越式发展,为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谱写新的篇章。

三、技术路径:建设高效务实专业社会治理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判断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如何,其人员队伍是重要的依据。社会治理人员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的第三股力量,被誉为“社会维修师”,他们分布在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第一线,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社会矛盾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社会治理人员通常借助政府的支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中,以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推进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必须有高效、务实的社会治理队伍作为支撑。

当前,我国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呈现出一种行政性的、非专业化运行态势,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普遍是以行政职务的身份出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治理工作高效、务实、专业的要求,具体来说,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社会治理工作人员缺口大。按照国际标准,社会工作者的人数要达到人口数2‰到5‰,就西南边境地区来看,距离这个标准实在太远。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孕育着不稳定”[9],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治理工作人员。此外,边境地区社会工作不仅承担了社区服务工作,还要协助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政府管理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比较繁重,难于留住年轻的社会治理工作者,社会治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第二,社会治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偏低。从整体上看,西南边境地区现有从业人员大多学历偏低,甚至很多地方还没有社会治理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此项工作。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社会治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约为1万人,这些学生在其毕业后真正选择从事社会治理工作的却不足10%。现有从业人员很多平时压根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的学习,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第三,社会工作财政资金严重匮乏。由于缺少了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更别说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有的地区,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里面甚至没有将社会服务纳入其中,很多时候,社会工作直接被排除在政府预算之外。

因此,必须建设高效、务实、专业的社会治理队伍,建议通过激励机制引进优秀人才,加快培养少数民族社会治理精英,加强地方社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以完善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投入和保障机制。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三支一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人员短缺的局面。有的县市积极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班子,为基层社会治理建言献策,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总结

精细化不只是一种科学方法,还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理念。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以良好的治理为基础,以精细文化为特征,致力于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了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从文化路径、制度路径以及技术路径入手,最终致力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杨雅厦.以全新维度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N].光明日报,2016-01-04(1).

[2]郝郑飞,文宏.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52-154.

[3]陈国权.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8.

[4]赵强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宋迎法.论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2):57-61.

[6]杨顺湘.构建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42-44.

[7]佚名.红河县紧急召开农村公路建设推进会[EB/OL].[2016-10-14].http://www.hhx.hh.gov.cn/info/1140/19435.htm.

[8]阳信生.政府创新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1-2.

[9]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72.

Exploration on the Methods of Refining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Reg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FAN Gen-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535011, Guangxi, China )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the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region is still at the original level, which seriously hinder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gently needs to innovate the social governance mode and promote the social governance towards the fine dir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reg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path, institutional route and technical path,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striv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governance.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southwest frontier; social governance refining; path

C916

A

1007-5348(2017)04-0067-04

(责任编辑:陈 娜)

2016-12-14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西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精细化与开放发展研究”(16JD710008)

范根平(1986-),男,江西丰城人,钦州学院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社会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西南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潮”就这么说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严阵以待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